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咨询机构GlobalData公布的数据震动整个时尚界:
Shein以1.53%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越ZARA、H&M和优衣库,成为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全球第三大时尚零售商。
而在2022年,这家中国公司的销售额已首次超过快时尚鼻祖ZARA。
数字背后,是一场持续十余年的供应链革命。
从广州郊区的小作坊到湖北的现代化工厂,从面料实验室到智能仓储,Shein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构中国服装制造业的生态。
王盛的创业故事,是中国千万服装厂老板的缩影。
2004年第一次创业,一年倒闭;2007年第二次尝试,再做自有品牌,依然失败。
直到2021年,他成为Shein大码女装供应商,命运才迎来转机。
“小单快反”,这四个字改变了王盛们的生存方式。
首单测试款只生产一两百件,根据销售情况决定是否追加,生产周期压缩到7到15天。
这套模式将供应商的库存率控制在低个位数,而行业平均水平高达30%。
“以前做外贸,像在黑暗中摸索。现在根据系统提示生产,不再担心生产出来的衣服卖不出去。”王盛说。
与Shein合作不到两年,他的工厂订单量扩大近7倍,在湖北、江西等地开设了10家工厂。
数字化系统解决了传统服装工厂的管理痛点。
一位曾每月“东货西送”七八次的供应商回忆,Shein员工直接驻厂培训,从系统使用到半成品摆放位置,事无巨细。
一套流程捋顺后,货物缺漏问题彻底消失。
更深入的改造来自Shein的工厂扩建项目。
一本261页的《标准手册》写明所有装修要求,精益生产专家在每家工厂投入至少50小时。
一位瑜伽服工厂主坦言,改造前客户不相信他的厂房能生产高端货,改造后问题迎刃而解。
2023年,Shein宣布5年投入5亿元赋能供应商。
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投入超6000万元,帮助超200家工厂、超52万平方米厂房升级改造,近3.3万人受益。
项明是这场革命的幕后英雄。
作为Shein设备工具研究部负责人,他和团队的最新成果是一款特殊形状的缝纫机压脚,用于装钉礼服裙上的装饰辅料。
“传统方法是工人一针一线手工钉制,效率低下。新压脚让缝纫机代替人手,效率提升7倍。”项明说。
类似的创新工具,Shein已累计开发170多种。
2023年成立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以来,已向供应商交付近6000件创新工具,平均提升相关工序效率80%。
装拉链的“A级工序”因操作复杂,一直是行业难题。
项明团队研发的装拉链模板,使这道工序时间缩短50%,普通工人也能轻松完成,降低了对技术工的依赖。
佛山领缝相关负责人黄洁华亲历了这场工具革命。
在合作研发全自动开袋机时,面料弹性带来的折边问题一度困扰团队。
Shein技术人员与领缝共同攻关,最终让设备真正在工厂落地。
“设备商关注整机,对细节不敏感;传统品牌反应迟钝;工厂有需求但缺乏研发能力。Shein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项明道出了创新的关键。
在产业的更上游,一场绿色革命正在发生。
陈信,纺织技术研究负责人,在行业耕耘40年。
他研究的第一个项目是冷转印的活性墨水,这项技术彻底改变了牛仔布的生产工艺。
传统水洗牛仔需要手工喷色,使用高锰酸钾等化学药剂脱色,再大量水洗。
车缝工人必须佩戴口罩作业,操作台面和工人手上全是掉色的染料。
冷转印技术使这一切成为历史。
数码喷涂无色差,无需化学品,大幅减少水资源消耗。
2024年,Shein采用该工艺生产约38万件牛仔服装,相当于节水超1万吨。
2019年以来,陈信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纺织技术创新团队,成员包括双博士学位、博士后背景的专业人才。
他们与东华大学的合作,催生了更具突破性的“中聚体”再生涤纶技术。
传统涤纶再生方法各有局限:物理法工艺流程短但回收范围有限,化学法回收范围广但成本极高。
“中聚体”技术综合两者优势,可将废旧瓶片、工业废丝等回收成化纤长丝。
“当回收范围扩大,原料采购就更灵活,技术就能更大范围落地,形成正向循环。”陈信解释说。
Shein计划在2030年实现31%再生纤维替代的目标。
这场变革的影响,早已超越服装行业本身。
Shein“小单快反”的模式意味着海量SKU、单款数量少、周转快。
传统仓库的存储密度与运输效率成反比,这在国际时尚行业是一个全新挑战。
与货运合作伙伴双方共同探索出的柔性仓储方案,将货架改为智能立体式仓库,提升仓储面积40%-50%。
把大托盘换成小周转箱;让上千台机器人根据需求自由增减。
“四年更新五版,项目交期从90天缩短至60天。”海柔创新副总裁刘敬涛说,与Shein的合作经验已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柔性能力正在产生乘法效应。
一家欧洲连锁服装品牌希望提高仓储效率,海柔借助Shein项目经验,将存储效率提高50%、拣选效率提高60%。
另一家海外零售巨头需要上百台设备同场调度,海柔的柔性方案再次奏效。
刘敬涛坦言:“外国客户非常关注方案是否经历过超大规模项目验证。Shein的成功案例是最好的背书。”
在广东肇庆,Shein投资35亿元建设的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将于2025年底竣工,预计创造2万多个就业机会。
广州增城的湾区供应链项目三期总投资达百亿元,达产后预计年出口额超千亿元。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评价,Shein已不仅是时尚品牌或电商企业,而是服装产业链的“链主企业”。
从原材料创新到生产工具革命,从智能仓储到绿色制造,Shein通过技术和理念的升级重塑整个产业生态。
每个参与方都变得更高效、更数智、更绿色,这条路径几乎是不可复制的。
如果说中国服装制造业曾是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那Shein的出现确实造就了一片生生不息的绿洲。
它不仅链接起产业链条里的各个参与方,更重要的是,它让中国服装制造在全球竞争中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韧性和竞争力。
在王盛的工厂里,工人们不再为找不到货物而四处翻找,不再为复杂的工序而发愁,不再为手上的染料而困扰。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汇聚成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磅礴力量。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