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在造能源长城!不缺电的中国,为何还在狂建发电厂?

世界现在非常缺电,是否注意到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已有很久未出现颠覆性新闻?

2023年,OpenAI发布ChatGPT 4.0,全球震撼。当时舆论普遍认为,中美AI产业水平差距至少20年。

2024年,美国各大企业集体发力,砸钱挖人,相继推出各自的AI成果,此时舆论改口称中国AI能力仍落后美国10年。

而当下2025年,无论是专业性能测评数据还是行业大佬公开讲话,所有细节突然指向同一结论:中美AI已不分伯仲。

仅用不到3年,中国AI便从天塌地陷的大劣势局面追至均势,甚至进入对等发育阶段。

问题随之而来:美国硅谷究竟发生了什么?是资金短缺、人才匮乏,还是发展意愿消退?为何原本占据优势却守不住大好局面?

根本原因在于:若现阶段决定中国AI上限的是芯片,美国人工智能发展正被其老旧的电力系统拖入深渊。

2025年3月14日,谷歌、亚马逊、Meta等科技巨头集体签署《三倍核能宣言》。更早前,华尔街的高盛、美银、摩根士丹利等金融巨头早已入局,一致同意2050年前将全球核能发电量提高三倍。

华尔街与硅谷、金融与科技行业罕见达成共识,因他们都看到残酷现实——美国电力系统正被AI需求、数据需求、算力需求推向极限,现有94座核反应堆与老旧电网根本无力满足这场旷日持久的能源饥荒。

怎样的缺口堪称“饥荒”?具体数据如下:2024年,作为AI产业基础,全球算力中心(数据中心)总耗电量达415太瓦时。

更夸张的是,ChatGPT运行一天的耗电量,足够一个美国家庭使用四十多年。在如此等级的能耗面前,人类日常节电(如关灯、调高空调温度)微不足道。

尽管许多人催促中国尽快突破芯片,但深入研究便会发现:谁拥有稳定电网、充足电力,能支撑AI高能耗运转,谁就能在科技产业竞争中保持领先。

这一结论并非主观臆断——美国科技巨头已开启抢电大战。扎克伯格率先行动,6月初Meta公司包下一座核电站未来20年的全部发电量;微软、谷歌、亚马逊也在洽谈类似购电协议。

这些AI企业已将电力视为战略资产。值得注意的是,美国AI产业能否盈利尚未明确,但发电企业(能源持有者)已率先受益:美国某知名核电运营商近三年股价走势为,三年前36美元,当前350美元,三年涨幅近10倍。

即便特朗普面对此压力,也不得不采取行动。2025年5月底,他签署行政命令,计划于2030年前启动10座大型核电站建设——美国已有20多年未开展如此大规模的核电项目。

相较之下,美国的情况已算较好。至今未提及欧洲、日本,原因在于,以其有限电力,欧洲、日本在AI竞赛中恐难入场。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遭遇历史性大停电,5000万人超10小时无电,仅查明停电原因便耗时近两个月。

从欧洲电力联网地图可见其能源架构的脆弱性——这还是发达国家的状态,广大发展中甚至欠发达地区更不必说:布局AI与算力对其而言过于奢侈,保障日常供电(高温下不断电)已属不易。

一场由基础设施老化与算力需求激增叠加引发的电力危机,正成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而在这场全球电力危机中,仅有一个国家展现出独一档的抗风险能力——中国。

2024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发电量历史性突破10万亿千瓦时大关。这一数字超过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德国、韩国六国发电量总和。

这张数据图甚至被埃隆·马斯克转发,他评论称:“这可能是人类工业史上最关键的一组数据”。美国媒体表示,中国是在部署,建造能源长城!

表面看是发电量的数字比拼,实则稍有工业制造与能源体系认知的人都清楚,中国真正与全球拉开差距的是电力运输能力。

以《长安的荔枝》为例:岭南原产地的荔枝不值钱,运至长安却能卖出天价,核心在于运输损耗——若损耗仅一半已属大赚,摊薄成本后价格自然飙升。

电力虽无形,却同样存在“原产地”概念:中国煤炭主产区集中于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水电则主要分布于西部长江中上游、黄河上游。

而用电需求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西电东送的难度远超荔枝运输。

中国的解决方案是100万伏交流特高压——其传输容量大,输送距离可达1000-1500公里,凭借极低损耗实现西电东送。

目前,中国是全球唯一全面掌握并商用特高压技术的国家。结合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中国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体系。

人类遇停电尚可忍耐(如冲凉水澡),但AI无法承受:电压不稳、电流不足即可导致训练中断、模型崩溃,甚至数据中心宕机。

此类问题仅能通过稳定、持续且具备规模效益的电力系统解决,别无他法。

至此,开头的问题已有答案:为何中国能在3年内将天崩地裂的逆风局扭转至均势?为何中美AI差距能快速缩小?关键在于电力。

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一代文明的跃升本质上都是能源利用的突破:原始农业社会依赖太阳能直接利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因煤炭驱动蒸汽机崛起;美国霸权则建立在石油驱动内燃机之上。

每一代能源塑造一个时代,也塑造该时代的强者与霸主。

在下一代能源领域,中国不仅是参与者,更是规则制定者。

从特高压、智能电网到光伏、风电、核聚变,中国正以技术优势引领全新电力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科技   中国   长城   发电厂   缺电   能源   美国   电力   发电量   全球   中美   电网   数据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