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评价列宁:他犯了一个最大的失误,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说起普京对列宁的看法,总让人觉得这俩人一个是当代俄罗斯的铁腕领袖,一个是上世纪的革命教父,本该是历史上的前后传承,结果普京却直言不讳地把列宁的某个决定当成苏联散架的罪魁祸首。

这事儿得从2016年说起,那时候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一次会议上公开表态,说列宁在搞苏联联邦结构的时候,等于在俄罗斯这栋大楼底下埋了个定时炸弹。这话一出,国际媒体炸了锅,大家都觉得普京这是在借古讽今,顺便给自己的强中央集权政策找点历史依据。

普京的具体指责其实挺直白的。他认为列宁把原本统一的俄罗斯帝国改造成一个松散的共和国联盟,各加盟共和国不但地位平等,还被赋予了分离的权利。这在普京看来,就是个大祸根子。因为苏联后来在1991年解体成15个国家,普京就把账算到列宁头上,说如果不是这个联邦设计,苏联兴许还能多撑几年。

普京不是第一次这么说了,早在2022年2月,他在一场关于顿巴斯历史的演讲里,又把列宁拉出来批,说列宁对民族主义者让步太多,搞出自治共和国那一套,简直是自毁长城。普京的逻辑很简单:沙俄时代那些地方,本来就是俄罗斯的囊中之物,列宁一搞联邦,就给了乌克兰、格鲁吉亚这些地方借口,多年后真就闹独立了。

要搞懂普京为什么这么纠结,得先捋捋苏联联邦是怎么来的。1922年12月,苏联正式成立的时候,列宁已经病重,但他的思路主导了整个框架。苏联不是一个单一的俄罗斯国家,而是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带头,联合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四个平等单位。1924年的苏联宪法更明确了这一点,规定各共和国有权自由退出联盟。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有它的道理。内战刚结束,红军打败白卫军和外国干涉军,国内百废待兴,边疆民族矛盾一触即发。列宁的团队觉得,如果硬来统一民族国家,那些中亚和高加索的少数民族很可能直接造反,苏联还没站稳脚跟就得四分五裂。所以,联邦结构成了权宜之计,表面上给各族平等,实际上稳住人心,避免更大损失。

但普京不吃这套。他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从骨子里就把俄罗斯当成帝国核心。2016年那次讲话后,他还补充说,列宁的联邦主义制造了民族紧张,现在的乌克兰危机就是后遗症。普京的观点在俄罗斯国内有市场,因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丢了四分之一的领土和一半人口,好多俄罗斯人到现在还觉得心疼。普京上台后,就开始强化中央权力,2000年宪法改革,削弱地方自治,就是在反着列宁的联邦思路走。他觉得,如果苏联当初学斯大林的自治共和国模式,而不是列宁的平等联邦,兴许就不会那么容易散架。斯大林上台后确实试过改,但列宁的遗产太深,宪法没大动。

话说回来,普京把苏联解体全推给列宁的联邦结构,是不是太简单粗暴了?历史不是这么黑白分明的。苏联从1922年建国到1991年解体,中间经历了工业化、大饥荒、二战胜利、冷战对抗,问题堆积如山。联邦结构确实给了分离的法律依据,但实际操作中,共和国们没那么容易走人。想想看,1941年德国入侵时,乌克兰和波罗的海那些地方也没闹独立,大家齐心协力打仗。甚至在1932-1933年的大饥荒,那时候最苦的乌克兰也没人提分离。为什么?因为中央的控制力太强,克格勃和军队镇得住场子。

真正让苏联散架的,是戈尔巴乔夫时代的那场改革风暴。1985年上台后,戈尔巴乔夫推公开性和经济重组,本意是救国,结果打开了潘多拉盒子。1988年,波罗的海三国开始游行示威,1989年东欧剧变,波兰、匈牙利接二连三变天。1990年,俄罗斯自己也通过主权宣言,叶利钦上台后更是一杆子插到底。1991年8月的八一九政变,本来是保守派想保苏联,结果失败了,叶利钦爬上坦克指挥,成了英雄。12月8日,叶利钦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的领导人躲在森林里签协议,直接宣布苏联完蛋。这时候,联邦结构只是个借口,真正的问题是经济崩盘、通货膨胀、民族矛盾爆发,外加俄罗斯人自己不想再养着其他共和国。

普京当然知道这些,但他挑联邦结构说事儿,有他的小算盘。俄罗斯现在还是联邦制,89个联邦主体,但普京把权力收得死死的,地方大员说换就换。这套路就是在告诉大家,列宁的错是给了太多自治,现在我来纠偏。2024年的一篇文章里提到,普京甚至把列宁叫成“现代乌克兰的建筑师”,因为联邦结构让乌克兰有了独立的基础,尤其在2022年俄乌冲突后,这话听起来更带火药味。普京的批评不是空穴来风,苏联档案里确实有列宁的信件,他反对斯大林的自治计划,坚持平等共和国,说是为了团结各族。但从结果看,这确实埋下了隐患。

从全球看,普京的这番话也戳中了后苏联空间的痛点。乌克兰独立后,亲俄派和亲欧派打得头破血流,格鲁吉亚2008年和俄罗斯干仗,中亚五国表面中立,实际靠俄罗斯撑腰。普京批评列宁,其实是在提醒这些前加盟共和国,别忘了历史根子。俄罗斯官方媒体现在常炒这个话题,2023年还有纪录片把列宁的联邦政策和当前地缘政治挂钩,说是西方阴谋的延续。普京本人呢,2022年吞并四个乌克兰地区时,又提了列宁,说这是纠正历史错误。

但公平说,列宁的失误真有那么大吗?如果没有联邦,苏联兴许建国时就散了。内战时期,芬兰、波兰都独立了,中亚的巴斯马奇起义闹得凶,列宁的让步政策拉住了不少人。工业化后,苏联成了超级大国,二战赢了,冷战顶住美国。解体是多因素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控、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石油价格崩盘,全都推了一把。

接地气点讲,这事儿就像老爸批评爷爷当年盖房时留的后门,说是害得家业败光。其实爷爷那时候穷怕了,想多留条路,万一出事好撤。结果后代住着大房子,却因为那道门被风吹散了。普京就是这个后代,住不安生,总想堵门。历史没如果,但普京的评价至少让大家反思,大国统一靠什么?高压行吗?联邦稳吗?俄罗斯现在还在纠结这个,普京的铁拳治标,根子上的民族问题还在那儿躺着。

普京的批评也影响了俄罗斯的教育和宣传。学校课本现在少提列宁的功劳,多说他的“错误”。2023年,俄罗斯通过新法,加强对历史叙事的控制,列宁的陵墓还在红场,但参观时导游会顺带提普京的观点。这不是简单的黑历史,而是普京在重塑国家认同,从苏联的国际主义,转向俄罗斯中心论。想想看,苏联时代大家是“苏维埃人”,现在是“俄罗斯人”,普京的转变顺理成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历史   列宁   评价   苏联   俄罗斯   联邦   乌克兰   共和国   叶利钦   戈尔巴乔夫   斯大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