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约13亿,致我国传奇船企破产!昔日“挪威船王”得到报应了吗?

大连造船的牌子,在中国人心里分量极重。这里被称作“海军舰艇的摇篮”。

可2019年,八个平台没能交付,13亿定金灰飞烟灭,大船海工轰然倒下。背后推手正是挪威“船王”。

他靠毁约全身而退,却没想到自己的帝国也在同一时间土崩瓦解。

一纸毁约,13亿灰飞烟灭

2013年前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旗下的大船海工,和挪威钻井巨头Seadrill签下一份重量级合同。

合同内容是建造8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型号是F&G JU2000E,每一座能在122米水深作业,最大钻井深度9150米。合同金额高达18.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30亿元。付款方式是尾重式,大部分资金压在交付环节。

项目落地,大船海工全力开工。平台逐步完工,有的已停靠在岸边等待交付。可资金链问题开始显现。Seadrill在账面上,只交了1亿美元订金,连合同价的10%都不到。

观察者网披露,定金约13亿元人民币,数额虽大,却远远不足以覆盖造船过程中的材料和人工。账上空洞越拉越大。

2019年2月和4月,Seadrill先后宣布终止“West Dione”和“West Mimas”两座平台建造合同,理由写得冷冰冰:延期交付、大船海工进入重整。

到了2019年6月30日8座平台订单被彻底撤销。买方翻脸不认账,提出仲裁申请,要求退还全部已付款和利息,并附加索赔。

大船海工被推到资金断裂的悬崖边。

平台建到一半,停靠在码头,闲置在风雨里。手里的订单原本是全球海工市场的“明星合同”,到头来变成了烂尾项目。国内业内人士清楚,这一纸毁约,就是压垮公司的最后稻草。

平台没有出海,企业率先沉没。当年业内评论一句话:买方毁约,卖方背债。在市场低迷和国际博弈的双重压力下,大船海工资金链断裂,不得不走向法律重整。故事很快进入下一个节点。

造船传奇跌倒在法院门口,接下来要看司法程序如何托住这家企业的命。

摇篮轰然,船企破产重整

2019年1月23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大船海工重整申请,并指定北京京都(大连)律师事务所为管理人。

法院查明:欠付劳务费795万4764.96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净资产为-19.21亿元。这些具体数字写在裁定书里,标志着中国第一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大型国有船企出现了。

船台上停着巨大的钢铁身影,岸边工人停工,等待结局。2019年4月,为稳定资产,大连方面成立北京国海海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接管闲置平台,把高昂的维护成本收入管控体系。这是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损失,把平台留在手里,等待市场机会。

重整过程持续两年。2021年6月30日,大连中院下达最终裁定,批准大船海工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这份计划细节写得很细:

申报并确认债权总额64848.45万元

普通债权2.504342亿元,其中70万元现金清偿2.497342亿元转为合伙份额,折算股权931.15万元转股清偿率25.06%职工债权1.738573亿元,分六年和七年末两期全额清偿;

共益债务2.24193亿元,全额清偿;

安排第六年对土地、厂房、设备等非流动资产对应股权的有条件回购。

这些条款让债权人、员工、供应商都看到了回收路径。企业虽然大幅瘦身,但留下了存续框架。被誉为“海军舰艇摇篮”的大船海工,从此退出主力舞台,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来。

国有船企即便遭受重创,也通过法院重整、国有平台托底,维持产业链稳定。平台没能交给“船王”,却被纳入国内资产盘活通道,留住了钢铁与人心。

企业有了出路,可合同另一方,那个高调的挪威“船王”,又走到了怎样的下场?

船王落魄,谁才是赢家?

被称为“挪威船王”的,是约翰·弗雷德里克森。他通过Seadrill,在200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拥有者。合同金额动辄数十亿美元,业内传说他“点头就能决定一家船厂的生死”。

可辉煌背后是债务堆高。Seadrill依靠高杠杆扩张,在油价下行和市场低迷时,陷入泥潭。2018年,Seadrill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债务重组规模超过百亿美元。

一边是毁约中国船厂的冷酷操作,一边是自身债务压顶的现实。到了2020年代,这位“船王”在挪威媒体的报道里,已经成了“落魄船王”。

有关报道用一句话点破讽刺:他用13亿,把中国的传奇船企逼上破产路;可他自己,也没能躲过资本市场的报应。Seadrill市值大幅缩水,资产被债权人瓜分。这种前后呼应,构成国际博弈中的另一种循环。

站在中国视角,这场交锋揭示了一个规律:西方资本在高峰时“收割”,在低谷时“毁约”,最终却也被自己的激进扩张吞噬

大船海工付出了惨痛代价,但通过重整与国资托底,保留了技术与产业能力。挪威船王则在光环散去后,留下一个烂摊子。

钢铁平台静静停靠在大连港口,那是合同的遗产,也是教训的实物。挪威“船王”的名字还会在国际金融新闻里出现,可他已无法左右中国船厂的未来。因为这片土地的企业,学会了在挫折中完成再生。

平台会再次出海,故事会继续写下去,但主动权已回到我们自己手里。

参考资料:

Seadrill撤销大船海工最后2座钻井平台订单.船海装备网.2019-08-26

大船海工重整!.海事服务网2019-02-01

中国重工:大连中院裁定批准大船海工重整计划.国际船舶网.2021-07-06 10:36:00

挪威船王用13亿,使我国“海军舰艇的摇篮”大船海工破产.观察者网.2023-01-24 19:2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7

标签:财经   挪威   船王   报应   昔日   我国   传奇   大船   平台   大连   合同   中国   摇篮   船厂   舰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