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27周年纪念日,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于湖南宁乡炭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人生充满了奋斗与奉献,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1980年5月19日,刘少奇同志的骨灰散撒在青岛大公岛、小公岛附近海域,这是青岛历史上最高规格的海葬仪式。刘少奇同志生前为祖国的建立与富强呕心沥血,逝世后仍化一缕忠魂,随着洋流守护海疆。



刘少奇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充满光辉与磨难。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早在1956年,刘少奇就郑重嘱咐王光美,自己去世之后骨灰不保留,像恩格斯一样撒向大海。后来刘少奇还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表达过这一愿望。
2006年,曾担任过中央军委办公厅办公室主任等职务的傅学正在《人民文摘》上刊文,回忆刘少奇骨灰青岛海葬细节,悼念刘少奇。本公众号通过搜集到的图片予以编辑整理,深切缅怀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1969年,刘少奇因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在河南开封病逝,终年71岁。
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受到错误的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于1969年11月12日在河南开封病逝。
1979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联合对刘少奇一案进行复查。1980年2月,根据复查的结果,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决定撤销中共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强加于刘少奇的错误决议,撤销原审查报告。恢复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中央向全党发出了为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成立了治丧委员会。由中央组织部牵头组成了治丧办公室。中央组织部的领导同志向治丧办传达了党中央为刘少奇平反决定的精神和党中央批准的追悼大会的具体方案。方案中安排了三次大的活动:一是去河南迎回刘少奇的骨灰;二是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举行万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三是根据刘少奇生前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入大海。
河南迎回骨灰

图为王光美和子女在开封刘少奇骨灰存放处合影

图为王光美、刘源等人赴河南迎取刘少奇骨灰。
1980年5月13日,刘少奇治丧委员会派王首道、刘澜涛等同志陪同王光美和她的子女们前往河南省郑州市迎取刘少奇的骨灰。王光美和子女从郑州前往开封市北土街10号刘少奇逝世处和开封火化场骨灰保存处哀悼刘少奇。

图为王光美从河南省省长刘杰手中接到刘少奇骨灰的一霎那
1980年5月14日上午9时,河南省党、政、军各界代表1500多人,在省人民会堂隆重举行刘少奇同志骨灰迎送仪式,全体与会人员悲痛地向刘少奇遗像默哀、行三鞠躬礼后,河南省委书记、省长刘杰讲话,对刘少奇领导中共中央中原局在河南的革命活动进行了追忆,对“四人帮”进行了声讨,对刘少奇在河南不幸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和怀念。然后,他郑重地将刘少奇的骨灰盒转交给了王光美。

图为王光美在刘少奇骨灰迎送仪式上发表了简短讲话
王光美代表全家感谢河南人民对刘少奇的支持与爱护。会后,有几万名郑州市民、工人、农民、干部、学生以及解放军指战员聚集在人民会堂、金水大道通往郑州机场的道路两旁,向刘少奇的灵车鞠躬哀悼,眼含热泪目送灵车远去。
运送骨灰的专机当日上午11时降落在北京西郊机场,中央领导、治丧办工作人员以及北京各界代表迎接刘少奇骨灰回京,并陪同王光美将骨灰护送到人民大会堂安放。

王光美在迎接刘少奇骨灰的专机上
1980年5月15日,刘少奇治丧委员会发出公告:为深切悼念已故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定于1980年5月17日在北京举行追悼大会。同日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中央和国家机关、驻外使馆和其他驻外机构,北京和各省市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学校等单位下半旗致哀,停止娱乐活动一天。

天安门广场降半旗致哀
万人追悼大会

图为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的追悼大会在首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万人大礼堂举行追悼会,这是人民大会堂1959年建成21年之后第一次,万人规模也是第一次。大礼堂巨大的舞台上,银黄色帷幕垂下,巨大的横幅为:“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中央树立着数米高巨大的刘少奇遗像,两侧摆放着青松翠柏。
遗像下方高台上放着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的骨灰盒。骨灰盒下放着王光美和子女献的花圈。高台两侧站着持枪的礼兵。舞台上放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党中央和国家机关送的花圈。大礼堂内沿墙一周放满了各界送的花圈。

邓小平同志向王光美致以慰问

华国锋向王光美致以慰问

陈云向王光美表示慰问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界代表一万多人出席了追悼大会。在哀乐声中,一万多人低头默哀、行三鞠躬礼后,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

邓小平同志在悼词中说:“历史对新中国的每个创建者和领导者都是公正的,不会忘记任何人的功绩。和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一样,刘少奇同志将永远活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心中。”追悼会在隆重的《国际歌》声中结束。
骨灰撒入大海
根据刘少奇同志的遗愿,他希望自己像恩格斯一样,把骨灰撒到海洋里,家属们尊重刘少奇的遗愿,经过与有关同志商量,决定在青岛进行海葬。
治丧办事先制定好的撒骨灰的方案是:从北京起飞到青岛送灵的专机于5月19日上午8点半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10点整到达青岛机场。在机场停机坪举行简短的仪式后,乘车进城去海军码头。机场离海军码头的路程大约有30多公里,需走30分钟时间。到海军码头立即登舰起航。
青岛市委、市政府则提出:从机场至海军码头沿途路两旁组织20万群众队伍肃立致哀,迎送刘少奇的骨灰;全城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解放军机关、部队一律下半旗致哀;起航时青岛港内所有大小船舶一律鸣长汽笛致哀。
海军方面提出:骨灰登舰队旗舰,即101驱逐舰;4艘护卫舰和空中4架战机护航;起航时鸣放21响礼炮,500名海军官兵在码头列队迎送。
我们离京时治丧办负责人交代:周总理和其他一些领导人撒骨灰都是少数的工作人员和家属子女为主,机关协助,悄悄地撒,不惊动群众。这次批准公开撒,但规模也不要太大。因此,我们觉得山东和海军提出的方案有些大,比如沿途动员群众太多,几乎整个青岛市全天非停工停产不可。登上了最大的驱逐舰还要4艘护卫舰、4架战机护航吗?不鸣21响礼炮,只放哀乐行不行?青岛市委、市政府和海军都不同意我们的意见。
他们说:河南郑州市举行了迎送骨灰的大会,郑州几万市民在道路两旁为少奇同志送行。这次活动是国家元首级别的丧事,为什么不可以多动员一些群众,让他们参加一下国家大事的活动呢?接受教育嘛!舰队旗舰出航,必须有护卫舰、战机护航,这是常规。他们要我们这些北京来的同志解放思想。他们还说:已经安排好发通知了,如果撤销群众参加,会引起群众不理解。他们已经知道了,你撤销,他们还照样来。无组织的群众上街多了,现场秩序和安全都不好控制。我们向治丧办报告了情况,说明利弊,结果中央同意了山东和海军的安排。

图为首都群众自发上街向刘少奇灵车致哀
1980年5月19日上午8点,在西郊机场举行了简短的送骨灰仪式。王光美含悲站在飞机舷梯上,刘源手捧刘少奇的骨灰盒,高高举过头顶,向前来送行的中央首长、首都各界群众代表致谢和告别。专机8点半飞向山东青岛市。

图为安放刘少奇骨灰的灵车开往机场
青岛历史上最高规格的海葬仪式

图为1980年5月19日,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等人在海军首长和省市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走向大海
5月19日上午10点整专机在青岛机场落地。刘源抱着骨灰盒,其他子女手抬遗像、花圈和王光美等人依次走下飞机。他们站定后,山东省委、青岛市委、市政府和海军的负责人走上前去,面对遗像、骨灰盒肃立默哀、行三鞠躬礼,然后以飞机为背景照相留念。
照相毕,按乘车计划:第一辆车为前导车,第二辆车扎黑纱,为灵车,往后依次是王光美和子女、亲属的车,北京送灵的首长、山东省委、青岛市委、市政府负责人和海军负责人的车,大约共有50余辆车组成车队,浩浩荡荡慢行前进。从机场大门口到海军码头的道路两旁站满了胸佩白花的群众,肃穆站立迎接刘少奇骨灰的到来。
有几个十字路口群众高声喊着:
“向国家主席刘少奇致哀!”
“向王光美同志致敬!”
“我们要见见王光美同志!”
此时王光美眼含热泪,摇下了车窗玻璃,探身车外,向群众致谢。有群众要跑过来与王光美握手表示哀悼。此情此景沿途有好几次,充分表达了山东人民对刘少奇的敬仰和怀念。

图为在101舰上,王光美和子女们以及全体送葬人员肃立默哀,向刘少奇骨灰告别。

图为在101舰上,王光美和子女们以及全体送葬人员肃立默哀,向刘少奇骨灰告别。

500多名海军官兵在码头列队哀悼和迎接刘少奇骨灰登舰。在海军首长的引领下,我们按时登上了101驱逐舰。驱逐舰的指挥塔上悬挂大幅黑底白字的横幅,上写:“沉痛悼念少奇同志!”所有上舰的人都在胸前佩带白花。
11点101舰准时起航,此时放哀乐、鸣放礼炮21响,青岛港内大小船舶汽笛长鸣,震耳欲聋,表示对刘少奇的哀悼。


王光美不舍刘少奇骨灰
出了海军码头,4艘护卫舰跟上了101驱逐舰,左右舷各2艘,成梅花型编队护航前行。出了青岛港湾,天空中传来轰鸣的战机声音,我们抬头看见4架银色战斗机低空飞来,到10l舰的上空盘旋几周表示哀悼,然后护航前进。大约在12点101舰到达了预定撒骨灰的海域,即我国领海线12海里以外的公海上。一位海军军官报告了10l舰所处的经度、纬度。

王光美、刘源等向刘少奇骨灰鞠躬

王光美、刘源将骨灰撒向大海
经请示王光美同意,放哀乐,全体登舰人员肃立默哀,开始撒骨灰。记者们见势包围了王光美和她的子女们,争着抢镜头。此时王光美万分悲痛,这是与亲人生死离别呀!只见她泣不成声,手捧掺着花瓣的骨灰撒向大海,子女们也照此你一把、我一把悲痛地把亲人的骨灰撒向大海,现场极其悲痛。约在12点半撒骨灰结束。海军首长下令返航,圆满地完成了撒刘少奇骨灰的任务。
本文文字编辑源自:傅学正,2006年发表于《人民文摘》
45年前,刘少奇同志骨灰在青岛海域海葬,许多老青岛人在路上、在码头上见证了全过程。虽然刘少奇同志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大公无私、坚持真理、艰苦奋斗、负重远行的革命精神,将如一盏照亮我们心底的明灯,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