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绿茵场本该是汗水浇灌梦想、呐喊点燃激情的地方,可谁能想到,一场普通的联赛会变成永别的舞台?
44岁的波黑籍教练姆拉登・齐佐维奇,在上任塞尔维亚拉德尼基1923队仅仅三周后,就倒在了替补席旁,再也没有醒来。
赛前他已经明确表现出身体不适,这样的信号为何没能引起重视?一场本该避免的悲剧,究竟暴露了足坛多少被忽视的隐患?

2025年11月4日,在塞尔维亚顶级联赛赛场,拉德尼基 1923 队与姆拉多斯特队的较量正在进行。
第22分钟,场边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刚刚还在给球员布置防守站位的齐佐维奇,转身和裁判简单沟通后,嘴里念叨着 “我感觉不太舒服”,脚步踉跄地朝替补席走去,话音未落便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冲入场内施救,球员们站在场上焦急观望,眼神里满是不安。

短暂暂停后赛事重启,所有人都在默默祈祷,希望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晕厥,可谁也没料到,这竟是这位教练留给足坛的最后背影。
上半场临近结束时,裁判突然吹响中止比赛的哨声,“教练已经去世” 的消息让球员们无比惊讶。
拉德尼基1923队的球员瞬间崩溃,他们冲向替补席与教练组相拥痛哭,对手姆拉多斯特队的球员也主动走上前安慰,此刻,竞技场上的胜负荣辱,在生命的重量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随着球员们的回忆,悲剧发生前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拉德尼基1923队球星梅赫迈德・科西奇在接受采访时,声音还很哽咽。
他说教练在赛前午餐时,说盘中的鱼 “口感不佳”,然后就放下餐具再也没动。
可这份明显的不适,并没有让齐佐维奇萌生退意,热身时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弯腰示范动作、细致叮嘱战术细节,每一个指令都清晰有力。

比赛开始后,他更是全程站在边线旁,眼神紧紧盯着场上局势,丝毫看不出异样。
科西奇记得,当时教练正手把手纠正他的防守站位,语气里满是期待,“他总说每一个防守漏洞都可能决定比赛走向,所以训练和比赛中从不含糊”。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现场视频里,还能清晰听到齐佐维奇倒地瞬间的惊呼声,以及后续球员和球迷压抑的抽泣声。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猝然离世的教练,早已用一生书写了对足球的忠诚,球员时期的齐佐维奇,曾两次身披波黑国家队战袍,在国际赛场上挥洒汗水。
整个球员生涯,他始终坚守在祖国波黑与阿尔巴尼亚联赛,没有追逐过豪门俱乐部的高薪邀约,只是在熟悉的赛场默默耕耘,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诠释着对足球的热爱。
转型教练后,他在波黑博拉克巴尼亚卢卡足球俱乐部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带领球队拿下了队史最辉煌的欧洲赛事胜利,成为当地球迷口中当之无愧的 “传奇教父”。

今年10月23日,他接过了塞尔维亚拉德尼基1923队的教鞭,带着对新征程的憧憬开启了执教新篇。
当时的他或许正在规划着球队的未来蓝图,满心期待能带领这支队伍创造更多奇迹,可谁也未曾想,仅仅三场比赛后,便是天人永隔。
拉德尼基1923俱乐部在声明中写道:“他用活力、专业与人格魅力,在短短三周内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这份赞誉简单却厚重,道出了所有人对他的认可。

噩耗传来,全球足坛都陷入了集体哀悼,博拉克巴尼亚卢卡俱乐部的球员们发布了长篇悼念文,字里行间满是不舍与悲痛:“我们不敢相信再也看不到你的笑容,听不到你谈论足球的模样。你既是球员也是教练,用一生书写着对足球的忠诚。”
球员们回忆,齐佐维奇对待工作极度严苛,训练场上只要发现球员态度不认真,总会第一时间严厉指出,但生活中却格外温和,从不吝啬对年轻球员的鼓励。
他常常在训练结束后和年轻球员谈心,分享自己的职业生涯经历,教他们如何平衡足球与生活。

“他总说足球是生命的一部分,但要懂得珍惜生命才能更好地热爱足球”,这句曾经被球员们熟记于心的箴言,如今再听来,只剩下无尽的沉重与惋惜。
塞尔维亚足协也迅速作出回应,宣布未来一轮联赛赛前将举行默哀仪式,用这样的方式致敬这位敬业的教练,让整个足坛一起送别这位足球人。
比赛现场的球员们,经历了一场从坚守到崩溃的心理煎熬,齐佐维奇倒地后,医护人员迅速展开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球员们在场上强忍着焦虑继续比赛,心里却都在默默祈祷教练能平安归来。

赛事重启后,拉德尼基 1923 队的球员们带着 “为教练而战” 的信念全力拼搏,科西奇说:“我们想赢下比赛作为礼物,坚信他会回来和我们庆祝。”
可他们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冲向替补席与教练组人员相拥痛哭,有的球员蹲在地上捶打着草坪,有的则紧紧攥着球衣泪流满面。
对手姆拉多斯特队的球员没有选择离场,而是主动走上前拍着他们的肩膀安慰,竞技比赛的对抗性在这一刻完全消失,只剩下对生命的敬畏与对逝者的哀悼。

不少球迷专程来到壁画前,摆放上鲜花与足球,有人哽咽着说:“他带领我们走向辉煌,却以这样的方式离开,我们会永远传承他的足球精神。”
还有球迷拿出当年球队夺冠时的合影,照片里的齐佐维奇站在队伍中间,笑容灿烂,如今物是人非,只能通过这些影像回忆他曾经的模样。
这起悲剧再次将足坛从业者的健康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其实近年来,足球领域的猝死事件并不少见。

前西班牙人队球员达尼・哈尔克,在训练中突发心脏病离世,年仅26岁;巴西球员费赫尔在比赛中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身亡,生命永远定格在24岁。
从年轻球员到资深教练,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与巨大的精神压力,让健康隐患日益凸显。

运动医学专家指出,足球教练的工作远比外人看到的更辛苦,赛前要熬夜研究对手战术、制定针对性方案,赛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紧张,根据场上局势灵活调整战术,赛后还要复盘比赛、总结问题,几乎没有真正的休息时间。
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下,很容易忽视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齐佐维奇赛前的饮食不适,很可能就是身体异常的早期信号,但职业责任感让他选择了坚守,这是教练群体的伟大之处,却也暗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

在足球圈,“敬业” 往往被解读为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很多教练和球员都把 “坚持” 当作职业信条,即使身体出现不适,也会因为担心影响比赛、辜负团队信任而选择硬扛。
可这样的 “敬业”,有时候反而会成为健康的杀手,就像齐佐维奇,倘若赛前的不适能引起足够重视,倘若他能放下职业责任感及时就医,或许这场悲剧就能避免。
俱乐部作为管理者,更应该承担起保障从业者健康的责任,建立完善的健康监测机制,定期为教练和球员进行全面体检,不仅要关注身体层面的健康,也要重视心理状态的调节。

同时,还应该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避免过度训练、密集比赛带来的身体透支,让每一位足球从业者都能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事业中。
44岁的生命,虽然戛然而止,却在足坛留下了永恒的印记,齐佐维奇用短短三周的执教经历,让拉德尼基1923队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专业与热忱。
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 “敬业” 的真正含义;用生命的代价,给整个足坛敲响了健康的警钟。

他或许没有留下惊天动地的成就,却用最质朴的行动,教会了球员们珍惜每一次拼搏的机会,懂得了生命与足球的真正关系。
正如博拉克队球员在悼念文中所写:“我们会让你通过我们而活,传承姆拉登・齐佐维奇的故事 —— 他是丈夫、父亲,更是用一生热爱足球的战士。”

这场悲剧带来的反思,也会推动足坛更加重视从业者的健康,让更多人明白,真正的热爱不是透支生命去坚持,而是在珍惜生命的基础上,更好地追逐梦想。
姆拉登・齐佐维奇虽然离开了,但他的故事不会被遗忘,他会永远活在热爱他的人们心中,成为足球世界里最动人的精神坐标,提醒着每一个人:足球很重要,但生命更值得敬畏。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