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全球贸易圈有件事闹得那叫一个沸沸扬扬。中国接连出台了两项禁令,嘿,这可就让多个发达国家坐不住了,他们掰着指头一算,乖乖,损失加起来都超过百亿美金了!这还得了,于是这些国家赶紧抱团,向中国施压,要求咱们立刻废除禁令。可面对他们这来势汹汹的攻势,咱们的经济学家温铁军却毫不畏惧,掷地有声地说了一句:“轮不到你发言。” 这话一出,那可是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纷纷叫好,可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咱们还得慢慢从头说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咱中国刚改革开放没多久,那真是百废待兴,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了出来。可那时候,咱手里的资源实在是有限啊,钢铁、纸张、塑料这些工业原料缺口大得惊人,而且当时外汇也少得可怜,根本买不起高价的原材料。这可咋办呢?嘿,巧了,国外有大量的 “废弃资源” 正愁没地儿处理呢,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是垃圾,可到了咱们中国,那就能变废为宝啊!
于是乎,废钢铁、废纸、旧塑料就开始成批成批地涌入中国。就说 1995 年吧,那一年的进口量直接达到了 450 万吨。在沿海地区,一座座回收厂如星星之火般建了起来。工人们每天都埋头苦干,分拣、拆解这些 “洋垃圾”,把废纸打成纸浆,废塑料切成颗粒,废铁回炉重造。你还别说,这些 “洋垃圾” 在当时还真帮了咱们中国的大忙,工业原料成本一下子就降下来了,工厂也能顺顺利利地运转起来,就业机会也多了不少,解决了很多人的生计问题呢。
但当时谁都没注意到,这背后的代价正在悄悄地累积着。在拆解垃圾的
时候,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进了河流,重金属也慢慢地渗进了土壤。就拿广东贵屿镇来说吧,那地方曾经可是靠拆解电子垃圾富起来的,全镇差不多有九成的家庭都参与到了这个行业当中,年产值一度达到了 50 亿,那可是相当的风光啊!可谁能想到,几年之后,这里的土地却变成了 “毒地”,土壤里的铅含量高得吓人,是正常值的上千倍!癌症发病率也跟着飙升,好多人都深受其害。像贵屿镇这样的地方可不止一个,在全国,有数百个地方都在靠牺牲环境来换取资源,空气里总是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河水也都是臭烘烘的,环境简直是糟糕透顶。
到了 2017 年,中国终于忍无可忍,正式宣布:禁止进口 24 种固体废物。这一决定可真是让那些发达国家措手不及啊!以前他们处理一吨垃圾只需要花 5 美元,把垃圾往中国一送就万事大吉了,可现在呢,自己处理一吨垃圾得花七八十美元,这成本一下子就涨了十几倍啊!就说美国吧,光是 2018 年,他们就多花了几十亿美金来处理垃圾。港口里堆满了那些没处可去的垃圾,回收企业也因为成本过高而纷纷倒闭。这些国家一看情况不妙,就联合起来到 WTO 去告中国,要求咱们废除禁令,可他们怎么就不想想,咱们中国凭啥要一直当他们的 “垃圾桶” 呢?
这洋垃圾禁令的事儿还没完全平息呢,另一项政策又让西方国家慌了神。2023 年,中国宣布收紧稀土出口限制。这稀土啊,可不是普通的土,它可是 17 种稀有金属的统称,在现代科技领域那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手机屏幕、电动车电池、导弹制导系统等等,都离不开它。全球 70% 以上的稀土供应都来自咱们中国,这一收紧出口,可不就等于掐住了不少高科技产业的脖子嘛!美国的特斯拉电池生产线、欧洲的风电设备厂、日本的芯片企业都开始喊缺料了,据估算,他们的直接损失都超过了百亿美金。这些国家又坐不住了,美国又开始牵头,联合欧盟、日本向中国施压,说咱们这是 “违反贸易规则”,可咱们中国的态度那是相当明确:稀土是中国的资源,怎么管理那是我们的主权,轮不到你们指手画脚。
为啥要限制稀土出口呢?看看江西赣州就知道了。赣州是咱们中国的稀土主产区,可经过了几十年的开采,原本郁郁葱葱的山都变得光秃秃的了,矿坑周边的水也不能喝了,庄稼也长不好了,老百姓都感慨地说,以前这里山清水秀的,现在空气里都飘着灰,环境是越来越差了。而且更关键的是,过去中国卖的大多都是低价的稀土原料,一吨也就卖几万块钱,可人家把这些原料加工成零件之后,就能卖到几十万,咱们真是只赚了点蝇头小利,却把污染都留在了国内,算下来,治理污染的钱都比赚的钱要多得多,这买卖可太不划算了。
面对西方国家的指责,已经 70 多岁的温铁军站了出来。温教授那可是跑过全国 200 多个县,对资源问题研究了一辈子,那可是这方面的专家啊!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手里拿着赣州矿区的照片,义愤填膺地说:“这些国家习惯了让别人为他们的环境问题买单,现在自己掏钱了就不乐意了?” 他这话可真是一针见血,直接戳中了要害。想想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他们自己不愿意处理垃圾,也不愿意炼低品质的稀土,就全都送到中国来,还美其名曰 “资源循环”,可实际上就是在转移污染。温铁军在农村调研的时候,见过太多太多因为污染而返贫的家庭了,他心疼地说:“发展中国家的人,也得呼吸新鲜空气啊。” 他还查过数据呢,美国人均年产生垃圾 773 公斤,是中国人的 3 倍,过去 20 年,美国往中国运了 2.78 亿吨垃圾,现在中国不收了,他们就开始说不公平,哪有这样的道理呢?在稀土问题上,他更是直接:“中国卖了几十年廉价稀土,帮他们发展高科技,现在我们想升级,就不行了?” 他还强调,《巴塞尔公约》早就规定不能跨境转移危险废物,中国的禁令完全是合法合规的,“环境不是谁的后花园,政策该由自己定,他们没资格指手画脚”,温教授的这些话,真是说到了咱们老百姓的心坎里,网友们都纷纷点赞,说温教授真是太有骨气了,说出了咱们的心声。
其实啊,中国敢出台这些禁令,那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底气的。过去咱们穷,工业也弱,没办法,只能靠进口洋垃圾、卖原料来换取发展,1994 年的时候,中国人均 GDP 才 473 美元,那时候真是没得选。可现在不一样了,到了 2024 年,中国人均 GDP 都超过 1.3 万美元了,咱们自己有能力炼钢、能造塑料,对 “洋垃圾” 的依赖早就没有那么大了。而且国内的垃圾回收体系也逐渐完善起来了,废纸、废塑料在本地就能实现循环利用,技术也比以前先进了不知道多少倍。在钢铁产业方面,咱们更是突飞猛进,以前还得拆外国报废军舰来找钢铁呢,现在咱们的钢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高端钢材都能用来造航母、高铁了。在稀土产业上,也在不断地转型,国家给企业补贴,鼓励搞技术研发,2024 年,国内稀土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增长了 30%,咱们也能自己生产激光材料、高端磁体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只卖原料的中国了。
更重要的是,咱们老百姓的环境意识也都提高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真正正地有了实际行动,有了真金白银的投入。你看赣州的矿区,现在都开始复绿了,种上了果树,贵屿镇也关掉了那些小作坊,建起了环保处理厂,空气也慢慢地变好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舒适了。这些变化,老百姓可是感受最明显的,以前总是抱怨 “污染太严重” 的人,现在都竖起大拇指,说这禁令真是早就该来了。
中国的这两项禁令,表面上看是贸易问题,但实际上啊,这是一场发展权的较量。过去,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制定的规则,想要发展,就只能接受那些污染产业,可现在呢,中国的 GDP 上去了,技术也进步了,咱们有底气对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说 “不” 了。咱们可不是要故意卡谁的脖子,只是不想再用环境去换取增长了,老百姓想要的是绿水青山,是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不是带着毒的 GDP。就像温铁军说的那样:“资源有限,但智慧无限”,靠卖资源那是走不远的,只有靠技术升级,靠创新发展,才能实现长久的繁荣。现在中国的稀土企业都开始在国外建工厂了,还带着咱们的环保技术一起出去,这可不是在转移污染,而是在分享绿色发展的经验,是在为全球的环保事业做贡献呢。洋垃圾禁令之后,国内的回收技术也上来了,废纸回收率超过 90%,塑料循环利用技术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了,这就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环保和经济双赢的道路。
西方国家因为这两项禁令损失了百亿美金,他们与其在这里指责中国,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自己去解决问题,怎么去减少垃圾的产生,怎么去实现环保生产。地球就这么一个,总不能永远让一部分国家去污染,而另一部分国家来买单吧。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我们要的是共同发展,是公平合理的全球贸易秩序,而不是单方面的牺牲。这个道理,我相信全世界最终都会明白的,也希望未来,各个国家都能携手共进,共同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而努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