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楼市数据,有态度的专业观点,关注“地产S姐”头条号,带给您更多楼市干货。
上个周末的西安楼市,被两个盘刷屏了,前后脚开盘,去化都很亮眼。尤其是北二环的纯新盘首开去化402套,这成绩放在当下的市场里,可以说是“逆天成绩”了。
好久没看到这么火热的开盘场面,于是,我决定实地去走访一下,看看这俩“神盘”到底凭什么卖爆?
壹丨房子卖“爆”了?
我先去了凤城二路的信达凤熙云著,不少人应该都知道这个盘,前身就是搁置很久的中核长安印,后来经过土地重整后,公开招拍挂被信达拍下,也就是现在看到的风熙云著。
这已经是信达在西安的第三个城改盘了,从丁白村的雁熙雲著到赵村的辰樾府再到刚家寨的凤熙云著,可见信达的实力和经验。
但城改盘的通病谁都逃不过——容积率飙到了5.0,和旁边已经建好的商办有关。首开地块产品也基本都是30F以上的高层。
但销量确实很猛,推售792套,成交402套,去化率51%,虽然去化率看着不高,但402套的去化量放现在市场很多盘一年都干不到。开盘小面积成交是在1.35万/㎡左右,126/129㎡户型基本在1.2万/㎡。
成交礼上还有加码,买房送10万的产权车位,不过业主后期需要补缴20%的个人所得税。额外还赠送美的中央空调,免费封阳台。签订保价协议,年底前同户型降价直接退差价。这是既有诱惑又给信心啊。
我去的那天是周二,下着中雨,现场除了开盘后来签约的客户外,还有不少中介带着新客户来看房,接待区上座率目测在85%。销售反馈,周末的时候,现场60-70组置业顾问接客户都忙不过来。
产品上属于中规中矩,户型和雁熙雲著、辰樾府的相似度很高,方正的三代宅产品,不算非常出彩倒也不会出错,是比较实用的刚需户型,就是小户型的厨房空间比较局促。
凤二的地段,周边的配套基本都已成熟,地铁2/8号线都开通了。但区域短板也是过于饱和,周边都是老旧社区,可发展空间不大。来看房的基本也都是以周边的刚需客户为主。
我简单算了一下,像99㎡户型得房率85%,按照1.35万的价格反推,实得单价算下来基本是1.59万/㎡了。说实话,这个均价在西安,已经能上车四代宅的新产品了。所以凤熙云著的“性价比”,主要还是靠“主城地段”来撑。
下午冒着雨又出发了城南的紫云境项目,这个盘的故事更曲折,它就是当年停摆了10年的西江月。2022年辰宫地产接手后,没急着卖新房,先交付了安置地块、处理前期已售房源遗留问题,等交房稳妥了,才启动商品房的价格备案和销售。
年初的时候,它的成交价在1.3万/㎡,上周开盘凭借首付8万起买现房刷屏,1号楼的小户型产品单价10500元/㎡。其它户型均价在1.1万/㎡,开盘前50名送8万车位优惠券。当天58-72㎡的小户型已经卖得七七八八了。
项目靠近南三环,周边的配套已经成型,到高新的通勤也比较方便,项目DK3地块还配建雁塔第四学校,宣传将引入五大系资源,对刚需家庭还是很有吸引力。
城南的现房,即买即装。bug就是老产品,3.84的容积率。2012年的主体和户型,产品必定设计老旧,关键项目停摆了多久,主体结构就暴露了多久。
还有个绕不开的对比:150万能买到135㎡的现房,听着挺香,但是小区同面积的二手房现在都跌到8800元/㎡了,中间的总价差足有30万。
凤熙雲著和紫云境这两个盘本身都是有其特殊性的,凤熙云著它是土地重整后的易主“重启”,紫云境则是在原项目基础上的“盘活”。
这么多年过去了,谁也没想到这些被搁置的盘如今成了“热销款”,有种时光在变,它还是那个模样那个价格在等你的故事感。总归盘活就是件好事。
贰丨热销下的思考
一南一北,两个盘,同样是经历了波折,也都在上周迎来了热销。但这并不代表西安刚需盘就好卖了,现在1万出头单价的项目还有很多,像港务区的中康华府,城北的未央华府直接8800元/平起了……大多还是卖不动。
对于这类项目,“卖得动”的核心逻辑就两个:低价+渠道。面向的客群很固定,基本都是周边的自住群体,所以项目位置也必须在有大量原住居民的地方。
但说真的,现在想靠1万出头的刚需盘“投机”基本不可能了!
那么紫云境和凤熙云著,接下来的考验才真正开始:凤熙云著刚首开,后续还有大量货量要推,怎么保持热度、留住客户?紫云境之后还要推全新地块的大平层产品,从刚需现房到改善大平层,客群结构的转变,会不会导致项目调性割裂?这些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万瑞府效果图
更让人感慨的是,西安还有不少“占着好地段、却命运坎坷”的项目:凤五的西安环球贸易中心,南三环的曲江“双子塔”,唐延路的豪宅万瑞府……
这些“沉睡的资产”,不仅拖累了不少业主与投资者,更浪费了主城核心的土地资源——本应该是匹配引领性的产品、高规格的规划,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落不下来,地段被白白消耗。
叁丨主城更新
上一篇文章我们聊过西安两个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而回归“主城更新”这个大命题,才发现这条路有多难,有的区域是规划配套的能级与权威性不足,却急于卖地;有的是只顾着卖地,承诺的配套迟迟落不下来,最后成了“空城”。
图源:小红书
就说幸福林带吧,2016年重启,2021年建成开放。对于周边的带动作用远不及预期——它的活力全靠周边城市更新的进度和地缘居民的消费习惯,没形成“自循环”的吸引力。
好在今年看到一些利好消息:爱知的签约,匠作&金地管理、贝壳&金茂等合作项目也要启动,周边住宅开发逐步铺开。大型配套必须与人口、城市的整体更新协同发展,而非孤立存在。
当前西安的主城更新,太多项目仍停留在“基于板块卖房子”的层面,只解决了新房有和无的问题,却并未向“优”的探索。
甚至是在 “消耗地段原有的价值” :拿出的产品缺乏诚意,不足以匹配成熟区的配套红利。
真正的主城更新,必须是 “全维意义上的价值创造” 。用产品力革新打动购房者,而不是“凑活卖”;用城市界面提升焕新板块,而不是“拆了就盖”;用配套能级的升维留住人,而不是“画大饼”;用生活方式的引领造氛围,而不是“只建房子”。
最终夯实板块价值,让主城真正“活”起来。这才是对主城核心地段该有的尊重。
更新时间:2025-09-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