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上午,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长廊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游客——20名孤独症儿童在志愿者和社工师及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以逐梦里运河共绘多彩童年为主题,开启了一场跨越社交障碍、拥抱自然与社会的温暖之旅。这场由淮安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清江浦区爱心志愿者服务社承办的公益活动,不仅为星星的孩子搭建了融入社会的桥梁,更以实际行动呼吁全社会关注这一群体的成长需求。
清晨的里运河波光粼粼,微风中夹杂着荷花的清香。在花街入口,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手拉手排成整齐的队伍,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尽管部分孩子因紧张而紧握家长的手,但当他们踏上文化长廊的青石板路,看到运河两岸的古建筑、摇橹船和嬉戏的野鸭时,不少孩子逐渐放松了紧绷的肩膀,甚至主动指向远处的风景,发出含糊却清脆的笑声。这是他第一次主动牵陌生人的手。一位母亲眼眶泛红地说,以前带他出门,他总是躲在我身后,今天却愿意和志愿者姐姐一起捡落叶、看船只,真的让我看到了希望。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和社工师们身临时家长,用耐心与创意与孩子们互动:有的用吹泡泡吸引孩子注意力,有的通过模仿动物叫声引发笑声,还有的蹲下身与孩子平视,用简单的肢体语言传递善意。一位志愿者感慨:他们不是难相处,只是需要更多时间去理解世界、被世界理解。
午后,孩子们来到花街社区活动室,参与一场特别的绘画活动。志愿者提前准备了无毒水彩、超轻黏土等材料,鼓励孩子们用自由创作表达内心。一名8岁男孩起初只是低头摆弄黏土,但在志愿者我们画一条会飞的鱼好不好的引导下,他突然用手指蘸取颜料,在纸上涂出一片绚丽的蓝色,随后又小心翼翼地贴上一颗红色黏土作为太阳。
这幅画叫《大海和太阳》!他第一次清晰地说出完整句子,让在场的家长和志愿者瞬间鼓掌。活动负责人表示,艺术疗愈是帮助孤独症儿童表达情感的有效方式,此次绘画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到被尊重与认可。
活动尾声,孩子们与志愿者、家长共同合影留念,。一位参与活动的社工师感慨:今天的运河不是景点,而是一个包容的课堂;孩子们的画作不是作品,而是他们与世界对话的勇气。
里运河的潺潺流水见证了这场温暖的相遇,而那些在阳光下绽放的笑脸,正无声地诉说着:当社会以爱为舟,孤独症儿童也能乘风破浪,驶向属于他们的多彩未来。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