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喽,大家好,今天小睿这篇评论,主要来分析25%孕妇面临产前抑郁,是受职场压力与激素变化双重影响。
妊娠期激素水平急剧上升,女性的身体和精神都在适应新生命的到来。这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可能导致抑郁。
对职场女性而言,她们往往还要应对职业压力和不友好的工作环境。黄荷凤院士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的研究显示,轻度产前抑郁风险患病率高达25.8%,相当于每4名孕妇中就有1人正经历抑郁困扰。

这项囊括100,020名孕妇的全国性调查,覆盖华东、华南、华北、西部四大地理区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围产期抑郁风险筛查。

职场女性成产前抑郁高危人群
怀孕那年吴薇28岁,是杭州一家互联网大厂的高级模组测试工程师。那是她进入公司的第三年,她连续多个季度绩效评为最高档。
备孕两年后,她如愿怀孕,但从孕期的第二个月开始,她逐渐陷入情绪低谷。

怀孕第一个月时,因胎儿供血不足,吴薇向公司报备后住院保胎一个月。返岗后,她依然身处核心团队。然而,生活与工作很快走向失控。
先是激素作用下,剧烈的孕吐让她身心俱疲,随后职场环境也悄然"变脸"。初返岗不久,在一次谈话中,部门领导寒暄过后,提出希望她接受降职,以便另招新人"分担她的工作"。
吴薇拒绝了这一安排,但从那一刻起,她陷入持续、难以控制的焦虑和担忧,控制不住地担心自己会被开除,反复质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力不足。

渐渐她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兴趣,回避与同事接触,拒绝朋友的探望与外出邀请。
激素水平的变化与职场压力的双重影响,成为吴薇产前抑郁的诱因。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产后起病"被更名为"围产期起病",正式承认了孕期精神障碍的存在。

围产期指整个妊娠期到产后四周,在临床工作中,其范围常常扩展至产后一年。
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显著升高。
比如胎盘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将在8-10周内从几乎检测不到飙升至50,000-100,000 mIU/mL,雌激素则会暴涨100-1000倍。作为参考,在一次普通的月经周期中,这个数值是10-20倍。

求救信号常被忽视
研究生毕业、3年前考公上岸的陈晏,怀孕前,刚结束两年在外地的借调,回到原单位工作。拿到确认怀孕的报告单时,她没忍住哭了。
刚工作时陈晏收到前辈"想升职工作3年内不要怀孕"的告诫。意外怀孕后,工作中的她很快迎来失落感。

孕5、6个月时,由于孕激素变化,陈晏左小腿上开始出现了瘙痒不止的湿疹,严重处红肿、渗液。此外,她出现了神经性头痛,医生告诉她这类孕期湿疹无法使用西药。
但湿疹水泡后出现在掌心,她夜晚因瘙痒无法入睡时,陈晏感觉自己完全被抑郁吞噬了。因湿疹痛苦到住院时,有几个瞬间,陈晏有了从窗户跳下去的念头。
对于那些曾有焦虑、抑郁症病史的职场女性,在怀孕最开始,天天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在滑向情绪深渊。

2024年初,作为北漂程序员,首次产检中,她就被查出心理评估异常,报告建议她前往精神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天天并未就诊。那时还是2024年初,天天努力调整状态,但孕早期问题接踵而至。
进入孕晚期后,朝10晚9,脑力消耗量大的工作,天天体力明显不支,坐在工位上已经成为身心的折磨。
虽然直属领导初期表示理解,但团队为确保整体进度,已逐渐不再将重要任务交给她。预期中持续走低的绩效,成为悬在她头顶的阴影。

社交平台上,孕妇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小红书的#怀孕标签已有186.8亿次浏览量。在#孕期就是一直在闯关中,能看到很多难解的情绪,"崩溃"和"抑郁"高频出现。
13.3亿次浏览和1279.8万讨论背后,"产前抑郁"给了女性孕期的痛苦一个名字。

政策支持与改善空间
黄荷凤院士团队的调查显示,年家庭收入低、睡眠质量差、配偶及岳父母支持不足、意外妊娠和多胎妊娠,被一致认为是女性产前抑郁的风险因素。
调查同时指出:随着地区人均GDP的减少,产前抑郁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近年来国内医疗体系加大了对孕产妇情绪问题的关注。2020年和2025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两次发布文件,提出将孕产期抑郁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流程,强调"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
丈夫支持吴薇工作,带她去郊区散心。如今回忆起围产期后期持续的抑郁,吴薇有些后怕。产后,吴薇和婆婆住在一起,婴孩软糯可爱,但因为母乳不足,婆婆责怪她没有把孩子养好。
一个人扛不下去,她终于向一位全职带孩子的母亲求助,对方安抚她"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不会影响孩子",当这位有育儿经验的母亲不停地开导她之后,她慢慢走出了阴霾。

哺乳假结束,吴薇回到工作。团队成员都很照顾她,没有人对她另眼相待,她度过了平稳舒适的一年多。因为怀孕前表现优秀,后来她被再次委以重任,升任智能车行的测试主管,带领自己的小团队。
黄荷凤院士指出,研究不仅揭示了经济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更证明了"低成本干预"的可行性,通过强化家庭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可大幅提升围产期心理健康水平。
职场女性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工作上出现停顿并不是很严重的事。随着社会对产前抑郁的关注度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资源帮助孕妇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