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彭博社21日报道,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下一轮美中会谈可能讨论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问题。
而这个所谓的“石油问题”,其实还要追溯到7月中旬特朗普政府宣布:
若俄乌冲突在50天内未达成停火,美国将对俄罗斯商品征收100%惩罚性关税,并对所有购买俄油的国家实施“次级关税”打击。
而对于贝森特的发言,中方也是在24小时内做出了回应。
7月15日前后,特朗普政府的实际政策动议是:若俄乌在50天内未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直接征收100%的关税,并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 “次级关税”。
不是因为美国对俄罗斯的强硬令人意外,而是这项政策的覆盖面、波及性、执行代价都太大了。
100%关税不仅打击俄商品出口,还对所有继续买俄油的国家有不小的影响。
以中国为例,2024年中国进口的俄油占俄出口总量的33%,而且68%的结算已经转向人民币。
再看印度,俄油占其进口总量25%,几乎是印度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如果真如特朗普所言,印方只能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油价暴涨、国内通胀飙升;要么和美国撕破脸。
政策公布后一周,全球原油期货价格非但没涨,反而小幅回落。
特朗普的 “最后通牒” 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俄罗斯出口的所有商品(包括石油)征收100% 的惩罚性关税,二是对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 “次级关税”。
后者的具体操作模式尚未完全明确,但白宫官员透露其税率可能同样高达 100%,甚至更高。
这一政策被美国媒体称为 “革命性手段”,旨在通过 “连坐式制裁” 迫使全球能源市场与俄罗斯脱钩。
而对于当下的俄罗斯而言,美元结算早已被逐步替代。
虽然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占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2024年通过石油、天然气出口获得约2824 亿美元。
不过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公开表示 “俄罗斯对此无所谓”,并强调俄已适应西方制裁,能源出口可通过非美元结算、易货贸易等方式维持。
再者,美国自己也在向印度出口大量页岩油,一旦关税真的落地,印度势必反弹,美国页岩油出口链条也将被砸烂。
结果当地时间7月21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放话称,下一轮美中会谈可能讨论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问题。
话音刚落,中国外交部当即划出红线,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外媒记者:
在关税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作用。
通过对话沟通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面对威胁,三国并未陷入慌乱,反而在加速彼此之间的协调。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2025 年该项目持续推进。
中国作为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国,正加速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就在今年5月,中俄双方完成 “西伯利亚力量-2” 可行性研究,进入合同条款拟定阶段。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于5月9日称,两国领导人已指示加快推进该项目。
而7月印度方面透露,俄罗斯石油公司拟在印度投资200亿美元,将在石油生产、炼化及石油相关产品贸易方面展开合作。
作为金砖国家框架下的合作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三方之间的合作一直在升级。
特朗普此举虽然在共和党选民中获得一定掌声,但在美国国内,反对声音却越来越大。
美国商会警告称,对能源买家加税将引发连锁反应,包括WTO诉讼、盟友反感、能源出口链中断等问题。
而页岩油企业已经开始私下游说国会,要求搁置“高关税政策”。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在接受采访时含蓄表示,“此类政策应由政府与国会协调,而非仓促执行”,暗示特朗普团队未与立法部门充分沟通。
从历史经验来看,特朗普也并非第一次“扔核按钮”。
早在2020年,他就曾威胁对欧盟汽车加征100%关税,结果遭遇强烈反制,被迫作罢。
这次对俄制裁是否会重蹈覆辙?
其实,从市场走势、国际反应、美国内部分歧可以看出,这更像是一次高强度的“筹码堆叠”。
但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态度更加坚决。
历史告诉我们,极限施压往往不会带来理性退让,而是激发新的对抗结构。
文/编辑:财迷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