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馋“不管的自由”,又粘“保姆式呵护”:娃的教育矛盾咋解?

今日刷“雨中观柳的知音”今日头条号小视频时,一段《子女教育的通病!谁能破解?》的内容,突然戳中了不少我的心事——咱总说要教育好子女,可如今的子女教育问题谁能破解?


想起这个问题,前不久节假日休息的听小区内一些家长谝闲传,听到有个家长念叨:“我家娃怪得很,想跟人家外国娃娃一样,放学没人管、想干啥干啥,可真到自己吃饭、写作业,又喊着‘妈你帮我弄’‘爸你给我做’,这中国式的‘保姆式’照顾又离不了,你说愁人不愁?”

其实这话戳中了不少家庭的疼处。现在的娃娃们,从小看手机、刷视频,知道外国娃上学没那么多作业,能自己选兴趣班,甚至放学能在操场疯玩到天黑,心里头就痒得慌,总觉得“人家那才叫自由”,盼着爸妈别管那么严,别天天盯着成绩、催着背书。可真要让他们自己动手,比如早上自己穿衣服、晚上自己整理书包,或者遇到难题自己想办法,立马就打退堂鼓,还是习惯了爸妈把啥都安排得妥妥帖帖,甚至作业写不出来,第一反应不是查资料,而是喊“妈你给我讲”。

这不是娃娃们“贪心”,根子还在咱们教育的“两头扯”。有些家长嘴上说“要学美式教育,让娃独立”,可真看到娃受点罪、遇点难,心就软了。娃书包重了,赶紧伸手拎;娃作业多了,偷偷帮着写两笔;娃跟同学闹矛盾了,立马找老师“讨说法”。这边想让娃“野”一点、自己闯,那边又忍不住“惯”着、啥都替娃扛,娃娃们自然就摸准了脾气,知道“自由”能要到,“照顾”也少不了,慢慢就养成了“两头靠”的性子。

再往深了说,这也是咱们跟外国教育理念的“水土不服”。人家外国讲究“娃是独立的个体”,从小就教娃自己的事自己做,哪怕娃摔疼了,也先让娃自己爬起来;可咱们老辈传下来的观念,总觉得“娃还小,等长大了再独立也不迟”,习惯了把娃护在翅膀底下。两种想法一混,就成了“四不像”:想给娃自由,又怕娃走歪;想让娃独立,又怕娃受委屈。到最后,娃没学到外国娃的独立劲儿,反倒把中式教育里的“依赖心”养得更重了。

要我说,教育这事跟咱定西人种洋芋一样,不能光想着“又要产量高,又要不用管”,得找个平衡点。该放手的时候就得放手,比如让娃自己规划周末时间,自己收拾房间,哪怕刚开始弄砸了也没关系,多试两次就会了;该管的时候也得管,比如学习的规矩、做人的底线,这些不能含糊。别总想着“两头甜”,又想让娃享自由,又想把娃惯成“温室里的花”,到最后娃既没学会独立,也没扛事的本事,那才真耽误了娃。

说到底,娃娃们要的不是“美式自由”和“中式保姆”的“混搭”,而是“该自由时能放开,该支撑时有人帮”。家长们得先稳住自己的心态,别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把“独立”和“关爱”揉到一块儿,娃才能慢慢明白:自由不是“没人管”,而是“自己能扛事”;关爱不是“啥都替”,而是“难的时候有人扶”。这样养出来的娃,才既敢“野”着闯,又懂咋自己走,这比啥“两头甜”都管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育儿   保姆   矛盾   自由   独立   两头   作业   娃娃   外国   家长   定西   会儿   书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