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国心再富也难站稳!全运会汇聚三大家族,给李嘉诚上了一课

前言

2025 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在香港街头热力开启。

新鸿基郭氏、新世界郑氏、恒基兆业李氏等香港商业家族的核心成员纷纷现身,澳门何氏家族也派出代表助力。

唯独曾是香港精神图腾的李嘉诚家族,从核心成员到旗下企业均集体缺席。

这场盛会中的 “在场” 与 “缺席”,也能反映出一个很大的问题 —— 看来缺乏爱国心的支撑,再庞大的商业帝国也难以长久站稳脚跟。

缺席背后的选择

第十五届全运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而火炬传递作为盛会的核心环节,不只是传递体育精神,更体现了对国家发展大局的呼应。

香港不少商业家族都看懂了这层意思,纷纷派核心成员参与,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国的认同。

信和集团主席黄永光亲自当上火炬手,在市民的欢呼声中完成传递,看得出来他想和城市发展保持同一步调。

新鸿基郭氏家族的年轻代表郭基辉、新世界郑氏家族继承人郑志雯、恒基兆业李兆基家族的次子李家诚,都出现在火炬传递或观礼现场。

再看李嘉诚家族,不光李嘉诚本人没露面,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也没参与任何相关活动,旗下核心企业也没以赞助商或参与者的身份出现。

这样的缺席绝非偶然,而是他们长期商业选择和公共态度的集中反映。

从 2015 年开始,李氏家族就大规模调整资产布局,慢慢减少在内地和香港的投资。

到 2025 年,他们在内地的资产占全球总资产的比例已经降到 25%,大量资金被投向欧洲基建、新加坡家族办公室和越南地产等海外领域。

除此之外,李氏家族还卖掉了持有 24 年的上海和黄药业 45% 的股权,套现的资金用于海外创新药研发,这进一步凸显了他们和内地市场的距离。

新一届香港特首顾问团组建时,曾经是该智囊团四大商业家族唯一代表的李泽钜,名字被悄悄排除在外。

这种对公共事务 “隐身” 的态度,和80岁仍亲赴全运会担任火炬手的霍震霆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氏家族的一系列选择,不仅拉开了和国家发展的距离,也让他们和其他商业家族的发展路径差异越来越明显。

三大家族的实际行动

就在李嘉诚家族选择缺席的时候,新鸿基郭氏、新世界郑氏、恒基兆业李氏等三大家族,用坚定的 “在场” 姿态,走出了一条商业资本与家国发展同频共振的路子。

他们心里清楚,商业要长久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只有扎根家国这片土壤,才能获得持续成长的动力。

除了商业布局扎根,这些家族还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担当,其中霍家的传承特别有代表性。

霍英东先生早年就为中国体育事业奔走,助力北京亚运会、申奥等重大活动,捐建体育场馆,帮国家在国际体育领域争取话语权。

霍震霆继承了父亲的志向,数十年深耕体育领域,80 岁高龄还亲自担任全运会火炬手,用挺拔的身姿传递着对家国的热爱和担当。

霍启刚作为家族第三代,更是把这种爱国情怀发扬光大,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体育推广,带着家人贴近民众,展现出豪门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民生关怀。

郭晶晶嫁入霍家后,一直保持着奥运冠军的质朴和担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体育推广,这次担任全运会火炬手,用优雅坚定的姿态传递着体育精神和爱国情怀。

她和霍启刚的公益行动,让家族形象更贴近民众,也让爱国担当成为家族传承的重要核心。

相比之下,李氏家族旗下的地产公司因为长期囤地、加剧香港住房矛盾等问题,引发了民众不满。

三大家族用扎根发展、担当责任、联结民众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这也印证了爱国心对商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爱国心成为财富长久立足的核心关键

全运会这场体育盛事引发的讨论,本质上反映了时代发展对商业资本的全新要求。

过去那种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套利式” 发展路径,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了。

如今的中国市场,资本总量很充足,缺的不是想赚钱的资金,而是愿意和国家发展保持同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 “扎根式” 资本。

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圣火虽然已经熄灭,但它点燃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思考还在延续。

新鸿基郭氏、新世界郑氏、恒基兆业李氏等三大家族的选择,诠释了爱国心对商业发展的核心价值 。

李嘉诚家族的经历则给我们提了个醒,财富的积累终究离不开家国土壤的滋养,没有爱国心做支撑,即便富可敌国,也很难获得真正的社会认同。

结语

愿更多商业资本能读懂时代的信号,以爱国为根、以担当为翼,在国家发展的浪潮中实现真正的长久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财经   爱国心   全运会   家族   商业   香港   爱国   新世界   核心   国家   资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