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普京心里清楚,自己执掌俄罗斯的时间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多年,军费开支已经占到GDP的6.3%,2025年的财政赤字突破了1.2万亿卢布,能源出口依赖度更是飙升到72%,俄罗斯的经济像被绷到极致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北约的扩张脚步从没停下,芬兰和瑞典加入后,俄罗斯的边境线直接暴露在北约千架战机的威胁下。
北极圈里,美国的破冰船和俄罗斯的核潜艇玩着危险的捉迷藏,谁都不想让出这条黄金航道。
国内的情况也不简单,绍伊古这些老将军和久明、莫尔德维切夫这些后起之秀,明里暗里都在较着劲,权力的天平随时可能倾斜。
在遥远的非洲,苏罗维金正站在阿尔及利亚的军港上,看着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被缓缓卸下货轮。
这位"末日将军"虽然在国内经历了起起落落,却在非洲找到了新的战场。
他和阿尔及利亚签了50亿美元的大单,不仅卖苏-57战斗机,还帮着建无人机生产线。
现在俄制武器在非洲的市场份额已经从18%涨到31%,法国人在西非的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苏罗维金没忘了瓦格纳留下的那些家底,马里的金矿、尼日尔的铀矿,现在都归他管。
每周都有满载矿产的货轮从阿尔及尔港出发,半年就给俄罗斯挣回23亿美元。这些资源成了绕过西方制裁的利器,让北约那些禁运令成了摆设。
更厉害的是,部署在阿尔及利亚的S-400把地中海纳入了防控范围,北约的航母战斗群不得不往后退了200海里,这招"以远制近"让西方头疼不已。
在叙利亚战场上,苏罗维金的战术风格早已闻名。2018年的东古塔战役,他采用"围困-轰炸-投降"战术,对大马士革郊区进行持续轰炸,迫使反政府武装投降。
2019年的伊德利卜省战役,他下令进行地毯式轰炸,导致超过100万平民流离失所,虽然引发国际争议,却成功收复大片地区。
这种"先轰炸后占领"的模式,在俄乌战场上再次上演。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苏罗维金临危受命,担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他果断下令撤出赫尔松右岸,虽然被国内舆论批评,但有效保存了俄军精锐。
2023年,他用"苏洛维金防线"阻挡住乌军的扎波罗热攻势,击毁大量北约武器,尽管因瓦格纳事件被调职,但普京仍将他派往非洲,继续拓展俄罗斯的影响力。
莫斯科郊外的图拉州,久明正在考察一家新开的无人机工厂。车间里的机械臂嗡嗡作响,工人们正忙着组装"柳叶刀"巡飞弹。
自从2016年当上州长,他把这个农业州变成了俄罗斯的军工重镇,现在这里的无人机产量占全国45%,坦克月产能达到300辆。
中国车企在这里建的全工艺工厂,不仅带来了技术,更让图拉州的人均GDP从34.5万卢布涨到87万卢布,老百姓提起他都竖大拇指。
久明的目光不止在地面,他刚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回来,"北极星"卫星的发射成功让俄罗斯对北极航道的监控能力提升了3倍。
和中国合作的月球基地项目也有了新进展,明年就能开始钻探月球土壤。
这些航天项目不光是面子工程,更能把技术用到军事上,新测试的高超音速导弹用"格洛纳斯"导航,打遍欧洲都不是问题。
在经济方面,久明在图拉州引入中国长城汽车的全工艺工厂,这是中国车企首次在海外设立全工艺独资制造工厂。
该工厂不仅生产汽车,战时还能转产坦克零件,实现军民融合。在他的治理下,图拉州的GDP从2016年的5180亿卢布增长到2022年的10040亿卢布,人均GDP翻了一番。
2021年,他以83.6%的高票连任,显示了民众对他的支持。
2024年,久明被任命为总统助理,负责军工和航天产业。他主导的"数字俄军"计划,预计到2025年作战效率能翻四倍。
此外,他还推动无人机产能提升,图拉州的无人机产量在过去几年增长了300%,成为俄罗斯军工的核心基地。
乌克兰前线的恰索夫亚尔,莫尔德维切夫正盯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
这个48岁的年轻上将有自己的一套战法,他让"柳叶刀-3"巡飞弹和"天王星-9"机器人配合作战,损失12架无人机就毁掉乌军72辆坦克。
更绝的是他的电子战系统,一开机就能让50公里内的GPS失效,北约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炮命中率掉了七成,气得乌军指挥官直骂娘。
莫尔德维切夫还懂心理战,用AI做的假视频让乌军士兵以为自己的长官叛变了。今年4月,第57机械化旅真的哗变了,成建制向俄军投降。
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本事,在胶着的战场上比炮弹还管用,现在俄军里40到50岁的将领已经掌握了60%的指挥权,莫尔德维切夫的这套新打法,正在悄悄改变军队的样子。
在阿瓦迪夫卡战役中,莫尔德维切夫采用铁钳战术,绕过乌军要塞,从两翼发起攻击,成功打开防线。
他还利用无人机进行全天候侦察,配合精准炮火压制,仅用四个月就夺下这座被乌军加固8年的要塞。
巷战中,他发现并利用废弃的地下通道,对乌军实施突袭,这种灵活战术让乌军措手不及。
他主导的"新陆军计划"为每个营配备无人机小队,在坦克和装甲车上安装电子干扰设备和主动防御系统。
这些改进使俄军在模拟演习中多次击败"北约装甲旅",显示了新一代俄军的战斗力。
这三个人各有各的本事,却让普京在选接班人时犯了难。久明的技术治国和苏罗维金的铁血风格,就像两条道上跑的车。
明年修宪时必须把权力交接的规矩定下来,不然绍伊古那些老将可能会出来搅局。
北约也没闲着,正琢磨着新的制裁方案,要卡断俄罗斯的航天和军工技术,这道坎不好过啊。
不过机会也在眼前,久明的"数字俄军"计划要是能成,2025年作战效率能翻四倍;苏罗维金在非洲的布局,让俄罗斯有了绕过制裁的新通道。
莫尔德维切夫的战术革新,说不定能让俄军在战场上彻底翻盘。这三条路摆在面前,选对了,俄罗斯就能在中美博弈里占得先机;选错了,后果不堪设想。
有人说该继续走军事优先的路子,像苏罗维金那样在非洲和乌克兰双线牵制北约。
阿尔及利亚的电子战部队已经能干扰法国"阵风"战机,扎波罗热的防线每天消耗乌军300吨弹药,耗也能把对方耗垮。
也有人觉得该学久明搞技术革新,图拉州试点的智能头盔能让士兵实时获取战场信息,决策时间从小时级缩到分钟级,全信息化陆军不是梦。
还有种声音说该收缩战线,把乌克兰部分领土让出去,专心经营中亚和北极。
哈萨克斯坦的航天发射场正在扩建,北极的极地作战旅也练得差不多了,守好这些战略要地,以后照样能跟西方叫板。
北约对俄罗斯的威胁从未停止,美国陆军启动的"东翼威慑战线"计划,旨在增强北约在东欧的地面作战能力。
俄罗斯则以潜艇部队作为回应,普京宣布继续大批量建造955A"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和885M"白蜡树-M"攻击型核潜艇,同时强化常规潜艇实力。
这些潜艇不仅能发射巡航导弹,还能执行战略核威慑任务。
在经济方面,俄罗斯通过中亚国家进行转口贸易,规避西方制裁。2022年,中亚对俄罗斯的出口量增长了近三分之一,吉尔吉斯斯坦的出口份额增长了近两倍半。
中国作为中亚的主要贸易伙伴,通过中亚向俄罗斯出口的机械和电子产品大幅增加,帮助俄罗斯维持供应链。
此外,俄罗斯加大矿产资源开发,斥资134亿美元开发远东楚科奇自治区的Baimskaya铜矿,预计投产后将使铜产量提升25%,黄金产量增长4%。
这些资源不仅支持国内工业,还能通过北方航道出口到亚洲,增强俄罗斯在全球矿产市场的话语权。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