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归来说漠河(五)仰望神圣的“北极哨所”

漠河北极村分设南北两个景区,购观光车票游览较方便,有大巴和敞篷车两种,招手即停即乘,24小时内不限次数,每人三十元。也可租用自行车、电动车。

景观大巴在七星广场东南站场

敞开式观光车

电动三轮车

大巴载着南线游客沿着林荫道路行驶,时不时地能看到水光潋滟的黑龙江。第一个景点是北方民族园,园门上方有一硕大的麋鹿头塑逗引着人们的欲望,想去的游客可自行游览,余下的继续向下一个景点进发。

北方民族园

第二个景点是北极村文化园,大部分人都在门口拍照留念,完成“到此一游”的朴素愿望。据说,里面有高寒地域的动物和老式村屋等人造景观。又来到一个观光塔的地方,可购票乘电梯至塔顶平台居高临下欣赏边境风光,我有多次登高望远的经历,此刻也不例外地举起相机“咔哒”一声算是了事。

北极村文化园

北极村观光塔

蕞有感觉的是北极哨所,因属边疆要地不对外开放。北极哨所建在黑龙江畔,有蕞北边防第一哨的美称。游客们纷纷下车,除了拍摄就是通过栅栏向内张望。

院内正中有一块橙黄色的石头,上书红字“北极哨所”,绿色坡顶红墙小楼和营房错落掩映在松树下,其后是一个拔地而起的灰白色六边形瞭望塔,塔身立面上“北极哨所”和“祖国利益在心中”铜制阳刻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塔顶有一类似天线的钢针直指云天,顶端是一立体五角星,猜测夜间红五星一定会闪烁发光,照亮蕞北边陲大地。

北极哨所静谧、神秘、神圣,履行着守卫祖国领土的神圣职责,游客无不怀着崇敬的心情凝望高高的瞭望塔。基于与俄罗斯一江之遥特殊地理环境,有她的站岗更突显国家安定、人民平安的非凡意义。据说,每年春节晚会上新年钟声敲响时,北极哨所官兵顶风雪、冒严寒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镜头就出自这里。

上书“北极哨所”的标志石头

北极哨所瞭望塔

黑龙江畔,右侧是俄罗斯国家

名人题写的“中华北陲”石刻

曾读过作家俞天白在一九八三年北极村军营采访日记,他写道:六月二十日,星期一 今天乘快艇参观边防军营地。遥看对面山岗上苏联隐蔽的观察哨所,更清晰了。我方哨所瞭望哨的岗楼二十八米高,面对苏联伊古纳斯伊诺林场,可见他们的军舰和悬挂在码头上的俄语标语:“光荣归于苏联红军”。也可见他们的居民。我方哨所随时记录他们军人和车辆的动态。据说,哪怕零下五十余摄氏度依然坚守岗位。我们上去了,摇摇晃晃地令人心悸,没有风尚且如此,且不说大风大雨了……。

六月二十一日,星期二 今天去黑龙江江滨野餐。杨指导员和文化科长全程陪同,当地公社主任协助。还派了两名战士帮我们起火,公社主任和几位村民一起下水张网捕鱼。我们中因有身穿“三点红”军装的军人而引起隔江的苏军高度紧张,他们派两艘巡逻艇在江面上来往飞驰了一阵后,又来了一艘行速极慢的,用望远镜观察我们……。公社主任说,边境线一有风吹草动,对面的苏军就会这样,我们已见怪不怪了,可能是苏军本能的职业反应吧。

读俞天白老师的日记,很有代入感并能产生无尽的遐想,想想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境线上任何小事都是“大” 事,都带有神秘而紧张的色彩。

四十二年过去了,时空变幻,物是人非,不可同日而语了,北极村黑龙江沿岸早已不是剑拔弩张的时代了,地理53°半纬线的这里已变成风景旅游区了。

七星广场的雕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旅游   漠河   北极   哨所   神圣   黑龙江   苏联   景点   大巴   游客   塔顶   公社   俄罗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