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食用盐,挑海盐还是精盐?医生:早知早受益

每次去超市,琳琅满目的盐货架总让人犯难。那天下午,王阿姨推着购物车,在“天然海盐”和“加碘精盐”之间来回徘徊。

她拍了照片发到家庭群:“我该买哪一种?听说海盐比较‘健康’,可医生又建议吃加碘盐,到底怎么选才不吃亏?”

家人众说纷纭,信息满天飞,有说“海盐新潮又天然”,有赞“精盐营养价值高”。看似再普通不过的食用盐,竟成了全家人的“小考题”。

其实,不止王阿姨,绝大多数中老年朋友面对五花八门的盐,也会感到迷茫。尤其近年来,“天然”、“无添加”、“粗颗粒”这些词大行其道,网上各种关于盐的“健康传言”也屡见不鲜。

吃盐真的能影响健康吗?海盐和精盐到底啥区别?答案恐怕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尤其是第三点,很多人都没意识到。今天,咱们就用科学与真实为你揭开食用盐的真相,帮你以后挑盐不再犯难。

到底选哪种:海盐,精盐,还是另有讲究?下文带你一探究竟。

买盐的“难题”到底难在哪?

每个人每天都要吃盐,但很少有人真正知道,一袋盐里隐藏多少影响健康的秘密。不少宣传说海盐是“纯天然的佳选”,但精盐则因价廉物美、易溶易用成了厨房首选。

那到底海盐贵在哪?精盐差在哪里?专家表示:实际上的差别,离你想象的远远不止“颗粒粗细”这么简单。

首先要搞清楚,两种盐的来源各有不同。精盐一般采用井矿盐或者海盐原料,通过高温蒸发和过滤,杂质更少,几乎为纯氯化钠(含量可高达99.1%以上),且大多加碘。加碘精盐加入了国家规定的碘,用以改善我国碘缺乏相关健康问题,是我们日常最常接触的调味盐。

海盐则是直接将海水晒干后结晶,矿物质和微量杂质较多,有的号称含钙、镁等成分,但其实这些“额外成分”含量极低,整体口味微咸并带些风味。

都说“吃盐多了毁健康”,那么到底是谁更“健康”?真相颠覆多数人的想象。

长期选错盐,可能对健康埋下隐患

专家权威研究指出:中国居民长期摄入过多钠盐,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等健康隐患。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钠摄入不应超过2克,相当于食盐5克左右(平时一小撮或半啤酒瓶盖)。

海盐和精盐尽管“出身”不同,但本质上它们的主要成分很接近,都是氯化钠为主,钠含量差别极小

有些海盐主打“天然矿物质”,但实际上各种矿物元素的含量不到1%,而且日常调味所需量太少,根本无法对微量元素的补充产生实质性贡献。

最关键的健康差异,其实是“碘”的有无。上世纪90年代,我国沿海和内陆广泛存在碘缺乏病,加碘精盐为了预防“大脖子病”等甲状腺问题成为国策。

现今,精盐大多含有每公斤20-40毫克碘,能科学补充日常所需。而很多所谓“天然海盐”并未主动添加碘盐,长期单吃有潜在缺碘风险。

对于中老年人、孕妇、儿童等“高风险人群”,缺碘可能导致记忆衰退、免疫力下降、甲状腺肿大、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等问题,隐患不容小觑。

坚持科学选盐,早知早受益,三点须牢记

权威医生建议,精盐和海盐并非“谁高谁低”,而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和健康需求进行科学选择

最推荐-加碘精盐:大部分家庭建议优先购买加碘精盐,尤其家里有孕妇、儿童或居住非沿海地区。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标准,加碘精盐更能有效预防碘缺乏,适用覆盖人群最广。

偶尔尝鲜天然-海盐:偶尔换口味、家里食材丰富,可以选择部分小包装海盐。但不建议长期只使用“无碘”天然海盐。其“矿物质”健康噱头,实际增加的营养价值微不足道。

特殊情况-低钠盐、无碘盐:对于有高血压、肾脏疾病的特殊健康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低钠盐或专用无碘盐。但切勿自行长期食用无碘盐,避免甲状腺问题。

买盐小窍门关注配料表,“加碘”或“未加碘”一目了然;避免迷信高价和过度包装的功能盐产品;食盐需防潮密封存放,每月更换新鲜,开袋后3个月内用完最佳;做菜时做到“能少不多”,家常味咸淡刚刚好为宜;想补微量元素?均衡饮食远胜于靠一把“花样盐”。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

“买食用盐,挑‘海盐’还是‘精盐’?早知早受益,懂了再买不吃亏”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盐加碘相关政策解读》

《WHO成人每日钠推荐摄入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美食   精盐   海盐   医生   健康   碘盐   钠盐   建议   甲状腺   食盐   含量   矿物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