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有时候自己一句无心的话,就会激起别人的敌意,一句伤人的话,让彼此的关系难以恢复如初,甚至一句太过炫耀的话,招来对方的嫉恨。
在与熟人相处时,我们总觉得彼此关系好,于是就放松了警惕,以为不管说什么都没关系。
如果存有这样的想法,往往到最后会让自己追悔莫及,因为越是最亲近的人越容易被你的言语所伤。
与熟人相处,一定要亲密有间,熟不逾矩。
请记得,以下4句话,请不要在熟人面说,切记!
看过这样一句话:
“现实生活中,那些真正会嫉妒你的人,不是陌生人,而是与你相熟的人。”
确实如此。
人性使然,越是熟悉的人看到你过得比自己好,心中越会产生嫉妒与不满,甚至有些人还会背地里使坏。
看过一个惨痛的真实例子。
在一个农庄里,一户人家的女儿考上了省里重点的大学,父亲非常高兴,觉得这是光耀门楣的大事。
不管遇到谁都会说到这件事,还夸奖自己的家庭教育优秀,才会培养出这么有出息的孩子。
就这样没多长时间,整个村庄都知道了这件事,有很多人给予祝福,但是有的熟人却心生妒忌。
他们隔壁的孩子也今年考试,但是考得一塌糊涂,听到别人考得那么好,看到自家孩子考得这么差,心里愤愤不平。
每每想起就难以平复心情,最终在山上看到优秀的女孩时,竟然情绪失控失手掐死了对方,真是让人心痛。
说实话,越是熟人越会心生妒忌,在自己想要分享喜悦、成就的时候,可以说自己“很幸运”而不是“我很厉害,你不如我”,用谦虚的态度淡化优越感。
真正的成就不需要向他人来证明,懂得低调才是成熟,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庄子·逍遥游》中写道: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这就是越俎代庖的来历,表面意思是厨师虽然不下厨,但是主祭的人不能超越权限而代行厨子的工作。
换言之,与人相处要有分寸、有尺度,与陌生人相处是如此,与熟悉的人在一起更要如此。
千万不要仗着彼此熟络、关系好,就可以没有丝毫顾虑地批评对方的家人和朋友,以为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初衷,到最后只会让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差。
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王与小李是好朋友、好同事,平日里两个人走得很近,不管心里有什么话彼此都会聊一聊。
有一次,小王听到小李说自己与婆婆关系不太好,她就开始指责小李的丈夫在中间不作为,也批评小李的婆婆故意为难她。
小李听完立即变脸,说自己老公也很不容易,自己与婆婆虽然偶有争执,但是对方平日也很关心自己。
仅仅因为这件事,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非常尴尬,再也无法回到最初的无话不说。
自己没有分寸地批评对方的家人、朋友,其实就是否定对方的判断与选择,对别人也是一种打击。
况且,自己不是事件的当事人,过分插手对方的事情,看似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实则是在伤害别人之间的关系。
俗话说: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做人要有诚信,一旦承诺了就要兑现,绝对不能出尔反尔,否则只会被人嫌弃。
与熟悉的人在一起更要如此,千万不要觉得彼此关系好,答应别人的事转头就忘,等到真正问起来的时候,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而是告诉对方自己做不到。
说实话,也是熟人之间的信任越是脆弱,尤其会体现在一些承诺的事上。
当一个人向你托付了一件事,你不假思索地满口答应一定能办到,那么对方就会没有怀疑地相信你。
结果却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是一时疏忽忘记了,带给对方的伤害就是巨大的,会认为你不靠谱、没诚信,渐渐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如果是陌生人来说,哪怕对方求了一件事,其实心里也没指望着你真正能做到,哪怕有了失望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对于熟人而言,正因为信任才会求助于你,听到你的承诺之后心里百分百会觉得事情已经稳妥,但是没想到最后换来的却是失望。
所以对于自己能办到的事情可以承诺且一定要兑现,对于自己没有能力或者没把握的事情,绝对不要轻易承诺,而是敢于拒绝。
否则最后自己帮不上忙,还会让人失望,只会让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坏。
心理学上有一个“疤痕效应”:
一个人过往的创伤经历会在心理留下永久印记,不管什么时候被触及都会引发强烈地情绪反应。
正因为如此,千万不要觉得彼此关系熟就肆无忌惮地拿别人的伤疤、短处开玩笑,以为这是一种活跃气氛的方式,实则只会带给别人痛苦。
我之前有一个同事就是这样的人。
有一次同事聚会,聊得正高兴的时候,他突然对身边另一个同事说:
“你还记得当年因为你一个失误被老板痛骂后大哭的样子吗?”
有些人听完之后哈哈大笑,但是这个同事却脸色苍白,因为那件事给他造成了巨大困扰,一度否定自己,用了很长时间才走出阴影。
说实话,拿别人的痛苦取乐,暴露的是自己的修养与无知,更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
千万不要以为彼此关系熟悉,随便拿别人的伤疤、短处开玩笑无所谓,其实就是对他人的一种伤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以及不愿提及的往事,真正高情商的人从来不会用这样的事情开玩笑,而是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
有句话说:
“智者先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愿我们在言语上多有智慧,都带着温度与分寸,既能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让自己活成社交关系中的聪明人。
-END-
图片来源摄图网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