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被山东卫视力捧的主持人,结果却在一夕之间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就在人们好奇他去了哪里时,他却以全新身份出现,如今更是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模样。
2000年,央视推出一档全新节目——《挑战主持人》。
这是一档面向全民开放的竞赛类节目,参赛人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怀揣主持人梦想的优秀人才。
他们将通过这档节目实现自己的主持人梦想,也为各大电视台提供挑选主持人的渠道。
彼时的李鑫才刚刚17岁,站在人生的重大十字路口前。
当身边其他同学还在读书,只想考个好分数的时候,李鑫却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
看到电视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在《挑战主持人》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时候,李鑫暗暗在心中立誓。
他决定总有一天也要登上这个舞台,而这个誓言也终于在4年后实现了。
当李鑫站在《挑战主持人》总决赛的舞台上时,守在电视机前的父母才发现,原来他们的儿子竟然这么优秀。
李鑫就读的虽然是师范大学,但专业却是播音主持。
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父母其实没有多大的感受,在他们看来,只要儿子能考上大学,以后有个本科毕业证就行。
至于播音主持专业,他们知道是和主持人有关,但在两人的概念中,这个行业就是会说普通话就行。
换言之,李鑫就是去学说话的。
然而,当他们看到儿子站在舞台上侃侃而谈,面对来自各大名校的劲敌,以及台下众多的观众却丝毫没有任何慌乱。
他用自己稳健的台风和渊博的学识,赢得一阵阵掌声时,父母才发现原来李鑫这么优秀!
另一边,电视机里的李鑫当着镜头和广大观众的面,真诚的向父母道了声谢。
因为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自己,而他也没有让对方失望。
李鑫从小就性格跳脱,那会儿的他在大家眼中就是个调皮鬼,一刻都停不下来,尤其是那张小嘴,格外的能说会道。
这样的性格让他在学校里格外受欢迎,同时在各种活动中也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那时的李鑫还没有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非常满足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随着年龄的一点点长大,关于未来的抉择也慢慢浮现在他面前。
身边很多人都将考个好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视为目标,李鑫也和他们一样。
但不一样的是,他更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专业的主持人。
幸运的是,在高考过后他顺利被陕西师范大学的播音专业录取。
接下来的时间里,和家人想的一样,他开始每天练习普通话,说的嘴巴都快抽筋了。
一开始,他说话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山东的口音。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他只能不断的练习,包括每个字的吐字发音,以及连字成句时的语气。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各专业课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也为他日后夺得《挑战主持人》的冠军打下了基础。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参加了这档节目。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激烈角逐,李鑫来到了年度总决赛的舞台,能够走到这一步的选手基本上都是极为优秀的人。
如果比知识储备,李鑫不是拔尖的,如果比学历高低,李鑫也不是最好的,但如果比观众缘、接地气,李鑫一定是拔得头筹的。
他情商很高,总能带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因此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顺利拿下了冠军。
这次获胜的经历,让李鑫信心大增,第二年参加了专业性更强的深圳电视台主持人竞选,并且获得了第三名。
很快,就有不少电视台都向李鑫递来了橄榄枝,但深思熟虑一番后,李鑫还是选择回到了老家,进入山东电视台。
和其他年轻人迫切的想往外飞不同,李鑫在看过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后,更想要陪在家人的身边。
说他古板也好,说他传统也罢,家庭观念浓厚的确是事实,也在日后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
在进入山东卫视后不久,他便遇到了一个人美心善的姑娘,两人初次见面就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三观上的契合让他们拥有很多共同话题,所以没用多长时间,他们便顺理成章的走到了一起。
原本妻子是一名空姐,平时工作非常忙碌,但考虑到总要有人将重心放在家庭上,妻子便开始逐步回归家庭,这让李鑫非常感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妻子都是作为照顾孩子和整个家庭的主力军,李鑫则负责在外面打拼赚钱,夫妻俩分工明确,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关于教育的问题也迫在眉睫,夫妻俩就此进行深入沟通过。
虽然目前国内的教育资源也很好,但应试教育文化却让孩子和家长都倍感疲倦。
作为父母,他们更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更加轻松和愉快的环境中成长,于是两人决定将孩子送往国外。
考虑到两个孩子比较小,所以妻子便跟了过去,而此时的李鑫已经从山东卫视辞职,进入直播圈开始带货,并且做的有声有色。
可能换成其他人,觉得有妻子去陪读就够了,但李鑫却认为,一家人就该在一起,孩子的每个成长瞬间,身为父亲他都不能错过。
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照顾孩子不是妻子一个人的责任,也是他的。
所以他不能打着赚钱的名义,就理所应当的将所有责任都推卸给妻子。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李鑫放弃国内的大好前景,将所有的工作都搬到了爱尔兰,由于时差的问题,李鑫不得不每天晚上直播。
有网友觉得没必要这样,甚至替他觉得可惜。
但在李鑫看来,工作也好,赚钱也罢,到最后都是为了家人,如今他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觉得很幸福,这样就够了。
人生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不能总看自己失去的,而忽略了自己得到的,相反,只有关注得到的,才更容易获得幸福。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