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在《蒋经国传》中所言:吴石在台湾的特工工作,遍及各地!

1984年,作家江南在《蒋经国传》里提了一句实打实的话:“吴石在台湾的特工工作,遍及东南长官公署、保安司令部和空军部队。”这不是随口说说,而是基于当时台湾当局内部的档案和情报圈子里的传闻。江南这本书一出,就戳中了很多人对国民党高层那些隐秘操作的敏感点。吴石这个人,本是国民党陆军中将,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后,他以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身份落地岛上,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高级军官。可实际上,从他一到台湾起,就开始系统地搞情报收集,网络拉得老长,覆盖了台湾军事系统的多个关键部门。这事儿说起来挺接地气的,就跟现在企业里那些高层挖墙脚似的,但放大到国家层面,影响可就大了。

吴石的起点其实挺普通的,1894年出生在福建闽侯,早年读保定军校炮兵科,1916年毕业后就在国民党部队里混。1929年去日本陆军大学深造,1933年回国后,步步高升,到抗日战争时已经是大本营第一部第二组组长,负责情报分析。1945年抗战胜利,他当上陆军总司令部作战处长。国民党内战打到1947年,局势明摆着败相毕露,那年1月20日,国防部史料局成立,吴石被任命为局长。这职位看似文职,实际管着海量军事档案和情报汇总,正好成了他转折的跳板。4月,他通过何遂这个中间人,跟中共华东局搭上线,从此开始提供国民党内部文件。起初是些作战计划和部队调动数据,慢慢就升级到核心机密。

1947年到1948年这段时间,吴石的情报输出量不小。国民党淮海战役前夕,1948年11月,他抄录了国民党军的部署图,详细到阵地坐标和兵力分布,直接通过秘密渠道送出去。这情报帮着分析了国民党在徐州的布防弱点,战役一打,国民党部队就乱了套。吴石当时在北京的办公室里,每天处理的文件堆成山,他挑出绝密的部分,复印或手抄后交给联络员。1948年,他升任国防部第五厅厅长,权限更大,能接触到全国范围的军事情报。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节节败退,吴石还提供了渡江战役前的长江防线数据,包括炮台位置和船只调动。这些东西不是零星的,而是成套的报告,帮着大陆部队避开雷区,直插要害。

1949年上半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摇摇欲坠,吴石参与了撤退准备工作,表面上帮着打包军事档案,实际上在南京仓库里留下了298箱文件,这些箱子后来直接落入解放军手里。7月,他接到调令,去台湾任国防部参谋次长。这职位在岛上军界算得上核心,能直达蒋介石的决策圈。8月16日,福州刚解放前一天,吴石登上国民党军用飞机,飞过台湾海峡,落地桃园机场。一下飞机,他就住进台北中山北路附近的公寓,第二天就去国防部报到。国民党退台后,岛上军事系统乱哄哄的,到处是临时拼凑的部门,吴石正好利用这乱劲儿,拉起自己的情报网。

一到台湾,吴石就把旧部下拉进来,组建了一个小团队。陈宝仓、聂曦这些人是他的亲信,早年就跟着他从大陆过来。陈宝仓被安排进联勤总部,那地方管着全岛的补给和后勤,仓库从台北到高雄,物资堆得像小山。陈宝仓以军官身份混进去,每天巡视仓库,记下弹药库存、燃料吨位和运输路线。联勤的补给链是台湾防御的命脉,吴石要的就是这些数据,好让大陆了解国民党在岛上的囤积情况。聂曦则去了保安司令部,这部门负责岛内治安和反谍,铁板一块。聂曦伪装成副官,进值班室后,翻抽屉抄警戒地图,标出巡逻点和哨所位置。保安司令部的文件多是手写,聂曦用小本子一页页复录,数据包括警力配置和布防方案。

东南长官公署是另一个重点,这机构管着台湾东南部的行政和军事协调,吴石派人以文职名义渗入。公署大楼在台北市中心,档案室里塞满岛屿资源分配表。他的手下在会议后假装整理资料,实际复制文件,记录下金门、澎湖这些前沿岛屿的补给路径和部队番号。空军部队那边更关键,桃园基地是国民党空军的心脏,飞机从大陆撤过来的就停那儿。吴石通过关系,让陈宝仓兼顾空军部分,进机库检查装备时,顺手记飞机型号、飞行路线和燃料存储。空军情报直接关系到空袭防御,吴石收集的这些,帮着评估国民党在台湾的空中力量。

吴石自己也没闲着,作为参谋次长,他每周开会讨论防御计划,桌上摊开的全是台湾海峡的布防图。他用铅笔在笔记本上勾关键点,部队调动、炮台坐标、港口船只,全记下来。情报汇总后,他整理成册,用油布裹紧,藏在日常物件里传递。团队的活动不限于台北,还延伸到高雄港和基隆海军基地。一次,吴石派人去基隆,伪装成维修工,上军舰查看甲板图,抄下鱼雷库存和锚泊位置。金门前线的情报是通过模拟演习搞到的,手下冒充观察员,上塔台用望远镜扫描炮台,记方位数据。这些渗透行动从1949年9月启动,到1950年1月,覆盖了台湾军事系统的行政、治安、空军、后勤和海军多个层面,数据量大到能拼出国民党全岛防御的全貌。

传递情报的渠道是关键。吴石在台湾的联络人是朱谌之,她1950年1月从上海经香港来台,化名朱枫,以探亲名义租房在台北。1月上旬,她通过聂曦的纸条找到吴石的住所。吴石把收集的几个月情报交给她,包括台湾防御计划和空军部署。朱谌之藏好文件,1月14日在邮局寄出加密信件,内容涉及部队调动。之后,她乘船离开台湾,打算从舟山转道回大陆。可惜,船在舟山海域被国民党巡逻艇截住,士兵搜出信封,她当场被捕,押回台湾。

暴露来得突然。国民党当局1949年10月金门战役后,加强了岛内反谍,台湾省工委被破坏,牵出一些线索。1950年1月底,联勤总部出事,陈宝仓被盯上,3月1日军警突袭,逮捕他时搜出纸条。次日,3月2日清晨,吴石在住所被捕,军官进门搜查,翻出残留地图碎片。聂曦、王正钧这些手下也陆续落网。吴石被关进台北看守所,牢房条件差,但他们隔墙用敲击传递消息。国民党把这案子定为“台湾最大谍案”,级别高到蒋介石亲自过问。

审判从3月中旬开始,军事法庭在台北旧建筑大厅开庭。检察官列出情报项目,从淮海战役到台湾布防,全是吴石提供的。证人出庭,聂曦陈述联络细节,陈宝仓交代渗透步骤。吴石在被告席站着,听指控,没否认事实,但把投共时间从1947年说成1949年4月,这么改是为了保护早年的联络线。律师辩护时翻卷宗,争程序问题,可法官敲法槌压下去。审判拖了两月,每天开庭,吴石轮番质询。5月30日,判决下来:吴石、陈宝仓、聂曦、王正钧死刑,其他人无期或有期。

执行是6月10日下午4点,在台北万华区马场町刑场。吴石被押出囚车,反绑双手,步到中央,行刑官宣读罪状,士兵开枪。尸体抬走,现场清扫干净。陈宝仓后来改判无期,聂曦同年秋天枪决。朱谌之1951年被执行死刑。这案子震动台湾军界,国民党封存档案多年,直到解密才见天日。吴石在台湾就潜伏了六个半月,情报输出量大,覆盖面广,正如江南书里说的,遍及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历史   江南   特工   蒋经国   工作   国民党   台湾   情报   台北   国防部   空军   部队   炮台   司令部   金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