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马50mm F1.2 DG DN Art 镜头评测——超大虚化,半价体验

适马50mm F1.2 DG DN Art镜头有两点瞬间吸引了注意:一是它具备极致的F1.2超大光圈,二是它的价格远低于其他品牌的同类镜头。这两个特点结合,要么会让人最终失望,要么会带来极大惊喜。

一、总体印象

这款适马50mm F1.2 DG DN Art有能力拍出多数镜头难以实现的画面效果。尽管售价不低,但相比其他能拍出同类效果的镜头,性价比优势显著。

1. 优势

- 具备F1.2超大光圈,虚化与弱光表现出色

- F1.2全开光圈下,分辨率与对比度仍保持高水平

- 功能丰富,满足专业需求

- 性价比高,价格远低于竞品

2. 不足

- 相较于同规格镜头已算轻便,但整体仍偏重

- 结合F1.2光圈来看体积已算小巧,但绝对体积仍偏大

- F1.2光圈下景深极浅,需精准控制对焦点位置

3. 适马50mm F1.2 DG DN Art核心参数速览

- 镜头类型:大光圈标准定焦镜头

- 适配机型:全画幅相机

- 滤镜接口:67mm规格(原文标注67mm,后文提及72mm,以核心参数速览为准)

- 对焦性能:最小对焦距离40cm

- 尺寸重量:直径81mm×长度108.8mm,重量745g

- 兼容卡口:索尼E卡口、L卡口

Sigma/适马50mm F1.2 DG DN 全幅大光圈 人像定焦 无反镜头 ¥8999 购买


二、适马50mm F1.2 DG DN Art——核心特性

从设计来看,这款镜头融入了大量新技术,其中不少继承自适马近年推出的其他Art系列镜头。你会立刻发现,对于F1.2这样的超大光圈镜头而言,它的体积比预期更小,重量也更轻。

无反相机镜头通常更小巧轻便,这正是摒弃单反相机反光镜箱带来的核心优势之一。而这款镜头将12组17片的光学结构,压缩进了重量745g、长度108.8mm、直径仅81mm的镜筒内。公平地说,拥有相同光圈的索尼FE 50mm F1.2 GM,仅比它略重、略粗;但佳能与尼康的同规格镜头,重量则明显更重。

适马表示,通过双HLA(高响应线性执行器)系统实现了体积控制——该系统由两个马达驱动两组镜片完成对焦;同时,光学结构中的4片非球面镜片,也对缩小体积起到了重要作用。规格中另一大亮点是光圈膜片:不仅最大光圈可达F1.2,还采用了13片叶片设计。这是适马首次在镜头中使用13片叶片光圈,足见设计师对这款“特色镜头”的重视。

当然,当光圈全开时,叶片数量并不影响成像——此时叶片边缘会退至光路之外;但一旦开始收缩光圈,就能感受到多叶片的优势:失焦光斑能保持圆形,不会产生干扰观感的不规则形状。镜头的最小光圈为F16,考虑到其超大的最大光圈,这一规格在情理之中;滤镜接口为72mm,尺寸同样适中。镜头未内置光学稳定系统——适马通常仅在长焦镜头上配备该功能,不过几乎所有与之兼容的相机,都拥有基于传感器的机身防抖系统,可弥补这一不足。

三、适马50mm F1.2 DG DN Art——做工与操控体验

这款适马50mm F1.2 DG DN Art延续了“适马Art系列镜头做工精良”的预期,外观也极具质感:哑光黑镜筒与控制环,在靠近卡口处过渡为亮面收窄设计。对焦环与光圈环不仅间距充足,且宽度差异明显,即便盲操也能轻松区分。

尽管与部分同规格镜头相比已算轻便,但安装在任何相机上,它仍会显著增加设备重量。笔者将L卡口版本与松下Lumix S1R搭配测试,两者平衡感良好,但整体重量偏重;笔者个人喜欢这种厚重感,但并非所有人都会青睐。若安装在重量更轻的松下Lumix S5II上,相机与镜头的重量相近,但镜头会让整套设备略呈“头重脚轻”——虽能察觉,但不会影响握持舒适度。

如今笔者已很少使用取景器,但发现手持相机远离面部拍摄时,镜头靠近卡口处的收窄设计能为手指提供额外握持点,十分舒适;相机贴眼拍摄时也是如此,这一纤细设计的手感极佳。手动光圈环以1/3档为间隔标注档位,刻度分布均匀;除手动光圈档位外,还设有“A(自动)”档,可通过相机机身控制光圈。

光圈环每调节1/3档,都会发出清晰的档位反馈声;若追求静音操作(如视频录制),可关闭档位反馈,实现顺滑旋转,既不会干扰音频录制,又能让光圈过渡更流畅。此外,镜头还配备光圈环锁定功能,可防止设置为“A”档时误切换至手动模式,反之亦然。

四、适马50mm F1.2 DG DN Art——自动对焦性能

镜筒侧面设有AF/MF(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切换开关,也可通过相机自身的对焦选项控制对焦模式。AF模式下无手动对焦离合装置,但MF模式下,按下相机的AF-On按键,可临时启动自动对焦。镜头还配备AF锁定(AF-Lock)按键,重新构图时可锁定对焦点,确保对焦位置不变。

手动对焦环的阻尼感调校极佳,且能与所测试相机的对焦刻度、对焦辅助工具完美协同。自动对焦速度同样出色,不会拖慢相机的拍摄节奏;笔者还发现,相机的所有对焦功能(如对焦距离限制、对焦过渡速度、对焦环自定义)均能与这款镜头兼容。

五、适马50mm F1.2 DG DN Art——成像表现

尽管笔者偏爱超大光圈,但基于经验与“大光圈镜头难出高分辨率”的认知,对F1.2这样的极端光圈镜头,并未抱过高期望。尽管过往常失望,但笔者仍保持乐观——偶尔会有镜头能突破局限,而这款适马50mm F1.2 DG DN Art正是其中之一。

(拍摄参数:DC-S1R相机,光圈F1.2,快门1/8000s,焦距50mm,感光度ISO100)

笔者对这款镜头全开光圈的表现十分满意:成像锐利动人,分辨率与对比度均处于高水平。

近距离拍摄时,必须精准控制对焦点位置,确保其恰好落在希望清晰呈现的区域。笔者推测,多数对焦失误源于用户操作,而非相机或镜头问题——即便被摄体仅在10英尺(约3米)外,F1.2光圈下的景深也极浅,对焦偏移会非常明显。

(拍摄参数:DC-S1R相机,光圈F1.2,快门1/5000s,焦距50mm,感光度ISO100)

但一旦对焦精准,成果会令人惊艳:用最大光圈拍摄的人像,即便被摄体在画面中占比不大,也能将视线直接引导至眼部;焦点向失焦区域的过渡,也极为柔和自然。仅需一张充分发挥其特性的精准对焦照片,就能证明它比F1.4或F1.8镜头更值得购买。

(拍摄参数:DC-S1R相机,光圈F1.2,快门1/320s,焦距50mm,感光度ISO2500)

这款镜头在F1.2光圈下表现已十分出色,而收缩光圈后(直至F5.6-F8的最佳光圈区间),成像会进一步提升。此时,画面角落约1档的明显暗角会自行消失,无需依赖Photoshop/Lightroom中的内置配置文件自动校正。高对比度边缘可能出现的绿/蓝色边,也会随光圈收缩逐渐消失,F2.8时基本完全消除,且即便在F1.2时,色边也并不明显。

(拍摄参数:DC-S1R相机,光圈F1.2,快门1/3200s,焦距50mm,感光度ISO100)

对于追求戏剧化效果的视频创作者而言,这款镜头的抗眩光能力可能会让他们略感失望——即便画面纳入阳光,也极难拍出眩光;若需营造朦胧感,可能需要使用雾镜或低对比度滤镜,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镜头镜片镀膜的卓越性能,成像纯净度极高。

(拍摄参数:DC-S1R相机,光圈F10,快门1/160s,焦距50mm,感光度ISO100)

Sigma/适马50mm F2 DG DN 全画幅 大光圈 人像扫街 微单相机镜头 ¥4499 购买


六、适马50mm F1.2 DG DN Art——评测总结

这款镜头的使用体验极佳:握持舒适,功能布局合理,且具备所有专业用户预期的功能;但真正让它脱颖而出、值得购买的,是其卓越的成像成果。你或许不会时刻需要F1.2光圈——不使用时,它仍是一款“具备极致锐度与分辨率”的50mm定焦镜头;而当你需要F1.2时,只要加倍留意对焦点位置,就能收获惊喜与赞叹。那些认为“新设备无法让照片更有趣”的人,显然从未用过这类特色镜头。#头条活动市集##万能生活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数码   半价   镜头   光圈   相机   卡口   重量   笔者   感光度   焦距   叶片   滤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