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快要到了
一年一度的
“黄金调理期”也随之而来
明日开始
今年的“三伏贴”伏前贴
将正式开始
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经五路院区
推出了“冬病夏治”系列活动
经五路院区还于近日开设了
中医针灸推拿午间门诊
工作日12:00-15:00正常接诊
当然
还有这些冬病夏治妙招
祝您事半功倍哦!
中医科主任王雪梅介绍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
“春夏养阳”的思想
冬病夏治
“借天力,补己力,祛沉寒”
利用夏季自然界
和人体阳气旺盛的“天时”
通过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化痰祛湿等方法
补充机体亏损的阳气
祛除体内潜伏的阴寒病邪
达到预防或减轻冬季旧病复发
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
适合人群:
王雪梅介绍
内外兼修是指
穴位贴敷(三伏贴)或艾灸+中药内服
穴位贴敷(三伏贴)
选用具有温经散寒、
化痰平喘、通络止痛等
辛温药物制成膏贴
敷贴于特定的穴位上
借助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
穴位的刺激传导作用
以及夏季阳气旺盛的协同作用
达到治疗目的
疗程
通常在初伏、中伏、末伏
(或中伏加强)各贴敷一次
连续治疗3年效果更佳哦
提醒您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
从每年入伏到末伏
每7-10天贴一次
每次贴2-4小时(成人)
老年、体质偏虚者、儿童的
贴敷时间和药物用量
与成人有些许区别
艾灸
适合虚寒体质
主要有温和灸、督脉灸、
隔姜灸、火龙罐灸等
中药内服
由中医师辨证论治后
开具汤剂或膏方(如“三伏膏”)
针对个体体质和具体病症进行
温阳、补气、健脾、
益肾、化痰、活血等调理
通常在三伏期间或之后开始服用
持续调理
通三焦、升清阳、化寒湿
借天力补阳气
这就是——八段锦
无需器械
每日几分钟
即可实现冬病夏治
招式1:两手托天理三焦——激活阳气总开关
动作要点:
双脚平行开立
掌心向上托举至头顶
力贯指尖,同时吸气提肛
下落时呼气放松
作用:改善慢性咳喘、胃寒肢冷
招式2:调理脾胃须单举——强健运化之本
动作要点:
左手上举至头顶
右手下按至髋侧
形成上下对拉之力
目光平视
保持3秒呼吸深长
左右交替
作用:改善冬季腹泻、消化不良
招式3:背后七颠百病消——震荡排浊
动作要点:
脚跟抬起,前脚掌支撑
随后轻震脚跟落地
震动沿脊柱传导至头顶
收式时意守涌泉穴
引虚火下行
作用:改善老寒腿、关节冷痛等
时间要巧:晨起(7-9点)或傍晚(17-19点),避正午烈日;
呼吸要深:动作展开时吸气,收回时呼气(忌憋气);
环境要静:避穿堂风,室内外皆可,地面平整为佳;
频次要恒:每日1-2遍,每次12分钟,三伏天不间断;
忌空腹/饱腹:饭后1小时练习;
忌练后贪凉:半小时内不饮冰、不冲冷水澡;
冬病夏治贵在坚持与辨证
记得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哦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