“多动”非本意,静待花开时

日常生活中,看到格外活泼好动的孩子,有人会开玩笑说:“这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然而,真正的“多动症”并非简单的调皮好动,而是一种需要被科学认识和对待的神经发育障碍。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

1.注意缺陷:孩子并非不能注意,而是难以调控注意。他们可能在感兴趣的事情上高度专注,却无法在枯燥的学习任务中保持集中。这直接导致听讲走神、阅读漏行、做事虎头蛇尾。

2.多动:表现为一种身不由己的过度活动,仿佛被马达驱动。在需要安坐的课堂感到极其煎熬,手脚小动作多,甚至离开座位。

3.冲动:缺乏“三思而后行”的能力。经常插话,难以等待,没听完指令就匆忙行动,因此在社交中易引发冲突。

当上述行为在家庭、学校等多种场合持续出现(≥6个月),并明显损害孩子的学习、社交时,就应警惕并寻求儿童保健科或发育行为专科的专业评估。一旦确诊,焦虑无益,行动是关键。药物治疗、行为管理、家校合作构成综合干预的三大支柱。

多动症并非孩子主观意愿所能控制。许多家长误以为孩子是“故意不听话”,从而严厉责罚。这不仅无效,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每一个患多动症的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他们的“不安分”背后,可能藏着未被发现的潜能。让我们放下误解与责备,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用耐心的行动去支持,静待每一朵生命之花的精彩绽放。

作者 孙彩虹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儿童保健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8

标签:育儿   花开   本意   孩子   好动   社交   滨州   缺陷   障碍   生命   科学   烟台   虎头蛇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