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杀疯了!从靠五粮液,到全球每10块电池就有1块产自这里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小戎

大家好,小戎这篇文章主要分析:四川的宜宾是如何成为四川第二城的,宜宾的电池全球闻名,全球每10块电池就有1块产自宜宾,但宜宾的野心不止第二城。

以前聊四川,大家眼里只有成都“一家独大”,问起第二城,那真是“沉默是金”。

毕竟湖北有宜昌、陕西有榆林,四川总不能一直让成都“单打独斗”吧?

宜宾杀疯了!

直到宜宾站出来,用八年时间完成了一场堪称“开挂”的逆袭,直接把“四川第二城”的答案焊死在自己身上!

谁能想到,以前提起宜宾,大家第一反应是“哦,五粮液老家”,白酒年产值千亿,撑起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妥妥的“酒界顶流”。

但宜宾偏不躺平,看着不少中西部城市栽在“资源诅咒”里,它连夜开启“居安思危模式”。

2018年宜宾国资委突然宣布收购凯翼汽车,当时全网都在吐槽“这怕不是疯了”?毕竟宜宾的汽车产业基础约等于零,这步棋简直是“空手套白狼”。

结果八年后回头看,光一个造车资质就血赚,只能说宜宾这波“预判了时代的预判”,精准踩中了新能源的风口。

别人还在纠结“西南没车企、没市场”时,宜宾已经看透了本质:咱有全国一半以上的锂矿,还有0.35元/度的绿电,这可是动力电池的“天生buff”啊!

更绝的是它的招商姿势,“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搬产业园时村民都全力支持,毕竟谁不想家门口搞大事?

天时地利人和凑齐,宜宾直接开启“招商引资开挂模式”。

宁德时代、吉利这些行业大佬纷纷来打卡,127个动力电池项目扎堆落户,硬生生搞出了从生产到回收的完整产业链。

现在全球每10块动力电池就有1块产自宜宾,全国16%的产量都被它包揽,从“酒都”变身“动力电池之都”,只用了八年,这效率比开了二倍速还夸张!

更狠的是,宜宾还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变成了“自家主场”,连续办四年。

业内大佬扎堆来交流,相当于让全世界都知道“买电池,来宜宾”。

川渝的车企更不用说,成都吉利、重庆赛力斯都在用它家电池,宜宾直接撑起了西南新能源汽车的“半边天”。

赚了钱的宜宾没有飘,反而开启“产业套娃”模式:光伏产业两年做到300亿产值,储能产业园引进22个项目,中车、能建这些巨头都来捧场。

宜宾的壮大

最让人佩服的是宜宾的“人才局”,2017年搞大学城,当时大家都嘲笑“西部城市培养人才,纯属为他人作嫁衣”,毕竟人才“东南飞”是常态。

但宜宾偏不信邪,直接把川大、电子科大请过来开校区,还搞院士工作站,硬生生把“人才蓄水池”装满了。

现在好了,高校毕业生留宜就业连续四年增长,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搞高端产业,这波“反向操作”直接封神。

现在的宜宾,既有千亿白酒产业兜底,又有千亿动力电池撑腰,光伏、储能还在疯狂上分,颜值还高,入选了宜居城市和幸福感城市。

以前大家觉得高端制造只能靠东南沿海,年轻人只能“孔雀东南飞”,宜宾用实力打脸:西部城市照样能搞高科技,家乡照样能实现人生价值!

结语

不得不说,宜宾这波逆袭堪称“城市版草根创业记”,没有躺平吃老本,反而精准踩中每一个时代风口,敢想敢干还能沉下心搞基础。

这模式要是推广开来,以后西部城市说不定都能摆脱“省会独大”的剧本,各自发光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美食   宜宾   电池   全球   城市   动力电池   大佬   成都   模式   产业   人才   风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