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悄然东去。
五十余载,半生烟雨,背影渐渐拉长,归途已近。曾经孩童的嗓门,在堂前嬉闹;如今满屋安静,唯岁月作陪。我们是70后,既做儿女,也为父母。人生过半,看山川变迁,看庭前花谢花开,方始懂得,有些相聚,不过一场轮回,有些牵挂,只能学会放下。
苏轼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父母与子女,不过是尘世路上的短暂停靠。少年渡口,依偎臂弯;中年别离,各奔天涯。
你含笑目送孩子启程,却忘了自己当年也倔强地抽身而去。不是不爱,只是缘分至此——他们终将飞往自己的天空。紫藤萝下那张温暖的椅子,终有一天,坐着的只剩你的背影和黄昏。
我们一生忙碌,为了孩子操心到晚,怕吃不饱穿不暖,怕他们磕绊走失。却不知,父母终究代替不了成长的路。父母的慈悲,不能替子女挡风;子女的孝顺,也难还你旧日欢颜。
如龙应台所言:“你站在小路这头,只能目送他们渐行渐远。”
年年秋叶黄,岁岁人不同。
五十多岁的我们,已然看懂,曾经热气腾腾的一家人,或许只是人生列车上的同席共饮。父母渐老,皱纹爬上脸颊,我们自以为来日方长,却忽略了天命无常。那些曾嘱咐千万遍的关照、叮咛,也终归抵不过世事无常,聚少离多。
其实,子女总是要“分家”的。
不是争夺瓦片三间,只是一道门槛、一次远行,划开了彼此的疆界。你希望他接棒生活,他盼望自己是自由的舟帆。你学会存钱养老,不愿再添他负担,他学会组建自己的天地,不再完全依赖你抚养。
犹如杜甫诗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所有亲情,终要归于自立、松手。你要学会欣赏他的飞翔,也要学会善待自己的迟暮。
有一天,你会发现——
家的意义,不再是饭桌上勺箸碰撞的笑语,不再是朝夕相处的温暖拥抱。而是节日里偶尔的团聚,是电话那头的一句问候,是远方邮寄来的思念和祝福。我们不必苛求,孩子贴身守候;也莫把孤独视为遗憾。
他们长大了,自有新的枝蔓与果实,我们亦要珍惜自己的余生,把生活过成诗。
正如唐人所云:“老去亲情淡,随缘且自宽。”
五十年眨眼即过,人生不过数次寒暑。不要拘泥于“同住屋檐下才叫一家”;也不必惦念,每日同桌吃饭才是亲情。放下执念,懂得放手——
让孩子成长,在他自己的船上乘风破浪;让自己松绑,倚晚霞煮茶听雨。
人这一生爱得够深,别得也要洒脱。
父母与子女,不是永远的一家人;但每一段相伴,皆是造化的恩赐。
余生,把自己照顾好,看花开花落,见潮起潮落,
在光阴里,缓缓释怀。
如此,不负今生。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