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惊人的业绩报告,让北方稀土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焦点。这家全球最大的稀土企业集团,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600%,展现出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统治力。
2025年8月26日晚间,北方稀土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66亿元,同比增长45.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51.52%;更令人惊讶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97亿元,同比增长5644.93%。
这家全球最大的稀土企业集团,正在以惊人的业绩证明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统治力。据瑞银证券最新发布的会议纪要,中国不仅贡献全球60-70%的稀土矿产量,更关键的是在精炼分离环节占据全球约90% 的产能,且技术领先海外至少20年。
01 业绩爆发,稀土龙头创历史纪录
北方稀土的业绩增长堪称惊人。仔细分析其2025年第一季报,就已经显示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92.87亿元,同比增长61.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727.3%。
更亮眼的是,公司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371万元,跃升至4.3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1623%。这意味着北方稀土不仅实现了收入增长,更重要的是盈利能力的质的飞跃。
公司也将这一强劲增长势头延续到了下半年。从半年报数据看,北方稀土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25亿元,同比激增1251.81%,显示出主营业务回款能力与运营效率的大幅改善。
02 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倍增
北方稀土的业绩爆发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销量增加和产品涨价。
报告期内,公司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稀土金属产品及稀土功能材料产量均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稀土金属产品产量同比增28.10%,稀土功能材料产量同比增长16.65%。
在产品销售方面,公司通过深化营销模式创新,主要产品产销量实现不同幅度增长。稀土镧铈产品、稀土镨钕产品销量分别创历史新高,稀土金属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2.33%,稀土功能材料销量同比增长17.93%。
另一方面,稀土价格的稳步上涨也为公司业绩提供了强劲动力。北方稀土表示,利润大增主要系公司以镨钕产品为代表的主要稀土产品一季度均价同比升高,原料成本同比降低,毛利同比增加。
03 全球霸主,中国稀土的主导地位
瑞银证券9月11日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国稀土专家会议纪要》指出,中国在稀土储量、精炼环节的全球主导地位短期难以撼动。
从供应链全环节看,中国在稀土的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上游采矿,更体现在核心的精炼分离环节所形成的“护城河”。成本端优势同样显著:中国精炼分离成本仅为海外同行的1/3,这种“技术+成本”双壁垒,使得全球稀土供应高度依赖中国。
海外稀土项目试图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但面临成本高、规模有限、环保压力大等多重挑战,短期难撼中国地位。
以美国MP Materials为例,虽为美国战略级项目,但其精炼分离成本比中国高至少40%,当前实际规模仅1000吨,远低于1万吨目标,且高度依赖政府补贴,专家预测未来5年难实现盈利。
04 需求驱动,新兴领域成为增长引擎
稀土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三大领域:电动车、风电和机器人。
每辆电动车牵引电机需消耗 3.5公斤钕镨(NdPr),而每台风机需600公斤钕铁硼(NdFeB)永磁体。人形机器人、低空航空作为新兴领域,对稀土永磁的需求正快速释放。
专家预测,钕镨氧化物(NdPr oxide)到2028年将维持在60万-70万元/吨(约80-95美元/公斤);而重稀土表现更强劲,镝(Dysprosium)价格约330美元/公斤,铽(Terbium)达1000美元/公斤,上行势头显著。
北方稀土也在加快推进多个重点项目建设。新一代稀土绿色采选冶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已进入产线联动调试收尾阶段,二期开工建设;华星稀土8000吨、甘肃稀土12000吨金属项目已完工并逐步投产。
05 政策加持,稀土战略价值凸显
2025年以来,中国对稀土行业的管控进一步加强。根据稀土专家交流信息,2025年政策强调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的总量控制,不仅调控国内开采,还将进口和其他来源的矿产纳入管理。
政策执行与管理重点包括溯源管理、产量控制、数据监督及环保升级。溯源管理要求追踪企业生产源头数据,明确企业生产数量及来源;产量控制设定年度计划产量,超产将面临罚款、停产等强制措施。
这些政策举措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对稀土资源的控制力。2025年将进口矿(如独居石等)纳入总量控制指标,强化国内资源自给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06 未来展望,稀土行业何去何从
随着稀土在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北方稀土计划2025年实现稀土功能材料产量增长25%,进一步巩固全球稀土龙头地位。
瑞银专家认为,长期来看稀土价格将保持稳中有升。结构性需求驱动下,稀土价格有望保持稳步上涨趋势。
在稀土供应受限的背景下,回收产业正成为重要补充。中国正快速构建稀土“闭环回收体系”,当前已占据全球60% 的稀土回收量,回收率达90-95%,主要来源包括电动车电机、风电叶片、电子废弃物。
专家预测,到2028年,回收稀土有望满足全球约35%的供应需求,有效缓解原生矿压力。
海外企业试图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但面临成本高、规模有限、环保压力大等多重挑战。
瑞银专家指出,美国MP Materials精炼分离成本比中国高至少40%,当前实际规模仅1000吨,远低于1万吨目标,且高度依赖政府补贴。
相反,中国稀土回收全球占比已达60%,回收率达90-95%。到2028年,回收稀土有望满足全球约35%的供应需求,这条“闭环回收体系”正在成为中国稀土霸主地位的新支柱。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