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两点刷手机到眼酸,躺下却盯着天花板数羊;明明累了一天,裹着薄被子翻来覆去像烙饼 —— 当代人的失眠,连 “睡觉” 这件本能的事都要靠 “硬熬”。
但你有没有发现:冬天裹着厚棉被时,总能更快睡着,而且睡得很香。
别以为这是 “天冷好入眠” 的巧合,瑞典一项研究直接给我们的直觉 “盖章认证”:盖重被子睡觉,能让睡前褪黑激素飙升 32%,难怪裹厚被子时睡得像 “焊在床上”!


厚被子真能促进更好的睡眠吗?
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项研究。
研究人员找来了一群年轻健康的志愿者,让他们分别在实验室里盖两种被子睡觉:一种是轻薄毯子(仅1.5公斤),另一种是加重毛毯(约6-8公斤,相当于体重的12%)。
然后,在睡前定时收集他们的唾液,测量其中的褪黑素浓度。
结果发现,在盖加重被子的那晚,志愿者们唾液中的褪黑素水平,就像坐了火箭一样,显著上升了32%。

图片来源:豆包
那么问题来了,褪黑素是个啥?为啥它高了就能睡得好?
你可以把褪黑素理解为身体里的 “更夫”。天一黑,这位“更夫”就出来敲锣打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大家睡觉啦!”
它负责调节我们的生物钟,告诉身体:“别嗨了,是时候休息了,各个器官准备进入待机模式!”
所以,褪黑素分泌得越多、越规律,我们就越容易产生困意,睡得越深沉。

图片来源:豆包
这项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它首次用数据证明了:一床厚厚的被子,就是启动这个“更夫”的高效开关。
为啥一床厚被,能有这么大魔力?1,3
你可能想问,被子不就是保暖的吗?它凭啥能指挥我大脑里的激素?
这背后的原理,是一种叫做 “深层压力刺激”的神奇效应。那种均匀分布在你全身的、温柔的重量,就像一个持续整晚的、全方位的拥抱。
这个“拥抱”到底对我们做了什么?
▶ 它关了我们的“焦虑开关”
被子的压力刺激了皮肤的神经,这些信号一路传到大脑,告诉一个叫 “孤束核”的区域:“报告大脑,我们现在很安全,处于被保护状态!” 这个区域随即调动起能促进平静和幸福感的神经元(研究中提到的小细胞催产素神经元),让你感觉恐惧和压力都被驱散了。
这就好比把你大脑里的“疯狂弹幕”一键清屏,想不放松都难。
▶ 它启动了我们的“放松模式”
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有两个模式:一个是让我们紧张、警觉、随时准备“战斗或逃跑”的 “交感神经”(白天模式);另一个是让我们放松、恢复元气的“副交感神经”(夜晚模式)。
厚被子的压力,能有效“关闭”交感神经,“打开”副交感神经。我们的心跳会微微放缓,呼吸会变得深长,身体从“战斗状态”切换到了“保养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褪黑素这位“更夫”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所以,盖厚被子 = 被拥抱 + 降焦虑 + 促放松 → 释放褪黑素 → 睡得像婴儿。

图片来源:豆包
这简直是一套行云流水的 “睡眠组合拳”啊!
知道了原理,我们就要付诸实践。总不能随便把十床棉被压身上吧?那不是助眠,那是“胸口碎大石”。
▶ 如何科学地选一床“助眠神被”?
研究中,分别将厚被子、轻被子设定为:体重的12%、体重的2.4%。那么,按照厚被子来算:
如果你体重50公斤,建议选 6公斤的被子。
如果你体重70公斤,建议选8.5公斤的被子。
原则是:感觉踏实、温暖、有包裹感,但又不能沉重到让你翻身困难或有压迫感。可以先从轻一点的开始尝试,循序渐进。
▶ 除了盖厚被,还能怎样促进褪黑素分泌?
被子虽好,也不是唯一法宝。想睡个好觉,我们得打好“组合拳”。
白天多晒太阳:特别是早晨的太阳。这能帮助校准你的生物钟,告诉褪黑素“白天认真待机,晚上精准出击”。
夜晚拒绝蓝光:睡前1小时,请把你的手机、平板调成夜间模式,或者干脆放下。蓝光会欺骗你的大脑,让它以为还是白天,从而抑制褪黑素分泌。
营造黑暗环境:投资一个遮光窗帘,或者戴个眼罩。彻底的黑暗是褪黑素分泌的最佳温床。

图片来源:豆包
最后,来评论区聊聊吧!
你是不是也是一个“离了厚被子就睡不好觉”的人?快来分享你的体验!
或者,你有哪些独门的助眠小妙招?是听着郭德纲相声睡,还是抱着一个有十年历史的枕头?
我们在评论区,等你来“晒”!
参考文献:
[1]Meth EMS, Brandão LEM, van Egmond LT, et al. A weighted blanket increases pre-sleep salivary concentrations of melatonin in young, healthy adults. J Sleep Res. 2023 Apr;32(2):e13743.
[2]张文,吴清平,吴军林.褪黑素对睡眠的生理作用及研究进展[C]//“健康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2015.
[3]https://mp.weixin.qq.com/s/MVuYcKRJHEjF2XFVMQw7Hw
[4]https://mp.weixin.qq.com/s/PoHuljnmG_sFPGrgs2DI3A
[5]张昱,卢明鸥.褪黑素与睡眠、衰老及痴呆[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 003(004)
:315-316.DOI:10.3969/j.issn.1009-6574.2003.04.034.
[6]https://mp.weixin.qq.com/s/vXQI2-Ck41wbcPO8zy9jIQ
有任何健康疑问,可以随时咨询医脉通健康线上医生。点击下面小程序,获得医生解答!
问诊可覆盖疾病的整个康复过程,相当于身边有个贴心可靠的家庭医生。针对病情变化,你可多次提问,获得医生循证规范解答。
END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点分享

点收藏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