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赢麻了,票房300倍逆袭,朱时茂百万投资可挣了不少

《戏台》正在点映,本来打算7月17日上映的,但是因为预售票房惨淡,原本15%的排片场次硬生生被削减到5%,还被有些影城排到晚上10点之后,面对艺术和金钱的追求,商人肯定会选择后者,毕竟还有家庭要养,最后宣布正式上映时间是7月25日。


截止7月20日15时47分,预售总票房突破了4000万,截至7月21日,点映票房和预售票房总达4380万元,还记得《戏台》首日预售票房是14.3万元,如今整整翻了300倍,可以说腾云驾雾式的逆袭了,还记得陈佩斯在被朱时茂安慰的时候,脸上失落的表情仍旧依稀可见,如今,怕是嘴都合不上了。

这部电影险些胎死腹中


《戏台》这部剧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戏班,然而它自身的经历,比戏里还要曲折,这个项目筹备了七八年,投资高达一个亿,期间因投资方跑路、资金链断裂,甚至前后五次陷入停摆。


在许多人看来,一个71岁、离开电影圈二十多年的老人,重归影坛搞电影,这本身就让人觉得不太靠谱,然而,陈佩斯却坚信不疑,别人不投资,他就亲自出资,甚至资金不足时,他一狠心,将自己位于北京四环的房产抵押了出去,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赌上了他半辈子的积蓄和一生的名誉。

令人感动的是,在陈佩斯最艰难的时刻,老友朱时茂毫不犹豫地带着几百万资金前来相助,而这份深厚的友情,在首映礼上令人动容,朱时茂,一个铮铮男子汉在台下哭得泪流满面。他说,他并非为电影中的人物而哭,而是心疼陈佩斯,担心这位老友折腾了大半辈子,最终再遭失败。


甚至一旁的蔡明也多次哽咽,感慨在这个时代,为了一份纯粹的艺术理想,竟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朋友的热泪与市场的冷漠,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

一场三百倍的豪赌竟告捷


奇迹,有时降临得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一开始电影延期至7月25日上映,然而没过几天,形势骤变,到了20号,电影的预售票房突破四千万,甚至到21号,点映加预售的总票房达到四千三百八十万。


从最初的十四万到这一数字,涨幅超过三百倍,陈佩斯脸上的表情,也由最初的沮丧,转变为孩子般拿到糖果的惊喜。

甚至电影的口碑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电影点映评分高达9.6,这在当今电影市场堪称传奇,影院的上座率也从最初的稀稀拉拉两三成,迅速攀升至八九成满,而来看电影的观众,既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也有七十多岁的老人。


起初,许多人可能是冲着“陈佩斯”这个名字,怀揣一份童年的小品情怀而来,但情怀只能引人入门,唯有真正的佳作,才能让人心甘情愿地再次购票,甚至再三购票,甚至一位退休的老工人,看完一遍后,又带着孙子去二刷。

他说,这部电影让他回忆起许多往事,一部民国戏,能让祖孙两代人看得津津有味,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让人笑岔了气,再刺你一刀,这才是好戏


《戏台》究竟好在何处?它的妙处在于,不把观众当傻子,台上的方寸之地,演绎的是他人的悲欢离合;而台下的一生,谁又不是在戏中摸爬滚打?

陈佩斯将一个戏班班主演绎得活灵活现,嬉笑怒骂间,每个细节都充满戏味,你看着他插科打诨,从头笑到尾,但笑着笑着,心中某处突然被触动,感到一丝酸楚,一丝疼痛。


这或许正是喜剧演员老去后才能达到的境界。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逗乐,而是希望将人生的苦涩与无奈,融入笑声之中,让人细细品味。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影并非陈佩斯的独角戏,黄渤、尹正、姜武、余少群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共同呈现了一出精彩的群像戏,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每句台词都耐人寻味,观众走出影院,口中念叨最多的两个字是:值了,在烂片泛滥的当下,这两个字,便是对一部电影最高的赞誉。


他最怕的是观众只为偿还人情债


电影大获成功后,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许多观众自发组织包场,四处奔走相告,生怕陈佩斯亏本,担心这位老人的心血付诸东流,他们用真金白银,表达着一种朴素的愿望:好人不应被辜负。

然而,陈佩斯本人却多次表示,他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观众纯粹为了“支持他”而购票,他是一个有洁癖的匠人,追求的是作品本身的认可,而非依靠卖惨或情怀来博取票房,他宁愿电影亏损,也不愿观众是出于同情才走进影院。


这份清高与骨气,或许正是他能打造出《戏台》这样作品的底气,他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真诚的掌声,一个曾被市场宣判“死刑”的项目,凭借过硬的质量和一群人的坚持,硬是将判决书撕得粉碎。这个故事本身,就比任何一部商业大片更具戏剧性。

它提醒我们,在这个凡事追求“快”的时代,仍有些事物,值得用“慢”去细细熬制,一位古稀老人,用一部险些难产的电影,给这个热衷于计算与遗忘的时代,留下了一记清清白白的耳光,和一个炽热的惊叹号。


结语


朱时茂那句“担心钱打水漂”,更像老友间的玩笑。如今看来,这百万投资不仅没白花,怕是要带着丰厚回报回到他手里,而陈佩斯抵押房子的孤勇,也终于有了回响。

这逆袭哪是偶然?不过是一位老艺术家,用七八年的较真,对抗着速食时代的浮躁,票房数字背后,是观众对“认真”二字的投票——好作品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被辜负,71岁的陈佩斯证明了,只要戏够好,哪怕一开始排到深夜,观众也会追着光来。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全年龄段的覆盖,更是有很多观众打出了满分的评价,陈佩斯完美的诠释了嬉笑怒骂皆是戏。

信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娱乐   票房   观众   电影   戏台   老人   老友   戏班   时代   嬉笑怒骂   情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