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代刻石的真伪,网上一片争议。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宣布,认定在青海省玛多县发现的,“昆仑刻石”为秦代刻石,并定名为“尕(gǎ)日塘秦刻石”。
这也会像当初,河南安阳曹操高陵一样,权威机构已经认定,争论会逐渐平息。#上头条 聊热点#
可是,关于神话传说中,昆仑仙山的具体位置,仅凭“尕日塘秦刻石”,还无法最终确定。
昆仑山
“尕日塘秦刻石”的内容,通俗说来就是,
秦始皇派了一名,官职为“五大夫”的,名字叫“翳”的官员去采药。
“翳”率领了一群人,这群人以“方技家”为主。
采药
他们赶着车到达了这里,去昆仑山采药。此处,大概离秦都城二百五十里。
“方技家”是什么人?方技家,是先秦汉初研究医药及养生的学术派别。
那么,根据刻石上的内容,仅能证明相关人员来到过这里。
文字叙述中,并没有声称,此地就是昆仑山。
尕日塘秦刻石
那么,很可能只是路过。在休息驻扎的时候,为了记录这件事情,所以就刻石作为纪念。
就像,如今,大家经常看到的,在文物古迹等某些地方,有的游客爱标记,
“某某某到此一游”一样。
他们到底挖到宝药没有?这个石刻上并没有说明。
天山雪莲
如果这是最终目的地,而且挖到了宝药,那么这么大的功绩,刻石的时候一定会记录上。
那么,最大的可能已经出现,就是此处只是途经之地。不是最终的目的地。
三江源地区人迹罕至。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昆仑山是海内最高的山,在西北方,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
昆仑山
这里是百神居住的地方。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土的《穆天子传》中,也记载昆仑之丘为黄帝之宫。
由此可见,这里记载的昆仑之丘,是一座繁华的都城。
《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准备了洁净的祭品,在昆仑之丘进行了祭祀仪式,昆仑之丘有黄帝的宫殿。
昆仑山
截止目前,这个昆仑之丘尚未被发现。
另外记载,周穆王从今陕西西安出发,穿过河南、山西,经雁门关北上,
然后向西北方向前进,途经包头、贺兰山、祁连山,沿天山北路西行,
最终抵达了传说中的昆仑瑶池。
天山天池
新疆博物馆展示中,《竹书纪年》记载,“西王母来朝,献白环、玉玦。”
如果采宝药的最终目的地,昆仑仙山,是繁华地段,那宝药岂不是荡然无存?
结合上述古籍推测,
如果说发现“尕日塘秦刻石”的地方,是传说中的昆仑仙山,肯定不合适。
三江源黄河源头
那么,很有可能,传说中的昆仑仙山,范围应该十分宽广。而不仅仅是一个点。
不能与昆仑仙山相提并论。
而“尕日塘秦刻石”反映的内容,仅能证明当事人,在寻找宝药的过程中。
黄帝的宫殿在哪儿?需要进一步的证明。
三江源
与昆仑仙山相关的水系十分复杂。古时候,限于交通条件等原因,
对黄河的源头和流向颇多争议。
在《山海经》、《尚书·禹贡》、《水经注》中,
均认为昆仑山是“河水之源”。即,昆仑山是黄河的发源之地。
昆仑山
《山海经·北山经》,有“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
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源”的记载。
这里说明,敦薨之水流到了泑泽(今罗布泊),它实际上就是黄河的源头。
据考证,敦薨之山,即新疆天山。
博格达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河出昆山,伏流地中万三千里,禹导而通之,出积石山。
山在陇西郡河关县西南羌中。
余考群书,咸言河出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今罗布泊),出于海水。迳积石而为中国河。”
这里,考证黄河发源于昆仑山,然后在蒲昌海(今罗布泊)隐没,在再从海水中流出。
罗布泊
流经积石山后,成为中原的河流。
关于黄河的起源之地,原古籍中,多次提到新疆。在天山天池,也有西王母的传说。
如今的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北缘,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到柴达木河上游谷地。
那么,“尕日塘秦刻石”处即为昆仑仙山,明显有可疑之处。
天山
大家觉得呢?出于对昆仑仙山的崇拜,秦始皇派人去采药,
或许是走错了地方,也或许只是路过此地。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