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崩盘!执迷不悟走日本老路,亚洲第一个倒下的国家或将诞生?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亚洲第一个倒下的国家或许将要出现,有个国家前些年还被投资人捧成“经济新星”,外资争先恐后往里冲。

可这才过了三五年光景,它就有点撑不住了,折腾来折腾去,搞不好真得走日本的老路,落个经济崩盘的下场。

这是哪个国家,它又是如何从“亚洲黑马”沦落到如今的地步的?

1990年,平均每个越南人一年能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值仅1200美元。

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猛增13倍以上,达到了16385美元。

更宏观地看,1986年革新开放之初,越南人均GDP还不足100美元,到2019年已跃升至2800美元左右,这种增长速度放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都堪称惊艳。

要说这一切的开始,还要源于越南1986年的“革新开放”。

当时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启动改革,从农业承包制起步,逐步扩展到工业、金融等领域。

但真正让世界侧目的是越南近年来的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

越南大幅度淡化了实施40年的户籍制度,让劳动力在全国自由流动。

不仅如此,越南还打破公务员“铁饭碗”,推行合同制,甚至还承诺成立独立工会。

这些举措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相当少见,为经济释放了巨大活力。

如今在越南走一圈,你会发现外资公司随处可见。

三星在这里建起了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苹果、英特尔这些大科技公司也都在越南设了点。

这些外国投资对越南经济贡献巨大——全国出口赚的钱,七成是它们带来的;工业生产的价值,也差不多有一半是它们创造的。

光是2021年,越南的进出口总额就冲到了6685亿美元的新高,比前一年猛增了22.6%。

对越南这样一个规模中等的国家来说,能把外向型经济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很了不起。

但越南可不想永远只当个“代工基地”。

以前靠做衣服、鞋子这些赚辛苦钱的行业,现在正悄悄往高处走。

最明显的是,电子产品出口已经超过了纺织品,成了越南最能赚钱的出口货。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越南本土的巨头Vingroup,居然自己搞出了电动车品牌VinFast——要知道,这可是连不少工业强国都没能玩转的领域!

不仅如此,越南人盘算得更远。

在河内、胡志明市和岘港这些大城市,政府正掏腰包给搞半导体、人工智能和清洁能源的公司减税、补贴研发。

更厉害的是,他们已经在规划一条贯穿南北、价值670亿美金的高铁。

等这铁路修好,从河内到胡志明市,路上花的时间能一下子从三十多个钟头砍到只要8小时!

私营经济被视为新引擎,2025年5月,越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首次将民营企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新政策支持本土企业参与重大基建项目,目标是到2030年培育20家全球级民企,改变过去外资主导、本土企业困于产业链低端的局面。

当然,越南面前并非一片坦途,有人忽然发现,越南这是要步入日本的后尘。

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这事儿你多少听过吧?

1985年,美国牵头几个大国签了个《广场协议》,硬是逼着日元升值。

这下可好,日本货在国外立马贵了一大截。

政府急了,赶紧开闸放水大撒钱想救市。

结果钱没进实业,全跑去炒股票炒房子,吹出个吓人的大泡沫。

等到1990年泡沫一炸,股市直接砍半,房价崩盘,银行手里攥着一大把根本收不回来的烂账。

打那以后,日本经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再没缓过劲来。

而今天的越南,尽管表面现象不同——越南盾不是升值而是在疯狂贬值——但骨子里的病根一模一样:过度依赖外资,产业结构脆弱不堪。

打个比方,三星一家公司就占了越南GDP的20%,这哪是荣耀?分明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一旦三星减产或撤离,整个越南的产业链都可能停摆。

2025年初外资撤离潮中,68亿美元短短三个月内抽离越南,英特尔暂停33亿美元芯片厂扩建,三星把生产线往墨西哥搬……

这些消息背后,是超过6万家企业停摆,流水线突然安静下来的窒息感。

更糟糕的是,越南经济像一台精密仪器,但所有关键零件都靠进口。

一部越南组装的手机,70%的电池、80%的摄像头模组来自国外,说白了,越南赚的只是微薄的“组装费”。

这种模式在美元宽松、全球供应链顺畅时还能运转,可一旦美元加息、成本上升,链条瞬间绷紧。

汇率一跌,进口设备、原材料全面涨价,有人算过账:一台德国设备,原来50万盾搞定,现在要58万盾。

利润?几乎被汇率吃光了。

更要命的是,越南还背着一身“美元债”。

越南欠了2086亿美元外债,但手头的外汇储备才872亿美元,连窟窿的一半都填不上。

这感觉就像刷爆了信用卡,可存折里的钱连最低还款额都凑不齐。

更要命的是,欠的美元债已经是外汇储备的两倍还多。

万一债主们同时上门要钱,越南根本变不出那么多美元还账。

真到了那一步,国际资本肯定会趁机抄底,用超低价把越南的好资产全买走。

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那场噩梦,搞不好又要重演了。

基础设施的短板更是雪上加霜。

你去越南工业区转转,会发现停电简直是“每周例行公事”,产线动不动就停摆。

物流效率比中国低30%,全国连一条高铁都没有。

而工人效率呢?只有中国工人的七八成。

2021年苹果耳机出的那些幺蛾子——像耳机壳裂缝、胶水漏出来——不少就是在越南工厂出的岔子。

就凭现在这底子,想从给人‘拧螺丝’的拼装流水线,变成自己能搞研发设计的创新中心?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再看看研发投入,越南每年砸在研发上的钱,只占它整个经济总量的0.53%,连中国2007年那会儿投入的一半都赶不上。

自己手里没点真本事筑个‘护城河’,等哪天外面的热钱一撤,它保准是最先掉坑里爬不起来的那个。

当然,越南并非坐以待毙。

2025年前7个月,越南对中国水产品出口猛增42.6%。

它还梦想突围高端制造,把半导体写入国家战略,岘港自贸区挂牌开张。

可这些努力,在“五座大山”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储蓄率仅23%、产业链残缺、七成出口靠外资、熟练工比例仅21%、教育水平滞后。

想靠这些翻盘?难如登天。

所以当专家警告越南可能“重蹈日本覆辙”时,绝非危言耸听。

历史从不重复,却总是押韵——依赖外资的繁荣,终会因资本回流而反噬;缺乏核心技术的“世界工厂”,不过是沙滩上的城堡。

越南的时间不多了,人口红利2039年结束,气候变化威胁如影随形。

能否在美元镰刀挥下前,真正筑起自主经济的城墙?这场与时间的赛跑,结局或许早已写在日本的昨天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财经   老路   亚洲   执迷不悟   日本   国家   三星   越南   美元   外资   胡志明市   经济   河内   岘港   产业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