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税100%,就是冲着中国芯片来的,5家先进芯片企业已赴美建厂

8月6日,CNBC电视台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对所有进口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关税,“正在美国建厂”的企业除外。

特朗普解释称:“我们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高额关税,但如果你在美国建厂,或者已明确承诺在美国建厂,那么毫无疑问,将不会被征收这项关税。”

显然此举的目的就是:要将先进芯片制造业转移至美国本土,彻底改变全球芯片竞争格局。

其实要求先进芯片企业赴美建厂从拜登时期就开始了,只是当时的吃相没那么难看,拜登政府至少还出台了《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过高达527亿美元的补贴,来诱导企业建厂。

而已经同意或者正在实施在美建厂的芯片企业包括:台积电、英特尔、三星、SK海力士、美光。

这五大芯片厂分别在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纽约州、爱达荷州、印第安纳州等地新建19座先进晶圆厂,总投资预计超过3000亿美元,带来超过10万个高薪岗位。

如今,在“关税大棒”的挥舞下,这5家企业将要建造超过24座晶圆厂,总投资规模也将超过6000亿美元,直接和间接岗位将达到几十万个。

台积电方面:

2020年台积电首次宣布在亚利桑那州投资150亿美元,建造一座5nm晶圆厂,而随着《芯片和科学法案》的出台,投资金额也逐渐增加。

400亿美元、650亿美元、直到今年3月的1650亿美元.

2025年3月,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宣布在亚利桑那州投资增至1650亿美元,共建造6座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工厂,1个研发中心。

连最先进的2nm工厂也搬了进来,而研发中心担任着先进工艺研发重任,也掌握着台积电大量的核心商业机密,搬去美国,真的是下了血本啊!

但这还没完,有消息传出特朗普要去台积电在美投资金额增至3000亿美元,将整个研发中心都搬到美国。

而台积电方面对此表示“不予评论”,很明显,台积电扛不住压力,很有可能会接受这个要求。难怪岛内有人说“台科技企业要被掏空了”。

截至2025年7月,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4nm制程晶圆厂已实现量产。

三星方面:

《芯片和科学法案》颁布后,三星也在2022年宣布投资370亿美元,在德克萨斯州泰勒市建造2座晶圆代工厂,工艺制程分别是4nm、2nm。

不过因为缺少客户,这两座工厂迟迟不能投产,甚至连半导体设备都没有进厂。

不过就在今年7月,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与三星电子签署了一项价值165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协议,三星位于德克萨斯州的新工厂将为特斯拉制造下一代A16芯片。

同时马斯克还表示,“三星同意让特斯拉协助其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自己还将亲自出马,以加快前进步伐。

苹果助力台积电快速迭代,那么特斯拉助力三星,会不会带来同样的效果呢?

SK海力士:

SK海力士也在2024年4月,承诺投资38.7亿美元在印第安纳州建立1座先进芯片制造工厂。这些投资将获得4.5亿美元的补助金。

SK海力士最厉害的就是HBM(高带宽内存)芯片,是3D工艺的DRAM芯片,因具有高速数据传输与低能耗特性,成为了AI服务器GPU的核心组件。

SK海力士是HBM的发明者和领导者,更是英伟达的御用厂商,就连三星也只能望其项背,国内几乎无法造出HBM芯片。

可以说,SK海力士赴美建厂对美国AI芯片厂商(尤其是英伟达、AMD)意味着“如虎添翼”。

英特尔、美光

英特尔和美光都是美国本土芯片企业,一个是先进的PC、服务器CPU厂商,另一个是先进的存储芯片厂商,两家企业都是IDM类型芯片企业。

英特尔计划投资1000亿美元新建8座晶圆厂,其中2座位于俄亥俄州,部分位于亚利桑那州,工艺制程为2nm、1.6nm,预计在2030-2031年投产。

美光在6月13日宣布,在美投资扩大至2000亿美元,包括5座内存晶圆厂、HBM封装设施、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晶圆厂扩建项目。

这5大芯片企业,几乎囊括了目前所有能够制造先进芯片的晶圆厂,目的就是重塑美国芯片制造业的强大。

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的数据:美国本土芯片制造份额已经从1990年的37%,下降至现在的10%,失去了27%的市场份额。

而10nm以下工艺芯片在2022年时,几乎全部由中国台湾和韩国制造,产能分别占比为69%和31%。

另一家机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成熟工艺芯片产能达到了860万片/月,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37%,排在第二位,而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变为43%,大陆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成熟工艺芯片制造基地。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政府急于扭曲目前全球芯片的格局的原因。

但很多时候,“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先说建厂这事有多不靠谱。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建厂可谓一波三折,基础设施落后、缺少技术工人、美国本地工人难以管理、导致芯片工厂投产日期多次推迟,现在仅投产了一座4nm晶圆厂。

现在一下子要建造24座晶圆厂,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技术工人都无法承担。

推迟投产将成为常态,甚至部分晶圆厂会面临着良品率不达标,而永久性暂停。

再说芯片造好后,卖给谁?

全球芯片最大的消费市场在中国,全球70%以上的芯片,在制造出来后,都要进入中国市场。

据海关信息:2024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为2.74万亿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进口了2818.8亿颗芯片,进口金额达到了1.38万亿元。

从地区来看:美国芯片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其余主要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如韩国、中国台湾省)和欧洲。

现在中国芯片产能快速扩张,长江存储计划在年底投产一条纯国产芯片生产线,而国内企业开始积极的进行国产替代。

麒麟系替代骁龙、昇腾系替代英伟达A100、H100,长存、长鑫替代美光等等。

美国芯片大规模投产后卖给谁呢?

成本太高,又有谁会买呢?

再说成本方面,美国企业的硅片报价高达800-1000美元/片,但是国内企业天科合达、山东天岳报价400美元/片,直接腰斩。

美企的长晶炉价格在400万-500万美元左右,而北方华创的长晶炉报价只有200万美元;中微公司的刻蚀机价格要比应用材料的低20%左右,交货时间短3个月。

电价方面,国内工业平均电价为0.4-0.6/度元之间,而美国工业电价在1元/度以上。此外,中国芯片在人工成本、淡水资源、运输方面也具备优势。

中国芯片进入市场后,将会冲击价格虚高的海外芯片。

以固态硬盘为例,以前1TB的固态硬盘价格在1500—2000元之间,而如今只需要200—400元,降价最高达90%DDR4,过去16GB要500元,现在只要100多,降价80%。

同样在AI芯片、手机SoC领域也是如此。

所以,尽管特朗普宣称对进口芯片加征100%的关税,迫使先进芯片企业在美国本土建厂,重塑美国制造业,同时改变全球芯片格局。

但落后的基础设施、青黄不接的制造业人才都制约着晶圆厂的投产,即便实现量产,在消费端需求不足,中国芯片竞争格局下可能陷入持续亏损中。

总之,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加税来改变全球芯片格局可能只是一个“梦”。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0

标签:科技   芯片   中国   先进   企业   三星   美国   亚利桑那州   美元   英特尔   关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