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想当和事佬,要中方让荷兰,结果半路被告知,我商务部长不见

中国因荷兰非法接管安世半导体一事,果断采取了“断供芯片”的反制。

受此影响巨大的德国本想充当两家的调停者,没想到其外长瓦德富尔原计划26日的访华行程却在临行前取消了,原因是中国这边“没人想见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中荷之间因安世半导体而产生矛盾,起因是荷兰政府为配合美国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强行接管了位于荷兰的中资企业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

虽然荷兰政府事后一再表示,这是针对安世半导体首席执行官管理不善而发起的制裁,并非有意针对中国。

但明眼人都明白,荷兰方面绝对存在着伙同美国打压中国,并借题发挥想要强占中企资产的嫌疑。

因而,荷兰这一行为必然会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也必然会引发中国启动相应的反制机制。

于是,位于中国的安世半导体生产厂家,很快就收到了禁止从中国出口其主要产品车用芯片的禁令。

与此同时,安世半导体母公司闻泰科技也正式开启了完全接管安世中国区公司的程序,并驱逐了所有荷兰方的工作人员。

受这一系列动作影响最大的是全球汽车供应链,尤其是德国的汽车行业。因为他们生产的汽车严重依赖安世半导体供应的芯片,每辆汽车搭载的安世半导体生产的系统控制核心芯片有时甚至多达500枚。

不仅如此,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三分之一企业,都依赖于安世半导体的独家供应。且作为几家可替代的供应商之一的英飞凌半导体,也最多只能提供大约四分之一的同类产品。

可见,安世中国区公司的芯片断供,对全球汽车供应链的打击,包含德国汽车制造业的打击,是多么的严重。

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由于荷兰方面拒不认错以及不愿及时纠正的态度,中国的反制措施还在不断加码。

据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首席执行官透露,中国方面可能会放弃使用该企业的光刻机,并率先对荷兰相关企业实施严格的稀土出口管制。

鉴于这种紧张局面,荷兰经济部长也曾与中国商务部长进行过通话,希望能就安世半导体一事进行谈判。

但是,中方想要的显然不止是荷兰方面快速解决问题,而是还需要他们就这种强盗行径向中国道歉。

而中国之所以对此事会持如此强硬的态度,原因也很简单:面对荷兰在中美博弈中明显偏向美国的行为,中国一旦在这一件事情上示弱,那么势必会引起欧洲国家的纷纷效仿。

所以,中国必须要严惩荷兰政府的这一强盗行为。

而对于德国想于中国、荷兰、美国三国之间进行斡旋,以引导局势尽快降温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毕竟,德国和中国的经济合作范围广泛且深入,再加上德国车企在这一事件中受到的负面影响很大。所以,由德国来做调停者倒也合适。

然而,就在德国经济界对其外长瓦德富尔26日的访华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够顺利推进安世半导体一事的解决以及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一事的商谈之前,没想到这位德国外长却频频触犯中国的底线。

瓦德富尔在访华前就以说教的态度对中方提出了多个要求,其中包括前面提及的稀土和半导体出口管制的问题,以及俄乌冲突和台海问题。

尤其是在台海问题上,瓦德富尔虽然声称德国政府坚持一中政策的立场未变,但又强调将自行决定政策实施方式,并明确表示反对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

中方官方则认为,瓦德富尔这种“只说维持现状、不说反对台独”的暧昧表述,实际就是对“台独”活动的支持与纵容。

这无疑是触碰了中方不可逾越的红线,导致瓦德富尔出访中国之前,没能获得足够多的会谈安排。

也就是说,除了中国外长王毅会按原计划接见他之外,中方其他高层都没有安排接见。正如德国媒体嘲讽的那样:除了礼节性接待之外,没人想见他!

大概是为避免自己无功而返,这位德国外长也不得不对外宣布,取消此次访华行程。

此次德国外长访华行程的告吹,也给即将到来的德国总理访华计划蒙上了阴影。同时,中欧关系也可能会因这一系列事件而陷入难料的走向之中。

但其实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希望欧洲各国都能回归到理性务实、相互尊重、携手共赢的正确道路上来,而非将正常的经济合作变成政治博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财经   和事佬   商务部长   荷兰   德国   半路   中方   被告   中国   半导体   外长   美国   反制   芯片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