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北工大召开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干勇院士,副主任委员谢建新院士、聂祚仁院士,委员邹志刚院士、南策文院士、何雅玲院士、张跃院士、傅正义院士、唐捷院士、陈军院士、吴鑫华院士、隋曼龄教授、宋晓艳教授、崔素萍教授、高长贺教授级高工参会。校党委书记何明出席,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科研处负责人,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北京建材研究总院、北京京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参加会议。
何明代表学校党委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科技部、市科委、各位院士专家给予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建校65年来,北工大立足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需求,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办学基础,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获批,是材料学科和学校办学历史上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标志着学校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国重点实验室搭建了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平台,为学校承担更多国家重大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对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服务国家及首都重大需求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何明强调,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及时出台全国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成立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校内二级机构,推动实验室实体化运行,积极整合优势力量,聚焦前沿交叉研究方向扎实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实施。下一步,学校将联合金隅集团、京能集团等其他依托单位,全力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取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他指出,学术委员会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负责对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等提出咨询建议。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充分发挥学术定向把关作用,为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咨询建议和智力支撑,为将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材料循环低碳再生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更多指导和保障。
何明宣读了《关于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聘任的决定》,并为委员们颁发聘书。
党委副书记、校长、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聂祚仁院士作工作报告,从战略需求和发展目标、历史贡献与建设历程、重点任务和建设举措、研究进展及开放运行、发展规划及阶段目标等方面展开介绍。他表示,一代代材料循环人坚持面向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秉持“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奠定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工大将积极携手金隅集团北京建材研究总院和京能集团北京京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单位,在市科委的指导下,充分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集中力量组织科研攻关,围绕产业难题、技术瓶颈,共同精准选题、科学破题,高质量完成国家使命,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冶金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作会议总结。他表示,希望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新时期发挥新作用,一是在科技攻关过程中加强人工智能赋能,打造数字化平台,提升研究效率;二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材料循环利用技术,保持科研定力,持续开展深入研究;三是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期待全国重点实验室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未来不断取得新突破。
会上,青年学术骨干席晓丽、卢岳、刘宇先后作学术报告,分享了研究成果。学术委员会委员集体审议了《学术委员会章程(讨论稿)》、2025年度第一批自立项目建议,评议了2025年度实验室开放课题指南,并就全国重点实验室下一阶段实现更好的建设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会前,学术委员会委员一同参观了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
来源:北工大新闻中心
文字:刘潇
摄影:刘晓迟、郭天艺
排版:刘丰佳
编辑:吕洋、姜琨、郭天艺
审核:钟嶷盛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