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9:00,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会。
启动大会由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主持。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张辉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沈玉君研究员,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书记庞晓东同志等领导出席启动大会并致辞。
启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会部分常务理事、理事,学会分支机构负责同志或代表,以及学会会员代表等近百人现场参加了会议,四川德阳市科协、宁夏银川市科协和山东潍坊市科协组织有关单位代表线上参加或在报告厅集中收看了启动会。其中,四川省德阳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杨凯代表地方科协连线致辞。据不完全统计,近万人次在线参加了首个科普月启动会。
张辉理事长在致辞中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明确科普工作在学会发展中的职责定位;总结成绩与不足,明确做好科普工作的努力方向;精心组织,扎实做好科普月活动,努力提升学会科普工作实效3个方面,分享了对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思考,并提出具体要求。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张辉研究员致辞
他强调指出,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作为开展科普工作的根本遵循。在看到已取得成绩的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清晰认识差距和不足,切实把握四个“必须”,做好新时代的科普工作。一是必须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首要任务;二是必须遵循科普工作的一般规律,精准把握不同群体的需求,着力培养公众和农民群众的科学思维和运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必须把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四是必须突出农业工程特点,向公众及农民群众普及农业工程实用技术,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五是必须创新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让农业工程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他表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科学素质建设等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关于广泛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党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迅速成立领导小组,突出农业工程特点,制定实施方案,以“深耕全民科学普及沃土,筑牢农业工程科技根基”为主题,指导策划了科普月系列活动,明确了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今天的启动会就是科普月活动的良好开端。
他要求学会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学习领会好这些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好本部门、本专委会的各项科普活动。要把握科普月活动的主题;把握活动的总体要求;把握四项主要活动内容。同时,要着力强化组织保障、强化人员保障、强化经费保障、强化形式创新、强化遵规守纪、强化总结宣传等方面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把科普月活动抓好抓实。
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书记庞晓东同志致辞
庞晓东书记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作为我国成立较早的全国性农业学术团体之一,在推动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会围绕农业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普及农业工程科学知识,传播农业工程科学思想,对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积极响应中国科协号召,精心组织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学会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
他表示,中国科普研究所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科普理论研究、科普资源开发、科普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与服务,为学会开展科普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庞晓东书记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会上,庞晓东书记还就2024年12月最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进行了深度解读,参会代表接受了一堂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科普法》宣传普及教育,解读干货满满,大家受益匪浅。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沈玉君研究员致辞
沈玉君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学会现已有31个分支机构,专业涵盖了农业机械化、农业生物环境、农业信息化、农业水土、农产品加工、农业遥感、设施园艺、畜牧工程、人工智能与农业机器人、大数据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农业资源环境与能源、智慧耕地等领域,形成了从农业生产到农村生活的较为完整的农业工程服务体系。学会的科普工作体系建设,正是打通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举办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是学会践行使命担当的生动实践,推动农业科学普及、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正当其时。学会策划实施的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充分体现了学会的专业优势和务实作风。
她表示,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学会的支撑单位,始终坚持“指导不主导、服务不包办”的原则,持续在强化政策引导、搭建资源平台、优化保障服务等方面支持学会发展,下一步规划研究院还将继续加大力度,做好支撑和保障,为推动农业工程科学普及赋能助力。
四川省德阳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杨凯在致辞中向科普月活动的启动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德阳市开展科普工作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四川省德阳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杨凯代表地方科协连线致辞
会上还举行了首个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科普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仪式,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以触摸大屏幕的方式,共同见证了科普月活动的启动及中国农业工程科普志愿服务总队的正式成立。
主持人王应宽介绍了总队组织架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等有关事宜,并向农业工程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学会各分支机构、地方农业工程学会发出加入总队和成立分队的倡议;同时,通过大屏幕和实物展示了总队队徽、队旗、队服;张辉理事长和庞晓东书记向受聘的总队首批10名科普传播专家颁发了证书。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运营总监蒙昌乐向与会者介绍了平台具体情况。
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运营总监蒙昌乐介绍志愿服务平台
大会交流环节,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科普处副处长顾鹏,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英义,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副主编张进龙,分别作了题为《以高质量科普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机制、强化服务、提升效能》、《范蠡大模型3.0:数智技术赋能未来渔业》、《科普机收减损 护航颗粒归仓》的科普专题报告。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科普处副处长顾鹏
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英义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副主编张进龙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主持启动会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还包括: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科学文化进基层(“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科普志愿服务总队”进农户)等项内容。
9月6日当天下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联合农业农村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村厕所与污水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业委员会、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中共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团委等,共同举办了学会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之一的“科普阵地探未来——青少年走进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活动,成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探索打造“理论+实践”科普模式的新举措。
此项活动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处科普信息部主任温靖主持,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程红胜、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团委书记原源等领导出席活动并分别致辞。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管庄学校紫荆校区的同学及学生家长,共51人参与本次参观学习交流活动。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研究员致辞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程红胜致辞
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团委书记原源致辞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处科普信息部主任温靖主持会议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王应宽首先致辞。他指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农业科技事业传承与创新的后备力量,少年强则国强。面向青少年的“科普阵地探未来”活动,旨在着力推动青少年科普工作,营造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氛围,搭建起青少年探索科技的桥梁,推动农村能源与环保科技创新成果的普及,通过亲身感受农业农村废弃物变废为宝的科技力量,激发青少年对能源与环保领域的兴趣,助力未来科技人才培养。同时,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科普事业,为青少年搭建更广阔的科学探索平台。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业委员会”支撑单位。活动中,在专业技术人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王越博士和李冉工程师的带领和讲解下,学生和家长分为A、B两组,沿指定线路参观了设立在此的3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学习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能源燃料、解易腐烂的生活垃圾变为肥料、厕所粪污处理和利用,探寻农业废弃物的微观奥秘。开展了种植实践、有奖问答,以及学生和家长交流分享等活动。
有奖问答环节,通过现场摇号的方式,10位同学全部回答正确。种植体验环节,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科普部门的工作人员专门购置了透明种植盒,发放给现场参与动手体验的同学们,孩子们专注体验,认真学习,在心中种下了科技的种子。学生和家长们为活动纷纷叫好,一位名叫周思晓的学生兴奋地说:“今天的活动特别有意思!看到实验室里的仪器和设备,听着老师讲背后的科研原理,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科研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能解决环保、能源问题的真功夫。原来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是这样一点点钻研,为我们的生活找更好的方案。这次经历让我更坚定了——未来我也想搞科研,像今天的老师们一样,用科学知识守护环境、探索未知,当一个能为社会解决问题的研究者!”。
学生李思瑶的家长逄文娟表示,这次活动真正做到了“科学普及、服务大众”,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到了农业科技和环保知识,更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爱科学、懂环保”的小种子。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家长能和孩子一起感受科技的魅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带孩子们走出课堂,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9月中下旬,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还将组织开展“科学文化进基层——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科普志愿服务总队进农户”活动和“千万IP创科普——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科普作品征集”推荐、展播等活动,以及通过交流分享会的形式,邀请有关专家和科普工作团队代表,共同全面总结和分析“科普月”活动经验,展示科普活动好思路、好做法、好成果,并进一步与新闻单位加强合作开展活动宣传,为持续做好今后科普工作奠定基础。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