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整体走的还行,虽然科技方向冲高回落,但是三大指数都收红。
两市4100只股票上涨,看起来赚钱效应不错,但是两市成交额只有1.74万亿,比上个交易日还少了2000亿。
从这方面来看,市场观望的资金还是比较明显,这也是跟最近市场热点板块轮动比较快有影响。
那么站在当下,从盘面出发,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哪些方向近期资金关注度较高?
本轮市场反弹的核心驱动力,正在从此前的流动性预期,逐步转向基本面兑现,尤其在当前三季报密集披露的关键窗口期,“用业绩说话”成为资金共识。
可以看出,今天科技股走的不错,从消息上看,寒武纪发了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46.07亿,同比增2386.38%;净利润16.05亿,扭亏为盈。
单看Q3,营收17.27亿,同比增长1332.52%,净利5.67亿。
这个数字,不仅验证了国产AI芯片在算力需求爆发背景下的商业化能力,或者也提振了整个科技板块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存货较上季度末增加约10亿元至37亿元,侧面反映出其供应链韧性增强,订单能见度高,为后续持续交付提供了保障。
从这方面来看,寒武纪的业绩表现,带动整个半导体、芯片设计及CPO(共封装光学)概念集体走强,或许形成显著的“龙头效应+板块共振”。
这背后传递出一个信号:市场或许正进入去伪存真阶段。
这方面后续可以继续跟踪科技股方向的业绩情况。
有意思的是,今天不光科技涨,煤炭、燃气、航空机场这些也涨了。
有点像,科技成长与周期资源齐飞。
一方面,以AI芯片、CPO、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科技主线在业绩催化下强势回归。
叠加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利好,人形机器人、智能硬件等未来产业概念也受到资金关注。
另一方面,煤炭等资源板块同样表现亮眼,煤炭ETF盘中涨幅超4%,板块内甚至有实现五连板。
对于煤炭来看,随着北方提前入冬、拉尼娜现象强化冷冬预期,叠加冬季用电高峰来临,煤炭供需格局趋紧,港口与坑口煤价均出现明显回升。
另外就是当前煤价处于历史低位,具备显著的向上弹性空间,同时高股息属性为板块提供了安全垫,形成了“周期弹性+稳定分红”的双重投资逻辑。
从这方面来看,这或许不是风格切换,是风险偏好的再平衡。
尽管市场情绪回暖,但成交额从前期峰值回落至1.74万亿元,反映出资金在快速拉升后的短期观望心态。
10月16日,A股成交跌破2万亿。
今天1.74万亿,继续缩量。
这意味着什么?或许意味着资金还是在犹豫。
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技术性调整的需求,也有对短期市场行情的等待。
一方面,前期涨幅较大的部分板块存在获利回吐压力。
另一方面,市场或许在等方向的进一步明朗,关注哪一些板块可能成为下一阶段行情的重要推手。
在那之前,大概率还是“结构性行情”。
从今天的市场来看,这或许是业绩、轮动、资金共同演绎的结构性行情。
寒武纪的三季报点燃了科技的热情,煤炭等资源股则凭借扎实的基本面逻辑同步走强,展现出市场风格的丰富性与韧性。
但是量能的缩量,或许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方面后续持续跟踪。
另外后续如缺乏持续领涨主线,指数层面或仍以震荡为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