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规模超680亿元!成都重大项目供需对接清单发布,为企业提供精准对接机会

9月29日,由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主办,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承办的“政企携手·合作共赢”重大政府和国企投资项目供需对接会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行。

据悉,此次清单发布是成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推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2.0版的重要举措。对接会汇聚了众多政府部门、国企代表及民营企业家,旨在通过精准对接,推动政府、国企与民营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加速成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接清单涵盖358个项目

预计投资规模超680亿元

在供需对接会,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发布了《成都市重大政府和国企投资项目供需对接清单》。该清单涵盖了358个项目,预计投资规模超680亿元。项目类型多样,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设备采购等多个领域,为企业提供了众多合作机会。

活动现场

红星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此次发布的项目清单分为七大类,具体包括:建设施工类项目, 包括市政道路、安置房、水利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涉及金额约259亿元,涵盖150个项目。例如,成龙路(三环路-绕城高速段)改造工程项目就正在寻找有资质的企业参与其中。

设备材料类项目则涉及新能源整车生产线改造、工业设备采购等,金额约42亿元。东风集团的新能源整车项目是其中之一,正在寻找合作企业提供相关设备。

投资合作类项目包括产业园区、住宅开发、文旅康养等项目,共计73个,涉及金额约229亿元。简阳临空现代农业产业保供冷链物流枢纽建设项目便是一个典型的投资合作机会。

运营服务类项目包括园区运营、冷链物流、养老服务等,共25个项目,涉及金额约18亿元。例如,彭州市现代仓储物流分拣中心项目计划通过委托第三方管理实现高效运营。

技术咨询类项目涉及规划设计、科研合作、AI政务服务等领域,共15个项目,涉及金额约5亿元。锦江区城市燃气管道改造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咨询需求。

招商招租类项目,包括写字楼、厂房、商业综合体等租赁项目,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涉及59个项目,部分项目可按照成交项目面积和租赁期限给予招商佣金。其他类项目则涵盖多种个性化需求,共26个项目,金额约126亿元,期待相关企业积极对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项目不仅涵盖传统基建,还广泛涉及高科技产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活动是落实成都市“进解优促”工作2.0版的重要举措,旨在释放政府侧项目资源,精准对接民营企业。

据悉,本次发布会有三大亮点:一是规模空前,项目覆盖市、区两级政府及平台公司,特别是纳入了央企在川投资项目;二是合作方式多元,包括建设施工、设备材料、投资合作、运营服务等七大类,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三是建立长效服务机制,由成都市发改委与民促中心联合设立协调机制,企业可通过热线获取对接支持。

活动现场

从“面对面”答疑到“清单式”对接

企业家反响积极,期待深度合作

在对接会现场,多个企业代表向记者分享了参与此次活动的感受和对项目的关注点。

“我觉得这次对接会是一个非常有诚心、有创新、非常用心的‘三心级’对接会。”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施明在参加完“政企携手·合作共赢”供需对接会后这样评价。他表示,政府在这次活动中展现出极强的服务意识,“做了非常多的功课”,将项目内容整理成详细清单并附有联系方式,为企业后续对接提供了明确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施明在短短几天内第二次参加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组织的活动。9月25日,他刚参与了“人工智能企业专场”面对面座谈,当时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产品与技术方面的需求;而本次对接会,则进一步将需求转化为具体场景。

“今天确实看到了我们感兴趣的多个场景,”施明表示,“一方面,从直接的产业链需求来看,我们注意到包括大模型建设、政府与企业侧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具体机会;另一方面,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正如我们行业常说——‘所有行业都可以被人工智能重塑一遍’。”

他进一步阐释,尽管明途科技并不直接参与建筑施工类项目,但今天发布的基建类或政府投资项目中,蕴含大量信息化建设、智能运维和人工智能场景打造的机会。“这些正是我们可以深入参与并提供技术服务的空间。”施明强调,从“面对面”答疑解惑到“清单式”场景释放,两次活动逐步深入、环环相扣,真正实现了从需求对接到场景落地的闭环服务,为企业融入成都创新生态提供了高效通道。

活动现场

北方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欣表示,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平台,让他们能够直接了解成都市重点项目的需求。尤其是城市更新、水利建设等领域的项目,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

苏欣指出,建筑施工领域的需求广泛,而此次发布的项目清单恰好为他们提供了精准的对接机会,未来他们将根据项目需求,深入对接,力争参与其中。

据悉,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对接,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还在活动中推出了线上二维码,企业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详细了解项目概况,并联系相关负责人。

供需对接清单的电子版二维码

未来,成都市将通过“成都发展改革”“成都民营经济”等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项目信息,持续推送合作动态,为企业提供长效服务支持,真正推动合作落地生根。

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部分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包程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重大项目   成都   供需   精准   投资规模   清单   机会   企业   项目   成都市   需求   政府   金额   红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