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始终站在一起,是应对青春期孩子沟通最好的解药


朋友的孩子今年初三,从初一起,她就常向我抱怨:孩子不听话,没法沟通,不写作业,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坐几小时,作业却仍停留在第一题。

如今到了初三,情况变成了:孩子彻底拒绝沟通,无论说什么,她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看样子是真的废了”,朋友寒了心了。

我问她平时是怎么沟通的,她回答:“我就说希望你好好用心读书,最后一年了,再坚持一下,争取把成绩提上来,有个高中读,要不然这辈子就完了,早早出来打工赚钱吧!我也没办法救你。”

这种苦口婆心的说教,恰恰是青春期女孩最受不了的。


回想我的初中时代,正值青春叛逆期,父母的说教每一句都像是废话,听得心烦。他们越说什么,我越不想做什么。

青春期女孩高自尊、高敏感的特质,让她们比成年人更难接受说教、批评和指责。

心理学上的“自己人效应”,恰恰是解决这一沟通困境的法宝。所谓自己人效应,就是让孩子始终觉得你和她站在一起。

《情绪稳定的妈妈 自信松弛的女孩》一书中,呀呀妈提到与青春期女儿无话不谈的四条沟通法则,其中一条就是自己人效应。

心理学教授贺岭峰有个观点:家长想多了解孩子,就得多暴露自己;家长暴露自己越多,孩子暴露自己也会越多。

在了解这个观点之前,我好像就一直这么做了。和女儿沟通时,我会先认同她的观点,接纳她的情绪,然后分享我自己类似的成长经历,让她明白她所经历的,妈妈也曾经历过。最后,我才会给出适当的建议。

因此,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的沟通一直很顺畅。孩子有什么事情或想法,也总是乐于和我分享。

这源于我对自我成长过程的觉察,所以在和女儿沟通时,我尽量避免了那些曾经让我不适的感受。

只有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获得她们的信任,成为孩子的“自己人”,教育才能真正行之有效。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从来不是说教和对抗,而是倾听、理解与共同成长。

当你不再高高在上,而是选择和她站在一起时,她才会愿意向你敞开世界的大门。

你有好的育儿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共享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育儿   孩子   青春期   解药   自己人   作业   效应   观点   女儿   女孩   情绪   家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