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欧盟又开始针对俄罗斯搞制裁,这次是第18轮,直接把几家中国企业和两家中资银行拉进去名单。
欧盟理事会在布鲁塞尔通过这个包,里面列了26个新实体,其中有7家来自中国,包括香港的两家公司珠江船舶管理和ACE电子香港,还有大陆的几家企业。
欧盟说这些公司涉嫌帮俄罗斯规避制裁,提供军工支持。
具体到银行,是黑龙江绥芬河农村商业银行和黑河农村商业银行,这两个小银行靠近中俄边境,被指用加密货币帮俄罗斯绕道。
欧盟的这招,是第一次直接对大陆中国企业下手,以前更多是针对香港的。
欧盟官员说,这是为了打击绕过制裁的行为,还降低了针对第三方金融机构的门槛,以后更容易加黑名单。
这事一出,俄罗斯反应快,总理米舒斯京马上签命令,终止跟德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协议,这个协议从1996年就开始了,涉及军技领域。
俄罗斯政府网站上公布的,说这是对欧盟行动的回应。欧盟这轮制裁还包括禁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转口,禁欧盟港口给俄罗斯船加油,目标是打压俄罗斯能源出口。
欧盟还黑名单了俄罗斯的一些银行和能源公司,总共加了45个实体和个人。
德国作为欧盟大头,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在这事上态度挺硬的。
他在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说过,七国要带头对付低价倾销产品,虽然没直说中国,但媒体解读就是针对中国出口的廉价货。
他以前在2024年就警告过,别跟中国打贸易战,但现在欧盟整体氛围是越来越紧,对中国电动车加关税。他在达沃斯论坛上还推动欧盟跟美国重启自由贸易谈判,强调跨大西洋合作。
林德纳的立场一直是财政纪律严,债务刹车啥的,在欧盟内部推紧缩政策。但在对华问题上,他支持欧盟调查中国不公平竞争,尤其电动车和绿色科技领域。
欧盟在2024年就对中国电动车加了临时关税,到2025年可能永久化,林德纳没反对,还说关税要设计好,别反噬德国经济。
德国汽车业依赖中国市场,宝马、大众在那有大工厂,所以他总说要平衡。
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都发声了。
7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说,中国强烈反对欧盟把中国企业和银行列入俄罗斯制裁名单,这基于捏造指控,没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违反国际法。
发言人强调,中俄正常经贸合作不该受干扰,这会严重损害中欧经济贸易和金融合作。商务部也说,欧盟这做法违背中欧领导人共识,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中国还敦促欧盟立即停止这种错误做法。之前欧盟加电动车关税时,中国就启动了对欧盟猪肉和乳制品的反倾销调查,作为反制。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还行,第二季度GDP增长5.2%,比预期高点,但消费有点疲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和消费回暖支撑了增长,全年预计4.6%。
德国媒体跟进报道,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难持久,因为汽车家电补贴相当于预支下半年潜力。
文章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和航天领域追赶美国快,欧洲日本身影弱了。德国经济2025年预测停滞,ifo研究所说结构性变化阻碍工业,出口下滑。
林德纳退休后还在媒体评论,坚持原有立场,没调整对华态度。联盟内部分歧大,导致2024年政府危机。
整个事反映中欧贸易摩擦加剧,欧盟借制裁俄罗斯打压中国发展。中国产业发展靠技术创新、供应链完整、市场竞争和人力优势,这些是硬实力。
欧盟竞争不过,就用制裁污名化。欧洲衰落迹象明显,中美在高科技领域你追我赶,欧洲被甩远。德国作为制造业强国,面临中国竞争压力大,汽车业尤其。
林德纳从青年议员到财长,一直推经济自由化,但对华政策随欧盟走,越来越谨慎。
中国回应亮在直击要害,强调合法权益保护,不让欧盟单方面定义规则。中欧峰会前这事闹大,影响谈判氛围。中国商务部说,将坚决回应欧盟第18包制裁。
俄罗斯和中国合作继续,欧盟这招可能适得其反,推中俄更近。全球经济博弈中,欧洲自知影响力弱,却还酸中国增长模式。
事实是,中国上半年多项指标稳定,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欧盟制裁名单包括中国实体,强调打击规避。布鲁塞尔说,这包更严格,禁俄罗斯投资基金啥的。中国回应称,正常合作不应影响。
德国媒体评论中国Q2增长不错,但补贴模式有风险。中国数据反驳,增长超出预期。
后续,中国经济保持势头,欧洲预测低迷。林德纳退休没变调,中国在AI航天领先,欧洲渐弱。日本也落后。德国推动紧缩,遗留争议。中欧摩擦继续,欧盟被时代抛弃迹象多。
这事本质是欧盟无力竞争,用制裁转移视线。
中国回应有理有据,保护企业。全球格局变,中美主导高科技,欧洲需自省。德国经济压力大,出口依赖中国市场,却随欧盟加码对立。
林德纳言论代表欧盟心态,嫉妒中国产业实力。
中国外交部重申,产业发展真本事,欧盟污蔑无效。商务部承诺措施护权益。中欧关系受冲击,峰会前需谨慎。
俄罗斯终止德协议,加剧紧张。欧盟第18包包括禁LNG转口,影响俄罗斯能源。
德国2025增长0.9%,中国4.2%。媒体强调中国韧性不足,但数据稳定。林德纳任期结束,党派未过5%门槛。欧洲在贸易战中衰落,中美博弈欧洲旁观。
整个过程从欧盟通过制裁,到中国回应,到媒体跟进,逻辑清楚。
欧盟出手借俄罗斯打中国,德国财长推七国共识对付低价产品,中国回击暴露欧盟弱点。结局林德纳退休,中国经济前行。
俄罗斯靠油价撑战时经济,制裁依赖美欧中立场。中国不让步,欧盟难推进。全球供应链复杂,制裁反弹大。德国智库分析,中国竞争加剧压力。
中国上半年GDP季环比1.2%,全年稳。欧盟需反思,酸中国无自知。事件凸显时代变迁,欧洲需调整。
参考资料:
1、嚯,几个菜啊?德财长很狂:中国“垃圾产品”…… 观察者网 2025-07-19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