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亚洲》发布的新闻报道称,对于光刻机产业,中国短期的策略依然还是以“囤积”进口设备为主。为了规避进一步制裁所带来的风险,中国企业在2024年从ASML采购了大约89.2亿欧元的制造设备,其占据了ASML系统销售额的41%,是ASML全年最大的客户订单。
美国投资银行的半导体分析师Charles Shi对《日经亚洲》媒体表示:中国显然正在努力开发属于自己的自研光刻技术,但是这需要很长时间,而中国企业手中所持有的大量ASML设备库存,为中国开发自主光刻机产品赢得了时间。
对于中国企业在囤积ASML进口设备这件事,早在2023年的时候就已经有行业学者披露了出来。
荷兰半导体观察者马克·海金克,曾经就中美两国的芯片技术战问题采访了ASML创始人和现任管理层,并于2023年将他采访获得的信息以实体媒介的方式发表了出来。
海金克在其个人作品中表示:
中国的光刻机产业一直处于慢步发展的过程中,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国际上面已经有非常成熟并且价格合适的光刻机产品。芯片产业又是一个全球化分工的行业,中国企业去购买进口的光刻机使用,从产业的角度来说这是正确的做法。毕竟研发国产光刻机的风险大、投入高,实在是不划算。
但是在美国针对中国企业实行技术制裁之后,这个全球化的体系平衡被打破,中国无法顺利的获得进口设备,从而导致了中国产业链在前端设备上被美国卡脖子。
再加上中国的自主光刻机又过于落后,根本无法填补这个设备缺口,这让中国的芯片企业真正意识到了自主技术的重要性,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芯片供应的问题。
美国最开始只是不允许ASML向中国出售EUV光刻机,但是浸润式的DUV设备还可以正常出口给中国,这给了中国企业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国家的推动下,中国企业与ASML签订了巨额采购合同,大批量的从ASML进口未被美国封锁的光刻机和相关耗材。这些采购的设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芯片短缺的情况,并且还可以给中国开发自主的制造设备创造窗口期,将美国制裁的风险降到最低。
2023年,中国国产的7nm芯片突然在消费市场上面出现。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依然还在大批量的从ASML手里订购产品,这引起了美国的重点关注。
在意识到中国企业的意图之后,美国再次对荷兰政府施压,撤销了ASML对华出口的许可证,紧急拦截了所有未交付给中国企业的材料设备。
根据国际半导体协会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光刻机占据了全球芯片制造设备支出的25%,是所有设备中较为核心的产品,也是最前端的制造设备。
在美国制裁中国的这段时间内,逻辑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存储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已经在多个环节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中微半导体、盛美半导体、北方华创等本土设备企业,已经在刻蚀、测量、沉积、化学抛光等工艺设备上面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将国产的芯片供应链进行全国产化发展,是目前中国芯片产业最为重要的目标。
一名日本芯片供应商的高管对《日经亚洲》表示,如果中国设备企业取得长久的技术突破,这将会给国际范围内的非中国供应商带来巨大压力。美国的出口管制,给中国芯片企业创造了一个强制性的黄金时代,几乎所有的中国芯片制造商都在转型使用国产设备,这将会给那些进口的设备供应商带来经济上面的冲击。
ASML现任CEO克里斯托夫·富凯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警告称:美国的出口限制,不仅会削弱ASML的主导地位,还会进一步促进中国自立自强,这将会颠覆数十年以来的芯片全球化体系。
中国已经在研发更加先进的光刻设备,虽然中国现在拿出来的产品与ASML的技术差距巨大,但是富凯表示,无论设置多少障碍,中国企业最终都会想办法去突破。你试图阻止的人或者是企业,都会加倍努力的以求成功。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