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韩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她那穿透人心的歌声,从《天路》到《家乡》,她的唱歌能力毋庸置疑。
而在生活中,她又十分热爱公益事业,无论是地震灾区、偏远山区,还是照看白血病儿童,她都竭尽全力提供帮助。
她不仅出钱、出力,还创办了“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带动众多明星投身公益,让无数原本被忽视的人群得到关注与救助。
人们记住了她的歌,也敬重她的善。
多年来,韩红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在音乐和公益上,甚至一度坦言自己不考虑婚姻,也未打算生育。
可让人震惊的是,至今未婚的她,竟悄悄养育了一个孩子26岁的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99年秋天,贵州马岭河风景区正值旅游旺季,游客络绎不绝。
谁也没想到,一场人为疏忽酿成的灾难,瞬间夺走了30多条无辜的生命。
事故的起因,竟是景区为追逐利润而草菅人命。
运营方不但将原本设计仅能承载12人的缆车,强行塞入多达36名游客,还关闭了本可步行上山的山道,强迫游客必须乘坐缆车。
这种极端超载让缆车在半空中突然失控,从几十米高空骤然坠落。
在这一片混乱与呼喊中,一个年仅两岁的小男孩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他叫潘子灏,是事故中唯一的幸存儿童。
事故发生时,他正坐在父母怀中,那是一家三口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外出旅行。
危急关头,父母用尽全力将他托举至空中,用身体挡住了下坠时最致命的冲击。他得以生还,而父母却永远留在了那片废墟之中。
孩子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他的人生也因此改写。
年仅2岁,便成为孤儿,连哭泣都不知该向谁倾诉,没人照顾得他,被送往了救助站。
而正在此时,韩红决定出手帮助她,甚至后来还决定收养他,将他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育长大。
那么,韩红究竟为何要选择帮助他呢?其实这与韩红早年悲惨的成长经历有关。
众所周知,韩红6岁那年,父亲在一次外出演出中突发意外,不幸离世。
这个年纪本该在父亲怀中撒娇的孩子,突然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依靠。
更令人唏嘘的是,仅仅3年后,母亲因工作调动远赴他地,改嫁他人,不得不将韩红托付给北京的奶奶和叔叔抚养。
自此,韩红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没有父母的陪伴,她从小就懂得了“独自成长”这四个字的重量。
幸好,奶奶虽年事已高,生活清贫,却一直把她当作命根子般疼爱。
为了让孙女的音乐梦想不被现实打碎,奶奶在街头卖冰棍、烤红薯,一点一滴地攒钱,给她买收音机学唱歌,还省下五块钱送她去少年宫报声乐班。
这些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举动,却为韩红后来的艺术道路奠定了起点,也让她一生都铭记“苦中有爱”。
1980年,10岁的韩红第一次站上舞台,唱响母亲当年红遍全国的那首《北京的金山上》。
台下的母亲雍西眼含热泪,那一刻,歌声成了她与母亲情感的桥梁,也深深刻在她心里——音乐不仅是表达,更是修复和链接情感的工具。
也许正因童年的缺失与漂泊,韩红对“孤儿”与“失亲”的孩子格外敏感。
她太明白在风雨中成长的孩子需要什么,不仅是生存的条件,更是一份无条件的爱与依靠。
这个情感,终于在2000年被彻底唤醒。
那年春天,央视筹备“3·15晚会”,邀请韩红创作歌曲。
当她翻阅社会新闻时,意外看到贵州马岭河景区缆车坠落事故的报道,2岁男孩潘子灏父母双双离世的消息让韩红深受震动。
当她看望小男孩时,潘子灏张开双手向她拥抱的行为,让韩红心头一紧,联想到他一会没有父母陪伴,韩红对这个和自己命运何其相似的孩子十分心疼。
当时,韩红一眼就认定,这个孩子,她必须带走,她要做他的母亲,不要再让他受苦。
那次见面之后,韩红回到北京,用自己全部的情感写下《天亮了》,这首歌后来感动了无数人。
歌声中没有煽情的控诉,只有母爱般深沉的温柔与对生命的敬畏,歌曲火遍全国的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那场事故和那个坚强的孩子。
没过多久,韩红完成了一个更坚定的决定,正式收养潘子灏。
她给他改名为“韩厚厚”,寓意“厚德载物、福泽深厚”,希望他在人生后来的路上,能活得有底气,有福气。
韩红收养韩厚厚这件事,曾一度引发社会的广泛议论。
在那个年代,30岁的韩红尚未结婚,也没有公开恋情,却忽然收养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小男孩,不免让人怀疑韩红故意蹭热度,立人设。
可韩红从未为这些流言分辩太多,她选择了沉默,用行动一点点回应质疑。
事实证明,她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借此吸引眼球,而是发自内心地把这个孩子视为自己的“命”。
从他来到她身边的那一刻起,韩红就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韩厚厚身上。
她不仅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更把自己最重要的作品《天亮了》的全部版权收益设立成专项信托,用于韩厚厚的成长与教育。
而如今,曾经那个缆车事故中幸存的小男孩,已经成长为风度翩翩的青年。
26岁的韩厚厚,五官端正、气质干净,在一次韩红组织的公益聚会中低调现身后,甚至被网友盛赞“颜值不输娱乐圈”,建议他可以直接出道。
可面对这些诱惑,韩厚厚却从未动心,他更愿意跟随韩红,从事母亲坚持多年的公益事业。
他参与志愿活动、协助筹集物资、为山区孩子送去温暖和书本。
显然,母亲的言传身教,早已在他心中扎根。
韩红几十年来始终奔走于公益一线,从救灾现场到支教山区、从援助重病儿童到发起“百人医疗援助行动”,每一件事韩厚厚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
他理解母亲的坚持,也用自己的方式延续这份爱与责任。
韩红用26年的坚持,把一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培养成了一个有担当、有理想、有爱心的男人。
而如今的韩厚厚,也用实际行动回应了母亲的所有付出,成为她最大的骄傲。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