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喽,大家好,我是老庐,今天这篇国际评论,咱们不聊刀光剑影的地缘冲突,来聊聊一件关乎全人类命运的大事——“生孩子”。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风向变了?几十年前,全世界都在担心“人口爆炸”,怕地球被挤爆、粮食不够吃;
可一转眼到了今天,从首尔到墨西哥城,从欧洲到东亚,各国政府却开始为了“没人了”而愁白了头。
就在前不久,几组令人咋舌的数据摆在了桌面上:如果不靠移民,全球一半的国家已经生不够维持人口稳定的数量了。人类这是怎么了?难道我们正在目睹一场缓慢的“自我灭绝”?

说起少子化,大家第一反应可能都是发达国家。但老庐想告诉大家,这波浪潮最惊人的地方,在于它席卷的速度和广度。
上世纪70年代,在墨西哥一位普通母亲一生平均要生7个孩子,那是妥妥的大家庭时代。但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骤降到了1.6个。短短几十年,从“多子多福”直接跌破了2.1的人口世代更替红线。

墨西哥只是一个缩影,根据权威机构IHME的预测,到2050年,也就是咱们这代人看得到的时间里,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都将陷入“生得不够多”的窘境。
现在的世界正在分裂成两个极端,一边是“求人若渴”的东亚和欧洲。
最典型的是韩国,2024年生育率已经跌到了0.75,人口早在五年前就见顶了,现在正顺着滑梯往下出溜。很多中等收入国家,像古巴,预计到2050年人口得缩水15%以上。

另一边则是“生机勃勃”的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那是另一番景象。尼日利亚现在的生育率还在4以上,不仅人多,而且极其年轻。预计到2100年,全球一半的新生儿都将出生在这片热土上。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未来的地球,一部分在变老、变少,但很有钱;另一部分在变多、变年轻,但还在发展中。这种“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人口结构,势必会引发全球劳动力的重新大洗牌。

有人说是因为穷,有人说是因为累。但这背后的逻辑远比“缺钱”要复杂得多,这其实是人类社会进步带来的一种“副作用”。
过去生孩子往往是“顺其自然”甚至“天注定”,但现在避孕手段普及、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生孩子变成了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选项”。

伊朗就是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搞计划生育,不到20年就把生育率从7拉到了2,这说明只要观念和手段变了,下降是刹不住车的。
现在年轻人的成长周期太长了,,读书读到二十多岁,找工作、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站稳脚跟,又得几年。等到想生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生育期。

联合国调查显示,近四成的人把“经济原因”列为首位。这不仅仅是房价高、托育贵的问题,更是因为大家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如果不能保证孩子过得体面,很多人宁愿选择不带他来这个世界受苦。

亲密关系的“降温”,这一点可能很多朋友感同身受。在这个网络极度发达的时代,线下的恋爱、结婚甚至性生活都在减少。
社交媒体填补了孤独感,但也偷走了时间。再加上现代女性对独立、平等的追求,如果婚姻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意味着丧失自我,那为什么还要结婚呢?


面对这种情况,各国政府也是拼了。发钱、减税、给奶粉补贴……招数五花八门。
但得说句实话,砸钱有用,但不是万能药。数据早就表明,单纯发钱只能让人“提前生”,很难让人“多生”。真正能缓解问题的,是那些父亲休育儿假比例高、托育体系完善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既然挡不住“人变少”的趋势,不如学会适应它。
这就是现在科研界的一个新共识:与其幻想回到过去那个“人丁兴旺”的时代,不如想想怎么在“人少”的时代活得更好。

【1】孩子越来越少:这真的是世界末日吗? 新浪财经
【2】为何全球生育率都在下降?这将如何改变世界?人民资讯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