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是赢了,冷静下来捋捋,昨晚的比赛还是很悬。
79比71,击败韩国,时隔十年再次闯进亚洲杯四强。
你细细品品,整整十年啊,你看看昨晚这场比赛有多重要。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带血的胜利。最后时刻,胡金秋眉骨开裂,鲜血染红球衣;王俊杰拼到抽筋,三分命中时几乎喊破嗓子。还有朱俊龙,脏活累活干完,还贡献了三记3分。
可是,当我们庆祝胜利的时候,那些尴尬的数据却像钉子一样扎在眼前。
是的,中国男篮的后卫,昨晚依然是拉胯的——
我们的后卫线五人,昨晚合计34投6中,命中率17.6%。三分15投1中,只有6.7%。
当然,看起来最惨的是胡明轩,7投0中挂零,中邪一般的手感,怕是又要引来国内球迷地域攻击。
还有队长赵睿,拼到了脱力,也只拿下9分。而且,昨晚假如最后输球,赵睿的责任最大。第三节上来,当他轻松投进本场比赛他最后的得分后,赵睿专注力涣散的老毛病犯了,攻得随意,守得不硬朗,本来此时我们已经领先了韩国马上就是小20分了,但队长这一顿自以为稳赢了的松懈、胡打,让韩国队一点一点把局面扳回来了,一直让我们的心悬到了比赛结束。
剩下的廖三宁、程帅澎的表现,包括防守表现极其出彩的高诗岩,至少在进攻端,这仨人同样不忍细看。
他们昨晚最大的缺陷就是投射差,程帅澎突然手感全无,一个运动战得分都没有。三宁第三节结束时,罚球不中,上篮不中,错失了大好的拉大比分的机会。
这些个画面,像极了过去几年中国男篮反复出现的剧本,似乎换了球衣,换了教练,换了赛地,换不掉的,还是后卫线的疲软。
为什么会这样?你可以说伤病,可以说状态不佳,可以说裁判哨子吹得让人心态爆炸,但这些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中国篮球后卫的整体质量,仍然跟不上时代。
看这场球,韩国后卫即便在三分哑火的情况下,仍然能靠强硬的持球突破制造杀伤。第三节,韩国罚球差点把我们罚崩溃,我们的防线被冲得东倒西歪。
再来看我们,后卫面对高压防守时,犹豫、停顿、退缩,持球时间过长,进攻滞重拖沓,跟对面的后卫比,我们的后场梳理一直都没有流畅过。
说实话,全场中国靠什么活下来的?靠内线。靠胡金秋的持续打击,余嘉豪的补篮,靠王俊杰从锋线杀出来当半个后卫,去弥补空档。
老叔很清楚问题,他不止一次强调“顶住压力”,还主动替队员背锅,说战术是他布置的。但战术布置能弥补多少?关键时刻,球还是要有人运过半场,要有人打出第一回合的突破,要有人敢投、能投。
你不能指望每一场都靠锋线的硬解,不能指望胡金秋在内线拼到头破血流,把所有烂摊子收拾掉。
为什么中国男篮总在后卫上吃亏?根子还在联赛。在国内,后卫的标准往往停留在“能控球、能传球”,节奏、对抗、决策这些核心能力培养得太少。面对亚洲范围内的防守强度就显得别扭,更别说如果有一天再进世界杯,面对欧洲、美洲的压迫防守,会有多窒息。
半决赛怎么办?后卫线如果再打成这样,光靠内线,怕是连熬到最后五分钟的机会都没有。
有人说,中国男篮最缺的不是身高,不是臂展,而是一条真正强硬的后卫线。
我认同。个人认为,将来真正能当大任的,会是那个混血的朱正。
没办法,这是我们最短的那块短板,十年前是,十年后还是。#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最近各大平台抄袭者众,如不标明出处,一概追究到底。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