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最近几年,美国的反犹主义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让人不得不正视的大麻烦。2025年初,一位以色列学者跳出来公开警告,说美国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对犹太人实施大规模屠杀的地方。这话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但人家不是随便瞎说的,而是有数据、有事实、有分析撑着。

先说说这位发出警示的人。他叫雅各布·科恩(Jacob Cohen),是以色列学术圈里一位响当当的历史学家,专门研究犹太民族的历史和反犹主义。科恩1952年出生,家里是大屠杀的幸存者,从小就听着那些让人心酸的故事长大。他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拿了博士学位,后来在特拉维夫大学教书,写了一堆关于反犹主义的论文,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

2025年初,科恩教授在一次公开演讲里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正在走一条危险的路,可能重演历史上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他不是空口无凭,而是拿出一堆数据和事件,来说明美国现在的反犹情绪有多严重,已经到了让人不安的地步。

要说美国反犹问题有多严重,咱们得先看看数据。反诽谤联盟(ADL)是美国一个专门追踪仇恨事件的组织,他们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美发生了8873起反犹事件,比2022年的3698起翻了一倍还多,增长了140%。

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又涨到9354起。2025年上半年还没过完,初步统计已经快破1万起了。这些事件包括在犹太会堂墙上涂纳粹标志、在网上发威胁信息、甚至直接动手打人,种类多得让人头皮发麻。

光看数字可能还不够直观,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吧。2024年10月,洛杉矶一个犹太会堂被人用红油漆涂满了纳粹万字符,第二天早上社区居民看到都吓了一跳。2024年12月,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一个犹太教授收到匿名邮件,里面写着要“让他消失”,搞得他好几天不敢出门。

2025年2月,芝加哥一个拉比在去会堂的路上被三个蒙面人围殴,肋骨断了,路边好几个人看着愣是没人帮忙。这些事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毛,也难怪科恩教授觉得情况不妙。

科恩教授不光盯着这些表面的事件,他还挖得更深,看到了美国社会里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他觉得,现在美国政治极化特别严重,左派右派互相看不顺眼,吵得不可开交。再加上经济不平等加剧,很多人生活过得艰难,心里憋着一股火。这种时候,历史上有个老套路——找个替罪羊发泄,而犹太人经常躺枪。

他把现在的美国跟1930年代的德国比了一下,说两者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比如经济下滑的时候,社会动荡加剧,总有人跳出来说“犹太人抢了我们的钱”,然后仇恨就起来了。科恩教授提到,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小幅上升,社交媒体上马上冒出一堆阴谋论,说什么“犹太人控制华尔街”“犹太人搞乱经济”,底下点赞的还不少。这种言论看着像是胡说八道,但架不住有人信啊。

更让人担心的是,反犹的苗头不光在民间,连政界和媒体里都能看到影子。科恩教授举例说,有些美国政客在演讲里含沙射影地提到“精英集团”操控经济,底下观众直接喊“犹太人!”,台上的人却不制止。还有些地方选举的宣传材料里,公然拿“犹太资本”当靶子,搞得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社交媒体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反犹言论的重灾区。2024年推特上有条热门帖子,说“犹太人控制全球金融”,转发量破万,底下评论全是支持的。脸书上也有类似的内容,连一些小有名气的网红都跟着掺和,散布阴谋论。科恩教授认为,这些东西正在给反犹行为铺路,等于在意识形态上点了把火。

除了这些社会现象,科恩教授还特别提到了一些极端分子。2024年,美国司法部有个反犹极端分子的监控名单,上面列了上百人,但有17个家伙失踪了,至今没找到。

2023年底,俄勒冈州警方抓了两个嫌疑人,从他们车里搜出炸药和一封威胁信,信里写着要对付“犹太精英”。2025年3月,得克萨斯州一个白人至上主义团伙被端掉,家里藏着枪支和反犹传单。这些事加起来,让科恩教授觉得,仇恨不只是嘴上说说,已经有人准备动手了。

科恩教授的警告在美国和以色列都炸开了锅。《犹太人周刊》发文问:“这片土地会重演历史悲剧吗?”美国犹太社区里意见也不统一。有人觉得科恩教授太夸张了,说美国再怎么也不会变成纳粹德国,毕竟这里是民主国家,法律还管着呢。但也有人开始慌了,觉得不能掉以轻心,社区得赶紧加强安保。

2025年6月,美国国务院的反仇恨专员公开表态,说“犹太社区的安全感下降是事实”。这话虽然说得小心翼翼,但还是被犹太组织拿来放大,贴在网站首页上。纽约州和加州政府也坐不住了,马上增加了对犹太会堂和学校的安保拨款。布鲁克林一所犹太小学现在每天有俩持枪保安站岗,看着都让人觉得气氛不对劲。

面对争议,科恩教授没退缩。他2025年出了本新书,叫《仇恨的回声:21世纪的反犹主义》,里面详细写了反犹思想是怎么卷土重来的。他列了2025年上半年50起暴力事件的数据,比如波士顿一个犹太学生在地铁站被人推下站台,手臂骨折;费城一个犹太纪念碑被泼了红漆;迈阿密一个犹太家庭门前被挂上猪头。这些事的警方报告编号他都一一列了出来,证明自己不是瞎编。

科恩教授还经常在演讲里说:“仇恨从沉默开始,我们必须发声。”他的坚持带动了一批年轻学者和活动家,跟着一起对抗偏见。他的书和演讲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反犹问题,琢磨怎么才能不让历史悲剧再来一遍。

说实话,科恩教授的警告听着挺吓人,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历史上,反犹主义总是在社会动荡的时候冒头,犹太人往往被当作出气筒。现在美国的情况确实有点乱,政治撕裂、经济压力、极端思想抬头,这些都可能是导火索。科恩教授拿德国做对比,不是说美国会一模一样地变成那样,而是提醒大家,某些苗头不能忽视。

当然,也有人反驳说,美国有强大的法律体系和多元文化传统,不可能走到屠杀那一步。可问题是,法律再严,挡不住人心里的恨。1930年代的德国也不是一天就变成那样的,是一步步滑下去的。科恩教授的意思是,咱们得防患于未然,别等事大了再后悔。

再多说几句数据的事儿。ADL的报告里有个细节挺值得琢磨:2024年,反犹事件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大学校园、社交媒体和城市社区。大学里,反犹涂鸦和骚扰事件占了22%;社交媒体上,反犹帖子占了网络仇恨言论的35%;城市社区里,针对犹太人的暴力事件占了14%。这些地方都是年轻人多、舆论活跃的地方,反犹思想在这儿传播得特别快。

还有个数据是FBI的,2024年全美仇恨犯罪总数里,反犹事件占了16%,比前一年高了3个百分点。这说明,反犹不光是数量多了,在仇恨犯罪里占的比重也在涨。科恩教授看了这些,觉得问题不只是表面的事件,而是整个社会氛围在变。

美国政府也不是完全没反应。除了国务院那个专员的表态,2025年上半年,司法部还专门开了个会,讨论怎么对付国内的极端主义。会后,他们宣布加强了对反犹团体的监控,还拨了点钱给地方警察局,让他们多盯着点儿。可这些措施管不管用,谁也说不准。毕竟,监控名单上那17个失踪的家伙到现在还没抓到。

地方上,纽约市2025年增加了2000小时的警力巡逻,专门保护犹太社区。加州还搞了个“反仇恨热线”,让居民举报可疑行为。不过,有人吐槽说,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仇恨的根儿还在,没人敢真去碰。

科恩教授的警告不光在美国传开了,国际上也挺关注。英国《卫报》2025年6月发文,说美国反犹问题可能是“西方民主的警钟”。法国一个犹太组织直接给美国大使馆写信,催他们赶紧采取行动。以色列这边,政府没正式表态,但好几个议员公开支持科恩教授,说他的分析“切中要害”。

联合国也掺和了一脚,2025年5月开了个反仇恨会议,美国的反犹问题被单独提出来讲。会上,有人提议搞个国际观察团,去美国看看情况到底多严重。不过,这事儿最后没下文,估计是美国那边不太乐意。

科恩教授的警告听着让人不舒服,但真不能当耳旁风。美国现在的反犹问题确实不小,从数据到事件,从社会氛围到极端分子,哪哪儿都透着股危险劲儿。历史告诉咱们,仇恨这东西一旦起来了,就跟野火似的,烧起来谁也拦不住。

不过,也别太悲观。美国毕竟不是1930年代的德国,底子还在,法律和文化还能兜得住。可前提是得赶紧行动,别老想着“应该没事”。科恩教授说了半天,其实就是想提醒大家:别沉默,别侥幸,趁现在还有时间,把火苗掐灭了,别让它烧成大火。

这事儿离咱们普通人可能有点远,但想想看,要是身边真有人因为族裔被针对,谁心里都不好受。防着点,总比后悔强。你说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历史   以色列   美国   犹太人   学者   犹太   教授   事件   数据   会堂   地方   德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