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相信吗
杭州一位妈妈,38岁,连续七年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她每天早上凌晨4:30起床做早饭,6:00送完老大上学,接着送老二上学后又去上班
18:00下班了,她依旧要着急忙慌地接孩子放学、做饭、辅导作业,忙到深夜23:00后才有些时间收拾家务,直到凌晨1点才能上床睡觉
如果掰着手指头算算,这位妈妈的日均睡眠确实只有4~5个小时
而长期过度劳累、和严重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妈妈也终是扛不住了,最终引发了心源性猝死
其丈夫在后续采访中,也曾哽咽地表示说“她从不喊累,太要强了”,最让人泪奔的,还是这位妈妈最后一条朋友圈动态是:“好想睡个完整的好觉”
婆家妈妈呢,也一直认为“一个顾家的女人,除了把孩子带好,上班挣钱才能锦上添花”
…
对此,有一部分网友认为“严重怀疑这是一个假新闻,连续七年都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谁扛得住呢”
对于这一点,兰妈算是有发言权了:
二宝刚出生没多久,大宝就要读幼儿园,那时候的兰妈,就如同新闻里的妈妈,每天早上到点就要左手抱小宝、右手牵大宝上学,回家后又是各种忙忙碌碌的家务活等着
好不容易等到两个孩子都上学了,为了给家庭减轻些经济负担,又开始各种找兼职赚钱
兰妈也是从那时候接触自媒体编辑的,刚开始没有经验,每天都要花好长时间去寻找素材和灵感,再加上老板催稿也是有时间要求时,有时候一投入就是写到凌晨三、四点才完工
每天早上标准的6:30又要起床,送大女儿上学
久而久之,有段时间疲惫起来走在路上都能困得闭上眼睛,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手里还牵着孩子,真的会随便找个椅子靠在那里睡着了
直到,忙于工作、又忙于孩子,家里的一些家务活被婆婆看到后挑刺儿刺痛我之后,我才明白:不管你有多么逞强、多么勤快,只要一件事没做好,那就会如火眼金睛一样被放大再放大
也就是从那以后,兰妈想通了,也经常告诉自己:千万别让“当妈”累垮了自己,该偷懒的时候就多偷懒
01
家务活儿偷懒
家不是一个人地方,家里每个人都有维护责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一个心累、人又累的妈妈,往往就是那个责任意识强、眼里又容不下沙子的性格
家里但凡有一点儿乱、地板但凡有一点儿脏,事情但凡有一点儿没做好,那眼里就开始泛起挑三拣四的情绪了
嘴里一边吵吵嚷嚷地指责“这里为什么那么乱,那里为什么那么脏,这件事为什么不做好”,另一边又挽起袖子把自己看不下去的事情全部都解决掉了
然而,等到第二天、第三天,甚至更多天之后,这些事情依旧是会周而复始地不停重复着
兰妈身边就有一个性格倔强、又特别爱干净的妈妈
能干净到什么程度呢?屋外有一个鞋柜,是专门放从外面回来的旧鞋子,只要回家就必须光脚进门换拖鞋
不仅如此,家里面掉一根头发丝她都能一眼瞅见,拖地的时候也要拿抹布跪在地上擦了又擦
如此性格,再遇上家里面一个丈夫、两个儿子,又都是丢三落四不爱打扫卫生的男性思维,妈妈每天都要因为家务活吼几嗓子
久而久之,丈夫儿子嫌烦不爱回家,客人听了也觉得不好意思,后面来往的次数都在逐渐变少了
对于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妈妈脾气不好,总喜欢说得罪人的话
可在兰妈看来,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抱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脾气,家里的妈妈如果脾气坏、说话难听,那问题也多半都出在家里没有一个能理解和体谅的人
就拿例子中的妈妈来说吧
如果她能在家务活儿方面偷偷懒,地脏了喊爸爸和儿子去清理,事情没做好也喊儿子和爸爸再试着重新做一遍,试着降低一些标准、然后再多对爸爸和儿子的行为进行表扬
那爸爸儿子做事情得到了认可,干活儿会更积极,而家里的脏话累活有人干了,妈妈自己就可以多休息、让自己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舒坦与安逸了
所以,一个拥有幸福感的妈妈,也是需要自己给自己降低标准、给家人降低标准,让自己有机会多一些惬意的偷懒时光,也让家人有机会去把一个家庭维护得更好
就像家务活儿这件事,家不是一个人的地方,家里每个人都有维护的责任和义务,试着让家里的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不图结果好与坏,只图一家人齐心协力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那家的气氛又怎么会差得了呢
02
带娃方面偷懒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会的事情更要多学着做
经常听很多家长抱怨最多的话就是:孩子都那么大了,还什么事儿都要让我们家长去做,真不知道以后到了社会上该怎么生存
对于这一点
兰妈认为所体现的就是两个重要信息:
第一,为孩子的未来感到担忧
第二,不甘心,明明可以做,孩子却偏偏要偷懒
在这里,如果妈妈会想,就会趁此机会放手,然后逼孩子一把,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也要学着做
可如果妈妈对孩子更多的是舍不得、和心疼,那孩子自然也会轻易拿捏住这个痛点,只要是不愿意的事情也会立马装病装痛,然后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地各种伺候与善后了
说来也好笑,今天早上由于上学着急,直接和姑姐的婆婆擦肩而过,还是隔了一点距离听到熟悉声音回头看看才发现的
当时呢,婆婆还正在和一个路人亲戚说姑姐坏话:“她说孩子回去后我不给洗澡,我每天那么忙,哪有时间呀”
当时兰妈也是听到熟悉的声音才回头打招呼的,可姑姐婆婆并没有回应我,不知道是突如其来的“惊吓”让她尴尬了,还是没有看到我
再后来,回头想想这件事,兰妈认为姑姐就是太娇惯着孩子了
13岁的年龄,也是一名站在一起比我们这些大人身高还要出众的小少年了,放学回家后还要让奶奶洗澡,这合适吗
先不提合不合适,光是习惯这方面就说不过去了
如果洗澡还要奶奶事事亲力亲为,很难想象平时在家里是过着怎样的“少爷”生活,怕是连吃饭还要端到跟前喂着吃吧
毫不夸张,姑姐家儿子吃饭不想捏筷子时,还真的经常让奶奶把饭喂到嘴边
…
所以说,一个真正合格又不会太累的家长,一定是有舍才有得,舍得用孩子,也舍得偷偷懒,让孩子有更多的活儿可以干,也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
如此,孩子才能真正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成功得到历练,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别人家小孩
03
贤妻良母偷懒
不关注、不揣测、不设想,远离不喜欢的人和事儿
遇到一位妈妈,曾经是一提孩子就暴跳如雷的性格
而如今呢,看起来却是更显年轻漂亮了,特别是整身气质方面,直接给人活力四方的青春感
我向她讨教“变年轻”的方法,她却告诉我:
“让自己感到幸福和轻松的方法,其实就是卸掉所谓的贤妻良母束缚,不再去较劲儿、也不再对孩子抱以太高期待,除了好好爱孩子,其他的一切人和事,通通都不想去关注了解,更不想浪费一丁点心思”
是呀,不关注、不揣测、不设想,再远离不喜欢的人和事儿,当心情不再那么糟糕了时,整个人自然也就变得更乐观开朗了
认识一个妈妈,刚开始结婚的时候对婆家事可是放在心尖尖上重视
公婆说的话,绝对性服从,公婆的节日礼物和转账永不迟到,公婆干家务的时候也是跑前跑后各种忙活
有一次,公公搬东西丢掉时,她非要在漆黑的夜里跑去帮忙,结果不小心摔了一跤,脚还被扭伤了,公公只是淡淡回头看一眼,什么都没说
还有一次,婆婆打扫卫生,她没有拖地工具了,就拿着不要的毛巾跪在地上,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擦地,婆婆还在一边指挥着说:“这里擦擦,那里没擦干净”
直到后来,虽然在外人面前,她就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也获得街坊邻居们极高的评价
可有一次,还是从亲戚那里听到婆婆吐槽她“不喜欢家里来客人”
什么原因呢?大致就是婆婆家亲戚来家里比较频繁时,这个儿媳妇没有坐在一起陪她们喝茶聊天
对于这一点,妈妈觉得很不服气,回家后就对婆婆发起了三连问:
“家里来客人了,我没有打招呼喊人吗”
“客人到屋里后,我没有端茶倒水吗”
“该做的我都做了,为什么还要说我不喜欢家里来客人,难道就因为我在房间里没有出来陪她们家长里短吗?那是因为我们不熟呀,坐在一起大家都会尴尬,你们也会因为我的插足而烦躁,觉得影响你们说体己话吧”
也是从那以后,这位妈妈就性情大变,家里面的卫生想打扫就打扫,家里来客人了想招待就招待、不想招待就找个借口带孩子出去玩儿
至于这样做好不好,她给出的回答也是:“反正不管怎么做都会有人抱怨,那就爱谁谁吧,我就这样了,去他的贤妻良母,姐不要了,我就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愿意的事情”
看吧,这才是一个妈妈真正觉醒的样子,一声“妈妈”是责任,但从来不是束缚,更不应该成为我们“必须要怎么做”的枷锁
学会偷懒、学会放下、学会装傻,不想听的事情不要听,不想接触的人就尽量远离,自己开心舒心了,陪孩子成长的时候自然也会心情舒畅,不会疲惫、不会烦躁、也不会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委屈和焦躁了
那么,关于别让“当妈”累垮自己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