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斋记|当代蔡元培

潮新闻客户端 杨新元

在键盘上敲下这五个字,我的心是悲伤的。

因为,那个德高望重、被誉为“当代蔡元培”的教育家,那个在当今教育界已成为稀缺资源的改革家,那个爱才如命,义薄云天的老人——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11月7日15时33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2岁。

前几天,我在我的公众号上发了《温润如玉蔡元培》一文,赞扬了蔡元培先生爱才如命。锐意改革的精神,许多读者来信来电盛赞蔡先生。而刘道玉先生,作为大学校长,也是一个爱才如命的教育家。

在电影《觉醒年代》里,有一个桥段:学生上街游行,抗议北洋政府在巴黎和谈的卖国条约上签字,遭到警察镇压,并被逮捕了32名学生。为了营救学生,蔡元培硬闯警察厅。当步兵统领李长泰威胁蔡元培:“再不回去就连你一起抓!”蔡元培面无惧色:“如果放了学生,可以抓我。”为了学生,蔡元培可以牺牲自己。

刘道玉被誉为“当代蔡元培”“永远的武大校长”,在1981年至1988年的七年间,锐意改革,使武汉大学焕然一新,被称为“刘道玉时代”。作为一个教育家,他为武汉大学、为武汉大学的学生们做了太多事情。

刘道玉19岁考入武大化学系。后留校任教。27岁被公派赴苏联留学,却因中苏交恶被迫中断学业;回国后在武大任教,后来又在教育部任高教司司长,参与平反错案,重建高校制度。46岁,他辞去北京的职务,回到武大。

1981年,48岁的刘道玉出任武汉大学校长,成为当时全国重点大学最年轻的大学校长。

在开学第一天,他就对学生们说,如果老师的课讲得不好,你们可以不听。

他赋予学生生活自由的权利。允许学生谈恋爱,允许跳交谊舞,允许留长发穿喇叭裤,而这一些在当时都是禁忌。即使在今天,这种观念也是超前的。

通常,大学校长与学生之间是没有多少事情需要直接沟通的,但在武汉大学,全校学生都知道刘道玉的电话。他说,无论什么事都可以打电话给他。

有一天,刘道玉收到一个学生的来信。学生说,从小他就想当作家,考大学却被生物系录取。每次上解剖课,当他看到操作台上的兔子,就会想到自己也是一兔子。学生写道:救救我吧,不要把我当一只兔子。收到这封信,刘道玉的心情很沉重。他意识到,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尊重学生志趣的教育,是屠宰心灵的教育。于是,他推出了转学制度。

在这段时间里,他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废除政治辅导员,实行导师制。首创学分制、双学位、转学制、贷学金制、插班制等,这些制度大多成为中国高校的规范。

那时的武大,学生可以提前毕业,自由转系,教授自觉加班钻研,校园充满思想与创造的潜力。

蔡元培为了请陈独秀担任北大的文科学长,三顾茅庐,终于以诚心感动陈独秀出山。

而刘道玉最打动人心的,也是他识才、护才的勇气。

经济学家杨小凯,中学时因写大字报而入狱十年,这差点断送他的前途。刘道玉看他是个人才,冒险聘他为讲师;

易中天,原来只有高中学历,刘道玉却破格让他到武大读研究生。毕业后本应返疆工作,为了留住这个人才,刘道玉专门到教育部沟通;

还有法学泰斗韩德培、哲学家赵林……

无数才俊在刘道明的庇护下免于埋没。

后来,他们有的成为学界巨擘,有人成为社会名流。人们说,刘道玉执掌武大的时代,那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

刘道玉常说,“好的教育,不一定需要名师名校,但一定需要爱心的浇灌。”刘道玉,就是那个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园丁。

网友sammi姐说:武大有三宝:樱花、刘道玉、老图书馆。一次,我与一位先知书店的职工友聊到知名经济学家杨小凯时,才得知杨小凯碰到这么一位伯乐,武大有这么一位当代蔡元培。

网友双语绘本评价刘道玉:这是一个大写的人。

武汉大学前校长、中国教育改革先行者刘道玉。视觉中国。

刘道玉为人刚直,不愿逢迎。

他说:“教育不是权力的附庸,也不是金钱的仆从,教育是让人觉醒的事业。”

1988年,刘道玉因改革“步子太大”而突然被免职。

那时,刘道玉声望已如日中天。却宁可受排挤,也不愿写一个字的检讨。

刘道玉被免职后,很多国内外的名校纷纷发来邀请,可刘道玉都婉言拒绝了。此后30年,他隐居武大,潜心研究教育倡导大学独立,思想自由。

窃以为,今天我们怀念刘道玉,其实就是怀念改革。

易中天说:“刘道玉不是圣人,他是战士。怀念他,其实就是呼唤改革。改革没有任期,所以他才是永远的校长。”

直到今天,武汉大学没有一座建筑物冠于“刘道玉”之名。但即便如此,人们公认,刘道玉已经与武汉大学血脉相连。

刘道玉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却留下了《其命维新》《珞珈野火集》等著作。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道玉生前最为人铭记的一句话是:“大学是传承知识和文明的圣地。它的使命是追求真理,而不是让人升官发财。”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苏霍姆林期基说:“真正的教育不仅告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告授对待真理的态度。”刘道玉身体力行,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刘道玉先生,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杨新元,中国作协会员,浙江日报高级记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历史   当代   学生   武汉大学   爱才如命   大学校长   教育家   武汉   中国   教育部   真理   兔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