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财不外露,可他却在成功后把财富看做数字,买直升机飞回老家小镇,给村里老人每人发1000元红包,小孩一人400元红包,一点都不见心疼,为的就是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
或许在他心里并没有想着做什么好事,只是为了图一个好名声,可他的行为确确实实惠及了大众。
可谁能想到,前一刻他还是挥霍无度的富豪,下一秒却过上了阶下囚的生活。
这个富豪到底经历了什么?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肖永明出生在四川安岳县石羊县的一个小镇,他的父亲是一个能倒腾生意的人,有了积蓄后就开了一家塑料厂。
而肖永明由于成绩不好,早早的就辍学进入了父亲的工厂,做起了副厂长的位置,说肖永明是妥妥的富二代也不为过。
可肖永明跟现在只会吃喝的富二代还不一样,他跟着父亲学管理学销售,短短时间内就上手了,之后更是走南闯北的为厂里拉生意,谈了不少的业务。
工作几年后,肖永明的眼界宽了,就不愿意跟父亲窝在这个小地方干了,于是他就离开家到青海谋出路。
所谓民以食为天,肖永明到青海后就开了一间“小小酒家”的餐馆,他凭借着一手好厨艺跟爽朗的性格,让生意红红火火,更是成为远近闻名的餐馆。
餐馆经营的如此好,可肖永明并不满足,他也没像其他人一样想着开分店或者连锁,反而想在其他行业上找到新的增长点。
可这个商家该在哪里找呢?餐馆无疑是一个消息灵通的地方。
每天店里的客人都是南来北往的,哪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是一个行业的小老板,在推杯换盏之间,肖永明听他们聊聊矿产、聊聊资源,偶尔有一天,他听到一个商人说钾盐,那个人说的头头是道,剧说青海这边就有盐矿,开采出来可以做成钾肥。
其他肖永明听不懂,但钾肥他是知道的,那可是种庄稼不可或缺的肥料。
于是肖永明当机立断,就决定做这个钾肥的生意。
起初肖永明只是倒卖钾肥,后来发现生意很好,就干脆承包了钾肥厂,最后直接买下了整座工厂。
90年后后期,中国制造业崛起,青海那边正好有盐湖,湖中有丰富的钾盐资源,肖永明就趁机开始发展钾肥产业。
在成为钾肥大王的过程中,肖永明完成了几轮的资本运作。
2002年,肖永明成立了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后为了拿到盐湖的开发,2004年,肖永明成功出资100万入股昆仑矿业。
2005年,肖永明又花费8050万元,接盘青海格尔木察尔汗的蓝天钾肥厂整体产权。
2007年,肖永明再次作为收购方成功拿下昆仑矿业。
2009年,肖永明花费3.8亿拿下青海瀚海集团86%的股权,通过收购国有企业瀚海集团,肖永明成为名副其实的“钾肥大佬”。
要知道,一个卖钾肥的,就算卖的销量再多,收益也达不到上亿,但如果开采、制造、销售于一体,再加上资本运作,然后上市,这让肖永明身价直接飙到265亿,成为青海首富。
古人在功成名就的时候,会考虑衣锦还乡,而肖永明在有钱后,第一时间也是想到回老家。
人一旦有钱,就想要有名,名利双收才是这些人的最终目的,而肖永明也是一个嚣张的人。
因为肖永明是在国庆时候回老家,但因为路上太堵了,肖永明直接选择开直升飞机回去,可一个小镇根本没有飞机场,肖永明直接把飞机停在了小镇人来人往的街道上。
要知道,飞机停落本就吸引人,而且还是一架价值3亿人民币的飞机。
可作为飞机主人的肖永明还不选择低调,而是叫来全村人,60岁老人一人1000元红包,小孩一人400元红包,他还捐款把村里的路全部修缮了。
虽然肖永明的行为像暴发户,他也不是出于善心发钱,可他的行为实实在在的给了老百姓恩惠,比一些贪官污吏强了不知多少倍。
可有句话却说的好:否极泰来。
有时候人也不能太好,太完美,不然,生活总会给你致命一击。
或许是商业的成功让肖永明又点找不到北了,也或许是他遭人嫉妒了,接下来的发展出人意料。
2018年,肖永明在股东大会上力排众议,要收购巨龙铜业,他认为钾肥的增长是有限的,当市场饱和后便没了增长,公司必须有新的出路。
肖永明这个想法是没错的,很多上市公司一般过了三年,都会出现业绩滑落,寻找新的替代增长点是很多上市企业的常规操作,只不过肖永明选择这个项目风险太大了,主要是开采难度高,投资大,汇报周期长。
但这些问题并没有难住肖永明,反而是公司之前签的一份对赌协议成为了压垮肖永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公司上市的时候,肖永明跟原始股东签订的有对赌协议,如果业绩不达标,肖永明将面临巨额赔款。
可最后的结果是,业绩没达标,肖永明背负了巨额的债务,可公司还面临着矿铜矿的启动,更是资金吃紧的时候,于是肖永明只能拿出自己名下的股权来偿还债务。
这样就导致公司没了流动资金,瞬间企业陷入难度,于是肖永明就走上了歧路,财务造假、挪用公款,被证监会公开后,肖永明对外的形象毁了,而且还背负巨额债权,更成为失信名单上的人。
为了公司能发展下去,肖永明只能忍痛割爱,卖出部分铜矿的股权,本以为赢得了一线生机,没想到不久后肖永明个人也出现了问题。
原来,早年肖永明做钾肥的时候曾非法开采矿业被刑拘,还有涉及其他案件被监视居住,从一代首富落到如此下场,不可谓不唏嘘。
从整体上来说,肖永明的成功得益于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抓住了机遇,可后期落得如此凄惨或许他真是被人嫉妒了。
要知道在90年代初期崛起的商人,如果每个人都被查的话,是经不起警察的推敲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借助了国有资产才完成了个人财富的积累。
我们不能说这样行为合法或者对,但肖永明确做为典型被查,这就很有意思了。
对于肖永明你怎么看待呢?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