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老杨就发博文说本次事件在互联网灾难史上绝对可以单独摘出来写一篇传记,整个事件跟老杨的付费文章描述的场景都差不多.

全世界差不多五分之一的网站背后都靠 Cloudflare 扛流量、挡攻击、提速度。
前几天那次大规模故障,把不少大模型、机器人和创业项目都拖趴下了,才发现:原来这些“高大上”的东西,最关键的命脉,其实都握在 Cloudflare 手里。它早就不只是传统 CDN,而是互联网最底层的一层基础设施。
这次事件顺便把 Cloudflare 一个原本不起眼的功能拉到台前——自定义错误页面。
就是平时你看到的“网站崩了”“访问被拦截了”的提示页。Cloudflare 允许用户自己设计成想要的样子,比如这样:

当然,这个功能不是人人都能用:
• 想处理源站返回的 502/503,只能 Enterprise 开启 “Origin Error Pages”。
也就是说,你看到有人能编辑模板,不代表就能真正用起来。
Cloudflare 崩一次,全网哀嚎一次。但骂完之后,大家还是忍不住说:
“不许你们欺负我的 CF,你们坏坏。”
它让开发者爱到骨子里的,不是速度,也不是安全,而是——
很多同行收费的东西,它免费,而且好用。
逻辑很简单:贵的功能平价给你,平价的干脆送你。于是开发者生态被彻底激活,而企业用户自然跟进。
一句话:全球 19.3% 的网站,把速度和安全交给它。
它的全球网络布局夸张:
• 所有节点共享同一网络
这张网络能做三件事:加速网站、挡攻击、跑边缘代码。它不是在加速你的站,而是在重写你和用户之间的那一跳。
去年营收 16.696 亿美元,同比增长29%。
但 GAAP 下仍亏损约 1.55 亿美元。
原因简单:做基础设施的,钱都花在节点、数据中心和扩展上。就算亏,也得让整个网络活得更快、更稳。
Cloudflare,加油。即便偶尔崩,你依然是我们离不开的小可爱。
LYSTech是一个AI驱动的企业资讯情报平台。全球新闻聚合+真实性评估+价值评分+智能摘要,让团队高效捕捉关键信号、快速沉淀优质素材。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