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归湘,墓址何寻:子弹库一号楚墓隐身都市深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随着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第二、三卷今日正式入藏湖南省博物馆,一个深藏已久的问题重新浮出水面:这些珍贵帛书的“出生地”——子弹库1号楚墓,究竟身在何方?这座先后出土了最早帛书与《人物御龙帛画》的传奇墓葬,如今似正静静沉睡在长沙城南一片繁华的街巷之下,等待着重回公众视野。

一座楚墓,两次惊世发现

子弹库一号楚墓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在近现代史上留下了两道截然不同的印记。

1942年,战火甫定,一群“土夫子”在这座墓葬中盗掘出了包括三卷帛书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这批被誉为中国最早典籍的“子弹库帛书”在1946年竟流散天涯,其名亦由此而来。直到10月13日,第二、三卷已回长沙,入藏湖南省博物馆。

从1942年该墓被盗掘,时隔三十余年,1973年,为配合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湖南省博物馆对这座并未“挖”干净的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谁承想,这座曾被盗扰的墓葬,竟在棺椁间惊现出那幅后来名扬天下的《人物御龙帛画》,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批丝织品、玉器与陶器,弥补了首次发现的遗憾。这座墓也由此被命名为子弹库1号楚墓。

荒野到街巷,八十年沧桑巨变

八十多年光阴流转,当年盗墓发生的长沙东郊,早已融入城市中心。经相关人员实地探访,子弹库1号楚墓,与原地质中学内的原国民政府储藏火药的子弹库相关,但子弹库1号楚墓只是原子弹库附近的一座楚墓。其确切位置据当年考古工作者记载为湖南林勘院一座围墙下,但今天的当地人口口相传,这座墓葬已在今长沙市城南中路(原名南大路)枫树岸巷、湖南省遥感中心一带的一座围墙下。

昔日的墓葬在考古工作结束后早已回填平整。这一带沥青路面平整,现代建筑林立,非复昔日荒郊坟地,若不是特意寻访,无人能想象脚下土地竟沉睡着一段如此厚重的楚文明记忆。

立碑以志:让历史在城市记忆中苏醒

作为“楚汉名城”,长沙已发掘春秋战国古墓超3000座,子弹库一号楚墓或许并非规模最大,但其文化价值却独一无二——它同时拥有中国最早的帛书与最具代表性的战国绘画。

随着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归湘,长沙文博爱好者关于在原遗址地设立“遗址标识碑”的呼声日渐高涨。让这座隐身于市井的文明坐标被看见、被铭记,不仅是对一段往事的交代,更是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树立一个醒目的注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历史   帛书   子弹   深处   都市   长沙   墓葬   湖南省   帛画   汉墓   街巷   博物馆   围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