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痛批政府“令人作呕”,特朗普要终止合同,现为何主动握手

前言

9月21日,特朗普与马斯克在查理·柯克追悼会上握手言欢,相谈甚欢。

就在4个月前,两人还因政策分歧互相攻击,马斯克痛批特朗普政府"令人作呕",特朗普反击称要终止SpaceX合同

两人为何突然握手言和?这次和解藏着什么计算

作者-阳

4个月恩怨一握手,追悼会变和解秀

握手的时机很有讲究,9月21日晚,查理·柯克追悼会现场,特朗普主动走向马斯克,伸出右手。

两人握手的瞬间被多家媒体捕捉,CNN和《华盛顿邮报》的镜头都对准了这一刻。时间不长,但足够传递信号,马斯克随后在社交平台发布合影,配文只有两个字"献给查理"简短,却意味深长。

当晚特朗普接受采访时笑容满面,"马斯克主动过来打招呼,我们聊得不错。"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仿佛4个月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过。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场和解的背后绝非偶然。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57%的美国选民认为科技巨头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力史无前例,这个数字背后,是公众对政商关系的高度关注,每一次握手,每一个眼神,都可能牵动市场神经。特斯拉股价在和解消息传出后的24小时内上涨了3.2%

资本从来不会说谎,它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这次和解的认可,细看这场握手的时机选择,追悼会这个场合既庄重又私密,既有媒体关注又不显得刻意。

更重要的是,查理·柯克生前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也是连接政商两界的重要人物,在他的追悼会上和解,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为双方提供了一个体面的台阶,说到底,这场看似自然的握手,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

昔日盟友为何反目,一纸政策让友谊翻船

要理解这次和解,得先搞清楚两人是怎么闹掰的,回到今年5月30日,马斯克刚刚结束政府效率部负责人的任期,那时候表面上还是"惜别",特朗普甚至专门召开记者会为马斯克送行。可内行人都看得出来,两人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了。

矛盾的根源,说穿了就是利益冲突,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期间,主张大刀阔斧地削减政府开支,裁撤冗余人员,这种企业家的效率思维,在华盛顿的政治生态中水土不服。传统政客们对这位"外来户"的改革方案颇有微词。

真正的导火索是春季贸易政策调整。4月份,政府宣布"对等关税",马斯克亲赴白宫游说,希望降低关税保护科技创新,被拒绝后,马斯克在社交平台直接点名彼得·纳瓦罗,指责其政策"损害美国创新"。

纳瓦罗当然不是吃素的,立即反击称马斯克"什么都不懂",两人的口水战迅速升级,从政策争议演变成人身攻击。特朗普虽然没有直接下场,但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更要命的是7月初通过的"大而美法案",这个法案取消了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能源的税收优惠,直接砍掉了特斯拉的政策红利,马斯克当时气得不轻,连发数十条推文,骂这个政策是"恶心的怪物"。

特朗普也没惯着他,直接回怼说马斯克丢了补贴才"瞎跳脚",还放狠话要终止政府给SpaceX的合同,这就像两个孩子吵架,越吵越凶,谁也不让谁。

最激烈的时候,马斯克甚至翻出爱泼斯坦的旧账,暗示特朗普与此事有关。

这就不是政策分歧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攻击对方的人品。特朗普被逼得专门出来辟谣,可见当时关系有多僵。

握手背后的精明算盘,面子和里子都要

吵归吵,真要彻底撕破脸,两人都犯怵,就像美国对中国态度再强硬,也不敢把稀土关税从20%直接涨到104%一样,都是因为"刚需"摆在那儿,特朗普很快发现,想跟马斯克彻底切割,根本不现实。

先说SpaceX,美国2023年90%的太空发射都靠它,成本还比其他公司低一大截,"龙"飞船更是美国目前唯一能送宇航员上国际空间站的工具,要是马斯克真赌气不让用,美国宇航员就得去求俄罗斯搭便车,这脸可就丢大了。

更别说SpaceX手握59亿美元的国家安全发射合同,"星链"卫星在俄乌冲突中还帮了美军不少忙,特朗普再硬气,也不能拿美国的航天和国家安全开玩笑。

马斯克那边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特斯拉看着家大业大,但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一直是重要助力。补贴一砍,消费者买电动车的意愿明显下降,特斯拉股价在政策宣布后跌了一大截,股东们天天找他麻烦。

SpaceX虽然厉害,但NASA的合同占了公司年收入的近一成,真被特朗普找茬终止合同,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他之前还折腾着成立"美国党",嘴上说要参加中期选举,可明眼人都知道,没有政府层面的支持,这事儿根本成不了气候,所以琢磨来琢磨去,跟特朗普缓和关系,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查理·柯克的追悼会,刚好给了两人一个完美的台阶,在这么一个肃穆的场合和解,既显得两人顾全大局,不会让人觉得是故意炒作,又能顺理成章地把之前的矛盾翻篇。

特朗普说"马斯克主动过来打招呼",是给马斯克面子,马斯克发合影配文"献给查理",是把和解的原因归到纪念逝者身上,不显得太刻意,两人这波操作,算是把"体面"两字玩明白了。

这场和解藏着什么规律,钱和权的游戏永不落幕

说到底,这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根本不是因为私人感情有多好,而是利益重新绑在了一起,就像美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和药品,特朗普也离不开马斯克的科技帝国。

不管是航天领域的SpaceX,还是新能源领域的特斯拉,都是特朗普推行政策、巩固支持率的重要助力,马斯克同样离不开特朗普背后的政府资源,补贴、合同、政策倾斜,哪一样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两人之前吵得再凶,也没敢真的断了联系,因为都知道,一旦彻底闹掰,大家都得吃亏,彭博社分析师指出,两人虽因利益分歧多次公开争执,但在关键时刻依然选择握手言和,这种模式,其实在美国政商圈子里屡见不鲜。

看看欧洲的情况就知道了,欧盟2025年科技监管法案通过率为87%,显著高于美国的54%,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对科技企业政治影响力的限制更为严格,相比之下,美国的政商关系显得更加"灵活",也更容易出现这种戏剧性的冲突与和解。

现在两人看似和好了,但之前的矛盾根子其实还在,电动车补贴没恢复,SpaceX的合同审查也没完全结束,马斯克的"美国党"还在那儿杵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暂时放下分歧,毕竟合作才能共赢。

麦肯锡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政商关系稳定性每提升10%,相关企业市值平均上涨8.3%,华尔街普遍预期,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双方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以后这两人会不会再吵起来?大概率会,但只要彼此还有利用价值,就总有"相逢一笑"的那天。

在美国的政商圈子里,从来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特朗普拍在马斯克后背上的那一下,拍的不是友情,是现实,马斯克发的那张合影,纪念的不是查理·柯克,是利益,这场看似温情的和解,说到底,就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而已。

结语

政商和解从来不是情感修复,而是利益重新分配的结果。表面的握手背后,是更精密的利益计算。

随着科技企业政治影响力持续上升,类似的冲突与和解还会反复上演,关键在于把握利益平衡点。

你认为这种政商关系模式健康吗?在权力与资本的较量中,普通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科技   令人作呕   主动   合同   政府   美国   政商   特斯拉   政策   利益   追悼会   关系   分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