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与安徽:三百六十里路,携手走过千年



隋唐大运河

一个历史课本里的概念

它起源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在全球1000多条运河中最古老

它的长度是“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作为中国古代“水上高速公路”、经济大动脉

隋唐大运河联通了

一个南北兼容的大中国

见证了1400年治乱兴衰


△隋唐大运河全域图


隋唐大运河与安徽

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

这要从一次考古大发现说起

1999年,安徽省濉溪县柳孜镇

人们在扩建公路时

意外发现一座古码头(一说桥梁)

和多艘古沉船


△1999年柳孜运河遗址被发现


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考古发掘

是中国运河考古的重大成果

填补了中国运河考古的空白

证明了隋唐大运河的流经路线

证明了隋唐大运河从安徽淮北、宿州流过

证明了隋唐大运河与安徽的“千年情缘”


△柳孜运河遗址博物馆


01
达摩克利斯之剑


隋炀帝杨广

一个历史上声名狼藉的皇帝

弑父杀兄、残忍暴虐、骄奢淫逸

有人说他修大运河

只为坐着龙船南下享乐

从实际情况、正常逻辑来看

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


公元604年

登基伊始的隋炀帝

头上就悬着一把

“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国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400年分裂混战

天下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虽然当时的政治中心——

首都洛阳在北方

但是南方一天天做大做强

经济重心也不断南移

南方双季稻产量远大于北方冬小麦

盐、铜、茶、酒、陶瓷、丝绸

这些战略物资大多产自南方

南方啥都不缺

只缺一个和他争天下的皇帝

隋炀帝想想后背都发凉

必须想个辙

能让南方的物资大量北上

北方的军队迅速南下

这样才能“拿捏”住南方


办法是有的——

开凿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于是他动用几百万民工

前后用了6年时间

利用天然河道

连接春秋邗沟和江南河

修成了全长2700公里的隋唐大运河

从北京到杭州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五大水系

联通黄河、淮河的650公里

叫做通济渠(唐宋称汴河、汴水)

180公里河道在安徽境内

白居易在《长相思》中

留下了通济渠的笔墨: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02
国内大循环


隋唐大运河是把“双刃剑”

它劳民伤财

导致隋朝“二世而斩”

它泽被后世

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

可谓“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世界文化遗产——

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

出土过8艘唐代和1艘宋代古沉船

其中一条唐代沉船最显眼

它的舵可以“换挡”

被命名为“淮北舵”


△唐代沉船“淮北舵”


遗址处发现了铜钱、铁器、石器

还有来自全国22个窑口的瓷器

包括汝窑、定窑、邢窑、长沙窑、景德镇窑等

还有安徽本土的寿州窑、宣州窑、繁昌窑等

茶圣陆羽把寿州窑列入“唐代六大名窑”

后世称为“运河遗珠”


△运河故道出土的瓷器灿若繁花


△“运河遗珠”寿州窑瓷器


如今这些文物大多收藏在

安徽省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隋唐大运河流经安徽

它们是最好的证据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古沉船展厅


皖北好粮好水出好酒

敬过嵇康,醉过刘伶

这酒当年也顺着大运河走遍全国

让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

让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

让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

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

一醉醉千年


△运河酒韵延续千年,图为濉溪明清老窖池


大运河畔,古镇临涣

一个镇子22家茶馆

茶馆文化盛行

临涣曾经商贾云集,买进卖出

是贸易枢纽

六安、祁门的茶叶杆

在这里做成了“棒棒茶”

谈生意泡壶茶,总能成交

闹矛盾泡壶茶,总能化解

今天的“一杯茶调解法”

就是大运河的商业价值观:

和气生财


△运河古镇临涣的烟火气就在茶馆里


因为大运河

“漕运”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

南通北联,货畅其流

南来北往,人尽其用

南腔北调,文化交融

这就是一千年前的“国内大循环”


03
国内国际双循环


到了南宋

黄河夺淮、泥沙淤积

通济渠日渐衰落

到了元代

京杭大运河取直隋唐大运河

绕过安徽,通济渠“退隐江湖”


京杭大运河全域图


如今只有宿州泗县还留存最后一段

28.1公里带水的运河故道


△泗县境内隋唐大运河“活态遗址”


隋唐大运河走了

江淮运河来了

安徽依托水陆空立体交通

承东启西、连南接北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南水北调

安徽从未缺席


△整装待发的中欧班列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

11年间安徽开出5000列中欧班列

带着“安徽造”

汽车、机械、光伏组件、家用电器

覆盖全欧洲

2024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648.5亿元人民币

位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

与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

“大运河”在当下有了新的名字

叫陆港、综合保税区、铁海联运、中欧班列

还有“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国汽车出口“销冠”奇瑞满载出海


大运河与安徽的千年情缘

有繁华,有萧瑟

有过往,有新生

大运河生生不息

流过时光,流进四海

带去徽风皖韵、古往今来


△淮北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来源 | 徽风皖韵研究所

责编 | 顾盼 编辑 | 王玲

主办单位 | 安徽省网信办、省政府新闻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历史   大运河   安徽   千年   隋唐   运河   淮北   沉船   遗址   安徽省   中欧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