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彩虹故乡”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又一次迎来了“高光时刻”。2025“中国工商银行杯”第二十四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下简称“第二十四届环青赛”)的第二赛段(多巴—互助)在互助县决出胜负。
这场汇聚全球顶尖自行车运动员的赛事,不仅是一场挑战速度与耐力的体育竞技,更是一场全民期盼的欢乐庆典,让河湟大地又一次焕发出活力与魅力。
外国车手点赞海东好风光
当日的比赛,从“冠军摇篮”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到互助县城,151公里的赛道既是骑手们挑战极限的竞技场,更是一条串联起海东壮美风光的景观长廊,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沉醉其间,直呼“这里的美,值得来打卡”。
当领先的车手们汗水淋漓地冲进互助县南门峡镇时,眼前的景致让不少参赛车手着迷。南门峡镇,海拔2700米至4100米上下的山峦间,油菜花田正铺成无边无际的金色海洋,微风拂过,花浪层层叠叠推向远方,与蓝天白云碰撞出最明快的色彩。
位于南门峡镇的南门峡水库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山谷中,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连绵的山影,偶尔有水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为这场速度之战添了几分浪漫。
“爬坡时觉得每一秒都很漫长,但看到大片的油菜花,突然就忘了累。”李宁之星车队选手佩洛德·西蒙赛后笑着说,他特意放慢速度多看了几眼,“这里的风景很治愈,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油菜花。”
离开南门峡镇,赛道继续在互助县的山水间蜿蜒,这片被誉为“彩虹故乡”的土地,处处藏着惊喜。遇到爬坡路段,路旁的村民们会大声呼喊着“加油”,他们黝黑的脸上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当最后一名车手冲过互助县城的终点线时,互助县已经因为本届“环青赛”而燃爆整座城市。这场151公里的赛事,早已超越了竞技本身——车手们用速度丈量着高原的壮美,而海东的风光则用温柔抚平了他们的疲惫。
沿途的观众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赛事,孩子们举着彩旗左右摇摆,在这场赛事里,车手们是竞技的主角,而海东的山山水水,早已成了最吸睛的“明星”。
暮色中的互助县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晚风还在油菜花田里轻轻歌唱。“环青赛”的车轮已经远去,但南门峡的湖光山色、互助县的田园风情,早已随着车手们的讲述,飞向了赛场。这片被彩虹亲吻过的土地,正用它的自然之美,向世界发出最热情的邀请。
“赛事流量”激活发展新动能
“今天店里的尕面片卖得最快,不到中午就进账1000多元!”7月7日中午,互助县台子乡下一新村村口的饭馆里,经营者吉和君说。
本届“环青赛”的车轮刚碾过村口赛道,便为这家小店带来了平日里难得的火爆客流。这场“高原上的速度与激情”,正以独特的赛事魅力,为海东市的乡村振兴注入一股经济暖流。
赛道上,身着五彩骑行服的运动员如离弦之箭,飞驰向前,车轮卷起的风里裹挟着观众的呐喊;赛道外,商机正随着加油声一同沸腾。在互助县威远镇的终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展位前挤满了驻足的游客,一件件充满地域特色的产品被装进购物袋。来自甘肃省的游客王女士手里拎着一袋土豆粉条说:“过来旅游,没想到既能看到精彩的比赛,又能买到当地的特产,这趟来得值!”
在本赛段的终点及沿线,除了具有海东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农特产品精彩亮相,还有文艺表演轮番上线,一系列“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同步开展。
年年有新意,届届有精彩。如何让体育品牌赛事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大价值?今年,海东市依托“环青赛”积极搭建赛事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农畜产品、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融合发展新平台,以赛为媒,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在“环青赛”(海东赛段)沿线及终点设置了农特产品展示区,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将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转化为经济的“增量”。
作为大众参与“环青赛”赛事、骑行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今年的“环青赛”嘉年华活动也全方位展示了赛事风貌,让“农体文旅商”融合的实践惠及群众。
赛事所到之处,“跟着赛事去旅行”的不仅仅是游客,还有充满诚意与心意的各类产品“如影随形”。赛事期间,往来游客多,像吉和君一样,互助县的许多饭店经营者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准备食材,静待客人的到来。“我们家的店挨着公路,夏天客人多,‘环青赛’期间就更多了。”吉和君脸上挂满笑容。
游客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带动了各种农产品的销售,沿途的个体经营者纷纷表示,不仅要把好食品安全关,而且要服务好顾客。部分农家乐还增设吊床、跷跷板、秋千等娱乐设施,提高了“路边经济”的品位,让客人吃得放心、玩得开心。
群众“花式”助威环青赛
当日一大早,在互助县南门峡镇,身着绚丽土族服饰的群众早已集结完毕。
他们身着鲜艳的服饰,此刻正随着群众的欢呼跳跃而灵动起来。当运动员们风驰电掣般驶来,群众齐声呐喊,加油助威声响彻山谷。
不远处的南门峡镇十字路口,近100名藏族同胞手挽手,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他们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脚步轻盈而富有韵律,时而向前,时而转身,手臂整齐地摆动,脸上洋溢着质朴而真挚的笑容。路过的运动员们纷纷被这热烈的氛围吸引,有的挥手向群众示意,有的则露出轻松的笑容,仿佛暂时忘却了比赛时的紧张。
在互助县台子乡下一新村村口,来自台子乡19个村的70位文艺爱好者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干事组成的方阵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跳起了土族点赞舞。舞者们的每一个动作刚劲有力,充满激情与活力。台子乡人民政府文化干事昝欣介绍:“为了迎接这次“环青赛”,大家准备了很久,利用业余时间刻苦排练,就是希望能通过我们的舞蹈,让运动员们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为他们加油鼓劲。”
随着运动员的身影陆续出现,现场气氛瞬间被推向高潮。加油声、欢呼声、锣鼓声此起彼伏,与自行车车轮飞速转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乐章。在终点冲刺阶段,互助县城更是热闹非凡,彩旗随风飘扬,群众用各种充满创意的方式为选手们“花式助威”,现场仿佛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从西宁赶来的张大爷带着孙子,满脸笑容地说道:“环青赛能在家门口举办,我们可太激动了。昨晚就带着孙子过来了,就为了看这场精彩的比赛。现场的氛围太棒了,希望以后这样的赛事能越来越多。”现场还精心安排了各类丰富多彩的节目,让观众们在欣赏激烈赛事的同时,也能享受一场文化的盛宴。
不仅现场热闹非凡,网络直播平台上也满是网友对家乡的祝福。网友们纷纷留言,祝愿本届“环青赛”圆满成功,祝福家乡互助越来越好。
这场“环青赛”海东赛段,无疑是一场体育与文化的完美交融。各族群众用他们的热情与真诚,展现了对体育精神的崇尚,对家乡的深深热爱,以及对选手们最美好的祝福。群众的参与,为这场赛事增添了独特的人文色彩,也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互助土族自治县独特的魅力和团结一心、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
记者手记
车轮碾过柏油路的沙沙声,与田垄间莴苣的清香撞了个满怀;塞纳河畔的暴马丁香迎来盛花期,仿佛在以最美的姿态迎接这场万人瞩目的赛事。
跟随“环青赛”的轨迹穿行海东市,才读懂这场赛事不只是速度的比拼,更是一幅流动的发展画卷。当运动员的身影掠过南门峡镇,冷凉蔬菜基地的碧浪与远处的美景共舞,田埂上正在采摘菜薹的农户直起身,笑着朝车队挥手,草帽沿的露珠滚落,折射出乡村振兴的微光。
晨雾未散时,互助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松涛裹挟着湿润的空气漫过耳畔,护林员说这里的负氧离子能“洗肺”。转身撞见背着画板的学生,正将云海翻涌的模样定格在画布上。而暮色中的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格桑花与晚霞融成一片金红,土族阿姑的七彩绣衫在花海中穿梭,针线起落间,把高原的美绣进了游客的记忆。
在互助县威远镇的青稞酒坊里,老师傅正将新酿的酒浆舀进陶瓮,酒液撞击的声响里,伴随着隔壁土族盘绣工坊里绣娘们的笑声。他说以前酒香只飘十里地,如今“环青赛”来了,这里的酒能尝出世界的味道。
赛道有终点,但海东市的故事正翻开新页。当体育与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紧紧相拥,那些在赛段旁绽放的笑脸,田垄间生长的希望,酒坊里酝酿的芬芳,早已把河湟大地的新模样,写进了风里,传向了远方。(全媒体记者 周晓华 巴迎桂 朱得君 祁鑫 摄影报道)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